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一直以為佛門今次下手的目標是自己,觀音的回答顯然在大聖的意料之外。
短暫的震驚後,是極度的憤慨。
大聖咬緊牙關,像頭狂暴的野獸頭發直豎,最後不可抑製咆哮道:“憑什麼!你、你們敢!!”
一想到兄弟可能已經遇害,大聖的理智逐步被瘋狂的怒火吞噬,幾乎情緒失控要施行複仇。
普賢看著大聖突然氣急敗壞,連忙遊說道:“觀音之舉自有其道理,大聖不妨聽聽理由。”
這是佛門認為己方對付的是“孫大聖”的雙魂,最多是利害損失,並沒有探清真實情況。
若是普賢知道眼前的大聖,視雙魂間為兄弟,可不會用這個陰陽怪氣理由叫停。
大聖聽說,火再冒三丈,整張臉氣得猙獰,雙目漫上猩紅之色。
隻是真要到達極限,滿腔怒火要爆出胸膛時,一絲清明流轉大聖靈台。
“不行,此刻不能意氣用事,兄弟下落不明,我再衝動就無以挽回了。而且依普賢所說,他們果然還不知情…”一念之間大聖省悟回來,內心重歸冷靜,暗自審度。
“當務之急是了解兄弟去向。這觀音可以用頭上的箍兒治我,所以有恃無恐,正適合我探聽。且穩一穩,先不與她廝打。”
深思熟慮下,大聖息怒停瞋,凶狠的麵容漸漸平和。
普賢、觀音隻當這個司戰的“悟空”還算聽勸,知道息事寧人。
觀音尤其感懷,暗道:雖然不知是不是真心擁抱和平,但能夠主動放下鬥狠惡念,想來即使去掉分魂,悟空依然有善性不泯。極善了!
可惜觀音讚揚沒多久,大聖低目思謀片刻,即叫囂道:“說什麼有道理,不過是你們找由頭害我老孫罷了。”
“這觀世音撒謊整治人又不是一天兩天,嗬~老孫我每日辛苦給你們送那唐和尚,你們這幫敗類趁著閒暇布謀算計老孫,倒還有理咧。”
觀音聞言惱得用力閉上眼睛,氣得眼角都要生出魚尾紋,心中嗔怪:唯獨這張嘴是說不出一點中聽話,他個混不吝卻敢說彆人敗類。
普賢接觸不多,聞聽此言隻以為抱怨,情理之中的反應,於是報以和煦微笑。
回頭來,見觀音氣呼呼的合目,普賢還有些驚訝,仿佛見了奇觀。
單純的侮罵激不了菩薩動怒,觀音也隻是生氣,“悟空”久不肯學好。
普賢猶豫一下,先給觀音時間散掉情緒,代替著應付大聖道:“說是算計,其實也是應有之考驗。”
“大聖的修為不是俗輩,理應有所獲悉,取經一眾都被處置,非針對大聖一人。”
“…是這樣?”普賢的說法有模有樣,大聖聯想方才動靜,不禁心情忐忑。
普賢接著道:“貧僧何必欺騙大聖?唐僧取經之行,於我佛門也是一件大事。觀音領銜此事,為不辜負世尊翹盼,寬三界仙神疑憂,特請貧僧幾位來驗看取經一眾的心性如何。”
咦~卻不是普賢說謊,真個是他們來此的根由,可以發紅頭文件證明。
觀音這時睜眼,柔和看著大聖、普賢,也不隨便插話。
大聖眼神遊走兩下,對觀音焦急喝道:“避重就輕,這與你們暗勾我魂魄有甚相關!?真要和睦相處,先將臟手段去了,還我魂魄回來。”
普賢輕輕搖頭:“所以要大聖聽好事情原委,既然是考驗,自然有過關成功、失敗與否。你們取經一行所有人都過關,自然皆大歡喜,如有人失敗…”
“就得懲罰處治?”大聖替普賢說了。
“正是。”普賢點頭。
大聖低頭不斷嗬氣,全身著急地顫抖,心中緊張:遭了、遭了。我預備跟觀音撒潑打滾,要她透露兄弟消息。卻有這和尚多嘴說話,德行的還挺有根有據,都快把我說服了!
小人欺君子以方,人無邪才是剛強。
時間緊迫,大聖反複構思計劃,想尋個突破口。
觀音瞧見他發抖,恬靜一笑:“怎麼,今晚上挺冷?咱們無所畏忌的齊天大聖,都在連打寒噤了。”
每次與觀音見麵,不時會有玩笑話,這次是觀音先起頭了。
但大聖哪裡有玩笑的心情,提目望去,少時耍狠道:“豈是因為天冷,惟是你這毒婦手段辣人,叫恐懼刻入骨髓而已。”
“我問你,當初讓我出五行山隻說護送唐僧到靈山,就是功德圓滿,怎麼突然說來考驗就來考驗?”
“又敢無恥偷襲,哼!莫把我當小孩兒忽悠,任你們說的天花轉,怎肯信你這撒謊精?還我魂魄來,不還,即是撕破臉皮,大家都彆想好過!”
大聖思緒轉來轉去,自認果然兄弟才是聰明輩,憑他自己大概永遠想不出主意。
其實時間這麼短,除了當真善於運籌帷幄的人物,世間能有幾人可以倉促成謀,大聖實是自責過了頭。
但迫在眉睫的節骨眼,大聖把自己貶到低得不能再低後,哎~索性破罐子破摔,直娘賊,你想害我兄弟,那咱們就玩命。
正如觀音評價的那般混不吝,爺就這麼滴了,怎麼著吧!?
恣意放刁之言果然鎮住兩位菩薩,衝著大聖皺眉蹙眼。
喜歡西遊難行請大家收藏:()西遊難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