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姑娘你讓開_乾隆四十八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姑娘你讓開

第二百八十八章 姑娘你讓開(1 / 2)

趙新這次進廣州城的目的是為了買藥材。在從北海鎮出發前,洪濤專門找他談了一次,話題就是藥材。

現在北海鎮的人口已經突破十萬,光是靠趙新和洪濤兩口子從另一時空買藥已經遠不夠用了。身為北海鎮衛生係統的老大,洪濤急需在本時空尋找替代藥物。

在找來吳氏兄弟一起商量後,兩人建議趙新最好從南方買一些藥材,並開列了清單。

比如止血化瘀的田七、祛風濕消腫的五加皮、去咳化痰的陳皮和天竺黃,消積化滯的青皮、清熱涼血的犀角,還有眼鏡王蛇俗名過山風等等。

在本時空買中藥材有個最大的好處,無化肥無汙染,而且像牛黃犀角之類的隨便買。有了這些替代的中藥材,趙新以後隻需要采購那些在本時空無法替代的藥物即可;比如抗生素或是慢性病的藥物。

其實這種事都可以委托給蔡家去辦,沒必要非得自己進城。所以趙新進城還有一個不好說出口的原因,來都來了......作為最具魔性的中國式勸誡詞彙,無數人都妥協在這句話之下,趙新也不例外。

話說想把一個沒身份的人送進廣州城,這對萬和行蔡家而言不過是小事一樁,搞定城門的城門吏和兵勇就可以。隻不過對於趙新而言,他這個大個子坐在馬車的轎廂裡著實有些憋屈。

馬車從西門進城時,果然沒人檢查,守門的兵丁看到是萬和行的馬車,根本不問。一行人進城後順著惠愛街東行,到了拱宸坊路口左轉,六榕寺那座花塔赫然在目。

趙新從轎廂的雕花窗往外看去,隻見街上熙熙攘攘的各色人流十分擁擠,各家商鋪還占街擺攤,把原本能容納兩輛馬車並行的街道搞的擁堵不堪。

乾隆時代的廣州城內外居住著大約一百萬人口,商業極為興盛,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六榕寺以北的藥王廟,那裡就是廣州城內最大的藥材市場。

根據陪同的萬和行於管事的介紹,眼下廣州城內最有名的中藥鋪號是萬曆年就有的“陳李濟”,他家的陳皮最好;要想買田七等消腫祛濕的藥,那就去“馮了性”;至於過山風之類的草藥,可以去“何明性堂”。

“王老吉有嗎?”趙新眨巴著眼問道。

於管事一愣:“王老吉?賣什麼的?”

“涼茶。”

“沒聽說過。王老爺您是要喝涼茶?‘陳李濟’的涼茶就很出名。”

趙新又問道:“那潘高壽呢?”

於管事想了一會,茫然的搖了搖頭。他拱手問道:“王老爺,恕小人孤陋寡聞,這兩家鋪號您是從哪聽來的?”

趙新道:“北邊啊。”

於管事撫須笑道:“那王老爺肯定是聽岔了。廣州城有名的藥材鋪號在下差不多都知道,您說的這兩家如果是藥鋪的話,肯定沒有。”

趙新露怯了,他哪知道,王老吉和潘高壽這會兒連影都沒有呢。想喝王老吉?再等四十年吧!

等趙新按照吳氏兄弟的指點,假模假樣的在“陳李濟”選好陳皮,準備付款的時候,於管事出麵了。

對於萬和行蔡家來說,他們今天就好比陪著盜匪山賊逛街的鏢局,必須伺候好這位姓“王”的北地來客,絕對不能讓他在廣州惹上官司,而且要保證購物體驗。

話說這個時代的行商與外國商人私交密切已不是什麼奇怪的事。行商們在世界聚焦的激烈競爭環境下要取得一席生存之地,必須要有過人的經營之道。

對於十三行商人而言,他們之所以能獲得外國商人的信賴,一方麵與他們的精明乾練、國際視野有密切關聯,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很注重把商業拓展與情感溝通相互聯。這個時代的商業發展並不是後世扁平化的單純利益活動,而是要建立在互信交流之上的。

