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完後,示意身側的太監念與朝臣聽。
小太監展開文書後,清了清嗓子,用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將文書中的內容念了出來。
當聽到沈長安等人成功剿滅突厥的消息時,而突厥王以及其餘人已經在押解來京城的路上。
朝堂上的官員們先是一愣,隨即便都不禁麵露喜色,紛紛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
“太好了!終於擊退突厥了!”
“沈長安將軍真是厲害啊!”
“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可惜先前我沒有請往前去。”
有官員在為國土擴大而欣喜,也有武將為錯失功勞而惋惜,更有人已經在心裡想著如何治理,以防止等下皇上問起。
可還沒等他們來得及表達更多的欣喜之情,就聽到小太監念出了後麵的內容——穎王竟然死了!
還是被柔懿公主下令不必顧及的情況下。
這個消息直接讓朝堂上的官員們都肅靜起來。
幾乎是同時抬向上看,當他們看到上首的皇上因喪子之痛而神色悲愴時,這些朝臣直接將對邊關大捷的喜意壓下去,不敢表露出絲毫的興奮。
有些人的臉上甚至也表現出悲傷來,雖然這悲傷可能隻是做做樣子,但在這種場合下,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免得被皇上記下來。
但說實話,除了投靠穎王的朝臣外,其餘朝臣對於穎王的生死並不太在意,甚至有些人心中還暗自慶幸。
畢竟,穎王在趙地時就常與其他皇子明爭暗鬥,也就是早先被皇上罰去鶴城,現在京城的水才沒有那麼渾。
而張父聽完太監念完那封急報,見其中任何關於布防圖的事情後,原本有些發軟的膝蓋頓時變得堅挺起來。
他的麵色馬上蒼白如紙,仿佛死了親兒子一般,甚至眼眸中還有淚光在微微閃動。
心裡卻是想著:穎王死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待朝臣們紛紛表演完對穎王去世的悲痛之情,寬慰好皇上之後,朝堂上的氣氛才稍稍緩和了一些。
眾人很快便開始商討起如何治理剛搶過來的土地,以及接下來那裡的軍隊該如何調動。畢竟那地方與中原大不相同,那裡多的是部落,情況複雜多變,日後未必不會有其他的外族覬覦這片土地,企圖將其奪回。
因此,對於這片新占領的土地,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治理方案,以確保其長治久安。
而何寬作為一國之君,雖然心中也對穎王的死感到悲痛,但他畢竟是皇帝,不能被個人情感所左右,所以他也迅速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投入到對國家大事的討論中。
早朝的最後,之前一直顧及皇上的心情,沒有人去提及如何對待邊關各大將領的問題。
就在百官以為這個話題會被忽略的時候,還是有人忍不住提了出來。
一直神情悲傷的張父在聽到有人彈劾柔懿公主不顧及手足之情,不應當論功行賞時,他原本低垂的頭猛地抬了起來,眼神似不經意間掃了一眼提出彈劾的人。
直接示意同樣是投靠了穎王的人站出來辯駁。
而後更是親言有功當賞。
為了不明顯偏向何舉霄,張父偶爾也出言建議穎王死在邊關,也應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