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官微那條沒有任何配文的短視頻,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裡投入了一滴水。
短暫的、令人窒息的寂靜後,是更加瘋狂、更加兩極分化的輿論海嘯!
三歲殿下夠布丁以火箭般的速度衝上熱搜榜首,後麵跟著一個巨大、猩紅的“爆”字,熱度甚至壓過了教育部複核結果。
“破防了家人們!我寒窗苦讀十幾年,不如人家踮腳夠個布丁有排麵!”——這條帶著心碎表情的評論瞬間獲得百萬點讚。
“他故意做錯題是為了不讓我們哭???我謝謝你啊殿下!我更想哭了怎麼辦!!!”——配圖是各種崩潰大哭的表情包。
“警衛叔叔托腳踝的手!我看到了什麼!這該死的、無微不至的皇室特權!
連夠個布丁都有人托著!”——這條評論引發了關於“特權”的新一輪激烈爭論。
“隻有我注意到那個梯子了嗎?銀光閃閃,一看就是高級定製!
殿下夠布丁的梯子,可能比我家房子還貴!”——酸溜溜的調侃迅速蔓延。
“重點難道不是他夠布丁時那個專注的小眼神嗎?萌化了啊啊啊!
什麼高考滿分,什麼黎曼猜想,我隻想偷孩子!”——龐大的“親媽親爹粉”群體崛起,與“破防考生派”和“特權抨擊派”形成三足鼎立。
“麻省理工已向李正傑殿下發出正式邀請函!
提供全額獎學金及頂尖導師團隊!年齡不是問題!”
——這條由國外權威媒體爆出的消息,如同在烈火上澆了一桶熱油,瞬間讓國內輿論炸開了鍋!
“什麼?!麻省?!他才三歲!”
“國內頂尖學府呢?清北在乾嘛?!”
“不能讓這樣的國寶流出去啊!”
“嗬嗬,人家有警衛托著腳夠布丁,想去哪不行?”
網絡上的喧囂震耳欲聾,而現實中的風暴則更加具體,更加沉重地壓向了教育部。
教育部,部長辦公室。
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低氣壓。
副部長揉著依舊隱隱作痛的太陽穴,將一份厚厚的報告放在部長麵前。
“部長,複核結果……確認無誤。
除了英語第32題是……殿下主動選擇錯誤,其餘所有題目,滿分。
專家組意見一致:答卷體現出的知識深度、思維廣度和邏輯嚴密性,遠超高中範疇,甚至……遠超部分頂尖大學本科生水平。
不存在任何舞弊可能。”副部長的聲音乾澀,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荒謬感。“至於黎曼猜想草圖……數學組的陳老院士說。
雖然隻是初步路徑構想,但……其展現的數學直覺和思維框架,驚為天人。
他申請成立專項小組跟進研究,希望能得到殿下的……嗯……指點。”
教育部長的臉色同樣不好看。他盯著那份報告,仿佛那是什麼燙手的山芋。
三歲滿分狀元?主動做錯題?黎曼猜想?
麻省理工的橄欖枝?每一件事都足以讓他這個位置的人焦頭爛額。
“皇室那邊……什麼態度?”部長沉聲問道。
“皇室新聞辦公室隻轉發了麻省理工的新聞稿,配了個……微笑的表情。
沒有其他表態。”副部長苦笑,“他們現在似乎……樂得看我們頭疼。發布會和視頻的效果,您也看到了。”
喜歡研發核聚變?過年回村單開族譜!請大家收藏:()研發核聚變?過年回村單開族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