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安溜溜噠噠的來到白三叔家,彥武正在劈柴火,大斧子掄得老高,哢嚓一聲,水桶粗的枯木樁子被劈成了兩半。
見路平安過來,彥武趕緊放下了大斧,招呼道:"平安來了?屋裡炕上坐吧。"
屋裡的白三叔聽到動靜,迎了出來,把路平安讓到屋裡。
"孩兒他娘,倒碗水去。平安,身體好點了麼?"
"好多了,今天咱們收拾一下,明天進山吧。不管打幾頭豬,都歸你們家,但是你們也要出力,幫我個忙。"
"俺們這水平,能幫你啥忙?"
"支書說是他以前在西邊林子裡遇著過一株老山參,後來一直找不著了。
也不知是爛了,還是被野牲口吃了,亦或是就是單純沒找到。
我想去碰碰運氣,找到了最好,找不到就算了。"
一提到支書口中的老山參,白三叔氣不打一處來:"不是,他跟你又說了?
這個林老四,真是過分,動不動就拿那個不知道存不存在的老山參忽悠人。
老子當年就就上過他的當,在西邊林子裡轉悠了半個月,最後也沒找到。"
彥文彥武有些忍不住,低頭偷笑。
屯子裡的人大部分都聽過支書年輕時在西邊林子裡遇著老山參的故事,被支書騙去了不少好處。
關鍵是這事兒還沒法找後賬,放山抬參,講究一個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有些人在老林子裡絆一跤,就可能遇著一株老山參;
有些專業參幫結伴進山苦尋三個月,連個二甲子都尋不見。
有的人遇著了傳說中的棒槌鳥,跟著找到了參窩子;
有的尋到了六品葉,高興的跟什麼似的,挖出來一看,爛的隻剩一張皮兒。
這事就沒法計較,隻能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的事兒,信就信,不信就拉倒,怎麼能怪支書忽悠人呢?
路平安心裡卻不是這麼想的,前天晚上路平安一直昏睡,袁謀仁一直沒找到跟路平安交流的機會。換作平常人還可以托夢,對路平安,他不敢啊,就沒送成東西。
昨天晚上他又來了,總算是把路平安的道家典籍和功法送了過來,路平安於是就順嘴問了問他西邊林子裡有沒有老山參。
袁謀仁是水族,人參這種山珍對他幫助不大,平常不太關注。但他到底也是精怪,對一些飽含精華的東西還是很敏感的。
所以袁謀仁隻要去轉一圈兒,路平安就能確認西邊林子裡不僅有老山參,而且不止一根兩根,就是需要仔細尋找罷了。
袁謀仁倒是可以幫路平安把老山參取來,他也很樂意賣個好,隻不過路平安沒同意,他可不想欠那老黿太多人情債。
人情債很難還的,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路平安寧願自己費些勁,也不願意讓袁謀仁給他采藥。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袁謀仁是男妖,還是一臉褶子的老家夥,路平安有些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