看這些報紙,長安有種見證曆史的感覺,聽過的國家原來這麼早報紙上就有,最下麵竟然還有廣告。
上麵有“建築材料工業部大連玻璃廠的新型降溫材料玻璃棉及其製品。”
“北京坩堝廠的產品介紹。”
“山西日報1969年12月,為偉大領袖毛主席增光,為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爭光——首鋼工人以戰鬥姿態迎接偉大的七十年代認真學習六廠二校先進經驗,深入開展社會主義革命競賽,取得重大成績)。”
“人民日報1970年6月,滿載著這中華人民對兄弟的朝鮮人民的深厚革命友情——樸成哲和金仲鱗同誌率朝鮮代表團離京回國。”
“光明日報1970年6月,應金日成首相和崔庸健委員長邀請,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到達平壤。思想革命化的指路明燈,學習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長安整個人都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隨著作者那生動形象、繪聲繪色地描述以及附帶的圖片,不同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一一展現在眼前。
曾經對於她來說遙遠的事情,比起課本曾經粗略學過的哪年建交,哪年發明了什麼,這些當時的報道展現出來的細節都是如此清晰可見,讓長安不禁為之驚歎。
不知不覺房間內的光線已經昏暗,長安挑出了幾張特彆的報紙,收藏在書桌裡麵。
“小乖,看了一下午書了,準備一下,要吃飯了。”姥姥從窗戶邊上衝裡麵喊著長安。
“姥,知道啦。”長安把這些都整理好,沒看過的放在一邊之後再看,其他的還是放回姥姥房間,省的用的時候找不到。
心想如果自己把每天報紙都囤一遍,幾十年後也能做生日禮物的買賣,不過這付出的精力太大。
倒是可以隻收藏特殊日子的報紙,重大曆史事件,新年等節日的,以後自己看看也好。
現在她有種想要提筆投稿的衝動,能出現在如今的報紙上也是一種的榮耀。
畢竟她的文筆比不過現在的人,還是得有新意。
她覺得收集東西是會成癮的,不知道係統自帶空間不,現在殘缺的係統沒能量什麼功能都沒有。
洗手吃飯後,長安去問了問二哥今天勞動有沒有發生啥事情。
“今早上秦奶給了我兩顆糖,給你一顆。”二哥想了想說道。
“讓我看著小明逃課不,逃一次告狀還有獎勵。”
拿過奶糖長安邊嚼邊說:“怕他瞎跑丟了,逃課也沒回家,不知道是不是哪裡有好玩的吸引了他。”
“回頭跟著試試,考完試後,咱們去舅姥爺那住兩天吧,可以和表哥他們上山。”
“那我回頭把小學的書給表妹帶上,上麵都有注解,更好學。”長安認為這比引火或者賣了更有意義。
“把大哥的初一和初二也送了,其他的東西姥會帶。”長民想了想自己的玩具,那把彈弓,還是子彈殼的小車都舍不得,還是送給他們知識吧。
“行。”
姥每年初夏都會去京郊到她兄弟家住幾天,帶一些需要工業票的東西,也會和那個村的人換一些東西。偶爾幾個舅姥爺也會進城辦事的時候住一下。
老一輩相互之間情誼深厚,幾人是相互扶持才從那個艱苦年代活過來。之前城裡糧食緊張,也是舅姥爺給背糧。姥和姥爺會給布或者糖,工業品等他們缺的東西,有來有往。
至於小孩子其實什麼都不懂,隻知道去串親戚會很好玩,那裡有河,有山,有樹林。
晚上長安修煉星辰訣時再次聽到了聲音,不清楚但是感覺到還是上次的王海和劉哥。
怎麼就喜歡上地方了呢?雖然有個小夾角,其他地方看不清楚,但是都被許奶奶罵過了,還來,真不怕被坑啊。
不行,她得貓過去看看。
喜歡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請大家收藏:()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