而清廷的索求無度讓官商矛盾更加激化,這也是後期行商們大規模走私鴉片的原因之一;不如此就無法支撐清廷各種名目的壓榨。

按說行商這麼難乾,某人說那我不乾了,退出。

夢呢!官府的要求是必須清償所有債務、欠餉和罰金,而且必須要上奏朝廷批準才可以。而且即便是退了,哪天宮裡諭旨一下來,就是捏鼻子借債也必須得乾,想不乾的話就等著抄家流放吧。

這次北海鎮借款給蔡家,光是利息一項蔡家就少付了十幾萬兩銀子。拿幾千兩出來給趙新購物,實在算不了什麼。

所以趙新今天買的東西都不用他掏錢。他想要什麼,由蔡家跟店鋪結算即可;而蔡家又是知名的行商,跟各店鋪交易都是記賬,等到三節前店家才會上門結款。

不過在於管事看來,趙新買的東西實在有些多,那架勢完全是要把人家的庫存全部掏空一般。

“陳皮幾年的?”這是趙新在問。

“回老爺,本店的陳皮都是十五年的上等貨。”

“那成,來兩百袋。”

“啊?是!老爺您請坐,上好茶!”那店夥計差點樂瘋了,大買賣啊!

於是等趙新一行人從這頭走到那頭,整條街的藥鋪都知道今天來了個大主顧,田七一買就是三百擔(一擔一百斤),犀角張口就要一百根......

結果等趙新把吳氏兄弟開列清單上的藥物都買齊後,於管事的肝兒都開始哆嗦了。這位“王老爺”一下買了五萬多兩的藥材!這下子萬和行可虧大了!

幸虧廣州是整個南方藥材的集散地,趙新要是去揚州買,根本買不到這麼多的貨。於管事戰戰兢兢的讓店家開了單子,讓人送到白熊行的倉庫,那裡也是萬和行的產業。

趙新這時也看出了於管事的焦慮,便道:“於先生,彆擔心,藥材的錢回去後我會轉給貴號。”

於管事原本想說“不用”,可這不是五百兩、五千兩,而是五萬兩,他實在沒勇氣拒絕。

此時已過正午,趙新一行人在藥材市場上轉了許久,都有些餓了。於管事想請趙新去酒樓要個包間吃飯,趙新心說哪用這麼麻煩,他一指街角的一個小飯鋪道:“不必麻煩,吃完還要去其他地方,那裡就行。”

於管事見趙新堅持,隻得應了。等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家粥鋪。因為正午已過,吃飯的人不多,鋪子裡隻有三個人在用餐。

話說眼下的廣州美食裡,可沒什麼腸粉、蝦餃之類的。後世耳熟能詳的那些小吃點心或者大菜,都要到十九世紀晚期才會出現。

這年月廣州人的主食是米、粥、麵、粉、糕;青菜種類很多,甚至連荷蘭豆也都引進開始種植;至於特色嘛,狗、蛇、老鼠、蜈蚣、龍虱。

粥鋪不大,蔡家夥計便在門口找了桌椅坐下,他們決計是不會進屋和趙新同桌而食的。

於管事陪著趙新進了鋪子裡,各自要了一碗粥,要了兩個酥蠶餅,讓店家切了一隻雞,又要了一壺米酒。

趙新喝了一口米酒,吧嗒了一下才道:“要是冰的就好了。”

於管事正要搭話,隻聽左側吃飯那三人的說話聲音突然就大了起來。


最新小说: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邪門嫡女歸家啦,諫臣老父不諫了 軍旅:我!將門虎子,鎮守邊疆 偽惡 在霍格沃茲決鬥的日子 離婚後,我權勢滔天,你哭什麼 九令之主平天下 財路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