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張口以蟠桃抵債,但他本人可沒有門路,實是說大話。
到了這個地步,還是向萬能的觀音菩薩求助吧!
行者自認沒法奈何,既然真的得丟臉,那就丟個徹底,把煩惱全拋給彆人。
反正取經是她提的,她負責,行者毫無負擔心理。
筋鬥雲徑往南海,行者似流光一路撕裂長空,途經之處雲浪分湧讓道,在碧霄中劃出筆直的軌跡。
忽見碧海藍天之間,潮聲隱隱傳來,一座青翠的島嶼浮於蓮花般萬頃波濤之上。
浪花在礁石上碎成雪沫,在陽光下流轉著祥和的光暈,讓遠觀者也心生清淨。
行者收雲駐足,衣袂緩緩垂落,十萬八千裡不過翻掌間的一場遊戲。
島嶼內瑞氣濃厚,正是普陀珞珈山。
此時,觀音菩薩在紫竹林中與諸天、守山大神、木叉、龍女,講經說法。
菩薩餘光捕捉到倏忽而至的虹光,凝眼望去,看清是行者麵貌,腦門瞬間一陣陣的疼。
哎喲~他怎麼又來了。
鑒於過去多次會麵的場景,觀音不用掐指演算,也預測到今次肯定又有麻煩。
就是不知這麻煩是行者恢複了記憶,衝自己而來,還是從旁而出。
無需瞎猜。
觀音即命守山大神過去迎接,若來者不善,就叫他先行抵擋。
聽菩薩一提,眾神後知後覺行者來到。
龍女嗬嗬直笑:“這猴子又想念菩薩了。”
過去許久,龍女已不再和菩薩鬨彆扭,有心調侃對方。
“莫貧嘴!”觀音此刻無玩鬨心思,甚至失了幾分淡然,正容亢色,“所有人都留神些,潑猴或許還有壞心,不要叫他算計到。”
“啊!?”諸天皆驚,“不是說他服管?”
“他還敢造次!?”龍女、木叉當時不喜。
“唉~旁人不知,你們還不知嘛。”觀音眉容掛起寒霜,語氣卻夾雜惆悵,“他仗著我脾氣好,耍性子故意鬨騰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過,還得見了才分明。大神,不要磨蹭,快去!”
守山大神連忙應承,快步出林。
待到行者麵前,守山大神欠了欠身,暗暗瞧著對方臉色,懷揣尷尬,施禮道:“大聖,菩薩著我迎你哩。”
自從聽聞三位菩薩共同出力降服行者,守山大神就明白過來,行者一定很重要,不是自己能碰瓷的。
故而當下,甚恐行者對他念舊惡。
終究是守山大神多想,因為現在的行者根本記不清他,就是記得,也不會將他看在眼裡。
行者反應平淡,點了點頭,示意帶路。
守山大神悄悄鬆口氣,挺起身端肅尊誠,將大聖請到了紫竹林裡。
再到觀音座前,就變成行者欠了欠身,暗暗瞧著菩薩臉色,懷揣尷尬,施禮道:“弟子參拜菩薩。”
咦~~~觀音瞧見他這賤模樣,就知道一定是行者惹麻煩了。
觀音頓時不急,隻慢條斯理,淡淡問道:“悟空,唐僧行到何處也?”
行者沉了一下:“到西牛賀洲萬壽山了。”
觀音聞言,額上一緊:“那萬壽山有座五莊觀。觀中有位鎮元大仙,你曾會他麼?”
哎呀,猜到啦。
行者頓首:“因在五莊觀,弟子不識鎮元大仙,偷了他幾個果子,衝撞了他。他就困了唐僧,弟子們不得前進,特來求菩薩相助。”
“嗬!”觀音語調刻意,“哦~~~莫非是那天開地辟的靈根,人參果樹上結的果子?”
行者也知丟人,赧顏道:“若沒其他有名的樹,應是人參果不錯。”
眾神聽清事由,既覺好笑,又生鄙夷。
什麼人呐,看他用起神通也是頂天立地得好漢,在三界內赫赫有名,怎麼乾這偷東西的事?
觀音鬱氣猛長,胸中壘塊,語調越發陰陽:“你該不會是事情敗露,與鎮元大仙賭鬥一番,實在勝不了,無奈之下才來求我吧!?”
“怎麼會~”行者當然不認,“弟子蒙菩薩教誨,怎敢行凶!是他鎮元子小家子氣,非要弟子還果子,弟子辯不過,隻好來求菩薩。”
觀音憋悶不已,好事沒我,壞事你就記得我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