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關於在府城所聽到的消息,你應該是再清楚不過了。這次之所以讓你們都前往南邊,主要是為了避開接下來會發生的戰亂,至於這些買賣都是次要的。”
自沈家商隊成立,長安就一直有意將其與青陽寨分割。
沈家商隊最初隻有三十來個人知道自家的底細,而其他的人手都並非來自山寨。如今這種局勢下,如果讓沈家商隊上青陽山,恐怕會引發混亂。
倒不如讓他們前往南邊,為她打探消息去。
藩王所在之地,混亂那也是最後的事。
沈齊聽完這番話後,臉色變得更加凝重。
“家主,依我之見,不如帶上青陽山上的兄弟們一同南下。以我們寨子的實力,即使帶上山上的那些婦孺一起也不會有問題。為了避免引起沿途地方的人的懷疑,我們還可以化用將商隊和鏢局,分成幾支隊伍南下。”
至於故土難離,他和青陽寨大多數人一樣,都非這附近的人。
越說越激動,沈齊的聲音也逐漸高昂起來,“到那地方找座山後,家主在占山為王。”
“做好你的事情,山寨之事我自有定論。”長安用折扇指了指沈齊手上的信紙。
此時的山寨,可不是當初沈齊下山時的規模。
若沈齊此後能徹底打通朝南的商道自然好,不能的話,也無妨。
半月轉瞬即逝。
在這段時間裡,長安一直忙碌於將青陽縣的各項事務安排妥當。
剛回到青陽寨不過兩日,長安就聽負責警戒的護衛說山下有大隊的人馬經過。
喚來馬平囑咐道:“先不動,若是這些人馬轉向我們寨子攻來,就給他們狠狠地打下去!”
命令下達後,長安帶著幾人爬上了一處地勢較高的石台上。
她手持望遠鏡,遠遠地觀察著那支隊伍。
“老大,你看那些馬,真是太威風了!”站在長安身旁的絡腮胡,望著那成群的高頭大馬,不禁滿臉豔羨地說道。
山上的馬才十幾匹,他隻騎過騾子,若是能夠騎上如此神駿的馬匹,還不知道得有多麼威風。
長安看著那成隊的馬也很是喜歡,楊家確實是豪氣。
可惜她先前讓沈顏帶人去過北邊的馬場,無一人出手,都在權貴手裡麵握著不放。
而青陽山所處的地界,也並不適宜養馬。
確定這支隊伍確實是朝著青陽縣的方向而去,長安用荷包裡麵的炭筆寫了個楊字,將紙條塞進鴿子腿綁著的竹筒中。
對掐著鴿子的馬平說道:“把鴿子放飛吧。”
按速度,這隻給魏啟報信的鴿子會先於這些人到青陽縣。
楊懷義本是領兵鎮守在青陽縣以南的府城,而今日劍指青陽縣,想來已經奪取一府。
以青陽縣而今的守衛情況,魏啟選擇死扛,也隻是徒增流血罷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長安就得到魏啟歸入楊家旗下的消息。
在楊家軍非常注重聲譽的情況下,他們絕對不會縱容自己的手下在城內肆意燒殺搶掠。
所以魏啟在得到她的報信後,沒有選擇逃往府城,那就意味著他決定認楊懷義為主公。
哪怕魏啟不知道青陽寨具體如何,長安也不得不防備著。
現在,還不到青陽寨現世的時候。
“爹,你帶人把山寨裡的老弱婦孺都領到回山去吧。”長安對沈父說道。
回山,就是當初長安布置陣法的那座山頭。這座山地形複雜,進入其中如果沒有人帶路很容易迷路,但出來的時候卻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山寨裡的房屋和糧食足夠全寨的人居住和食用一年之久。若是僅僅用來安置老弱婦孺,那麼支撐三年也不成問題。而且,山裡麵還有一些土壤可以耕種,這些人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沈父聽完長安的話,應下後就帶人去安排。
“馬平,雖然現在楊家軍是朝著府城的方向前進,但山寨的護衛還是要像往常一樣保持警戒。”長安轉頭對馬平吩咐道。
接著,她又看向樓昌,說道:“樓昌,你去通知黑風寨的人,讓他們都躲藏好,絕對不能被人發現。”
黑風寨是長安在青陽山打劫不到貪官後,在另外定平山上發展出來的山寨。
比起不是在要道的青陽山,黑風寨所在的定平山在三府交界處,也是本府去四平府的必經之路。
若楊家軍繼續往北,定會路過。
山寨的人都動了起來,而長安倒是無所事事。
——
此時的府城,陽光明媚,微風拂麵。
沈顏站在庭院中央,取下信鴿腿上捆綁著的竹筒。
他手一鬆,白鴿振翅高飛,消失在藍天之間。
取出竹筒中的字條,沈顏在閱讀完上麵的內容後,眉頭漸漸皺起。
而後他轉身回到屋內,重新在棋盤前坐下,將字條遞給坐在棋盤另一側的祝繼山,朗聲說道:“祝兄,你贏了。沒想到楊懷義竟然會先有動作。”
祝繼山接過字條,快速瀏覽了一遍上麵的文字,將其浸入到桌上的茶壺之中。隨著紙條在水中漸漸浸濕,上麵的字跡也慢慢模糊,最終消失不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滿意地看著紙條完全融入茶水之中,他才重新將目光放在棋盤之上。
“沈兄,今日這盤棋,我也贏了。”
說罷,他落下一枚黑子,棋局的局勢瞬間發生了變化。
沈顏看著棋盤,發現自己的白棋確實已經無路可走。抬起頭,目光落在祝繼山身上,猶豫了一下,還是試探著問道:“祝兄,你對楊將軍如何看?”
他知道祝繼山親眷全無,相比之下,自己還有寡母在山寨中,多少有些牽掛。
家主在他隨祝繼山來府城前,也並未給他其他吩咐。
祝繼山微微一笑,回答道:“楊家雖然比京城王家更快地占領了府城,但我並不看好楊家。”
說完,祝繼山將棋盤上麵的黑子慢慢撿回棋盒。
“這是為何?”沈顏滿臉驚愕,難以置信地問道,“雖說王家手中握有不少兵力,但楊將軍可是身經百戰、擊退過無數寇賊的名將啊,他的赫赫威名誰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