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大臣們對於獎賞的尺度爭論不休,對於如何封賞有功之臣的事情一直未能達成決議。
就在這激烈的爭辯聲中,隻見太監在皇上的示意下,突然高聲喊道:“退朝!”
——
而此時,遠在邊關的何舉霄還不知道朝堂上發生的這一幕。當封賞的聖旨送達邊關時,她聽到張將軍在朝堂之上奮力為她爭功,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但管他呢!
她現在全部的心思都在那道被加封為鎮國公主,並被封為怡王的聖旨上麵。
這可不是柔懿二字能比擬的。
隻是二哥現在屍骨未寒,不好大肆慶祝。
而一旁的長安則手持著自己那張冊封為國公的聖旨,笑而不語。
昌陽公,就是要比昌陽侯順耳。
看著無知無覺就被背了鍋的何舉霄,小七好奇問道:“你就不擔心他們對上帳?”
太監還在念著對其他人的封賞,長安在心中反問小七道:“放走那人的守衛是不是何舉霄的人?”
小七肯定道:“是這樣,但——”
“沒有但是,不會有任何人知道。”
沒有人會知道那個守衛其實是她的人,連那守衛本人都不知道。
而何舉霄自然也不可能放棄送上門來的助力。
與獎賞同來的,還有對長安回京的調令。以及皇上的口諭,讓何舉霄一同回京。
比起何舉霄,長安對此次回京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早已聽聞有天使到軍營,而按捺不住性子的沈瑜,是早早地便守候在她和長安居住的營帳門口。
當長安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時,沈瑜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如脫兔一般飛奔上前,滿臉期待地問道:“娘,咱們是不是可以回京啦?”
雖然在邊關自由自在,每日都能騎馬射箭,還能與娘親朝夕相伴,但沈瑜還是想念遠在京城的祖父。
“是,而且你日後可就是昌陽公的女兒了。”
說罷,長安將手中的聖旨遞給沈瑜,看著她對聖旨上的內容反複的查看,隻差盯出個花來了。
不禁問道:“擇日便可回京,你可帶好給祖父的禮物了?”
沈瑜聽到這話,也不再繼續一字一句看聖旨上麵那些誇讚娘親的話,而是拉著長安看自來到這裡後,她為祖父所收集的東西。
長安看著那些皮毛、弓箭、匕首等物,覺得她那斯文的爹應當也隻用的上皮毛。
自她不在青陽寨盯著她爹練武後,那是日日懈怠。也就在京城時,沈瑜習武後偶爾纏著他對打,才會去練武場動動。
喜歡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請大家收藏:()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