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李瑕在內,都不知道有哪些事已被他改變。
蒙哥伐蜀提前了大半年,使蒙軍避過了攻城失利後的炎熱天氣;
呂文德沒有及時入援……
這些,反而給釣魚城的防禦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使得本就凶險的釣魚城更加搖搖欲墜。
而李瑕也彌補了一些。
若沒有他入援,馬軍寨的軍民也許會儘數戰死。
也許汪德臣攻占外城後,會認為王堅已到窮途末路,於是孤身到城下勸降;也許還會被砲石砸死……
也許會,也許不會,不重要了,它們已完全偏離了原本的走向。
而釣魚城的命運,蒙哥的命運,甚至大宋與大蒙古國的國運,也陷入了一片未知。
隻能拚命去掙……
~~
初進釣魚城,李瑕還在觀察這個山城。
首先,張玨帶著他去見王堅。
“昨夜一戰,王將軍傷得很重。。我雖還未查看過將軍傷勢,但以他的為人,若非重傷暈厥,絕不會退下戰場。”
張玨時年三十四歲,身材魁梧,相貌俊偉。
餘玠建釣魚城那年,張玨才十八歲,剛從征入伍。
十五餘年來,他除了隨餘玠、王堅出征,其餘光陰都在釣魚城上度過。
張玨作戰勇猛,常身先士卒,又曾經隨著冉氏兄弟苦學謀略,文武雙全。
李瑕見了如此人物,不由又想到之前與李庭玉談論的“大宋多良將”。
試想,若釣魚城上隻有王堅,而無張玨,昨夜城池已失守了。
主將、副將,皆能謀擅仗,確實是極難得之事。
“希望王將軍傷勢能好轉,也幸而還有張將軍能接過指揮。”
李瑕這句話平平淡淡,張玨卻能聽出他的真誠,道:“也幸而李將軍及時率援軍趕到。”
他急著去看王堅,腳步匆匆,但還不忘給李瑕介紹起釣魚城內的地形。
看得出,這是個做事效率極高之人。
……
“那是大天池。”
進入內城後,張玨指著馬家寨西南方向的一個大池塘,道:“王將軍領軍民開鑿水溝而成,泉水汪洋,旱時不涸,可棹舟撒網,捕池中魚鱉。城中還有小天池,以及水井、水塘……”
李瑕目光看去,隻見那大天池有五百步之寬,竟是一個山頂上的湖泊。
“看來,水源不會是問題。”
“不僅是水源。”張玨指了指遠處的山麓間的田地,道:“百姓於山間開墾田地,且在春季下山搶耕、秋季運糧上山,城中儲備大量糧草。”
他們走過大天池旁邊的岩地,隻見到處都立著舂碓、石碾、輪碾。
昨夜雖經曆了一場大戰,仍有百姓正在冒雨碾麵,一切繁忙景象。
李瑕還看到了火藥作坊。
之後是財庫、牢房……
上了一片斷崖,到了山頂最中心,穿過跑馬道,又繞過軍營、石照縣衙,才隱隱看到將軍府。
這一路走來耗時頗久,李瑕身後諸將領都不由暗暗咂舌這山頂之大。
哪像是山,根本就是個能容納十萬人口的城池。
~~
進了將軍府,一個名叫“趙安”的年輕將領走上前來,向張玨低聲彙報。
“將軍本打算要見見援軍將領,死活不肯退,末將趁他昏過去了才抬回來醫治。”
“傷勢如何?”
“很重,但扛過來了。”趙安道:“一醒來便問駱寨主,末將不知如何回答……”
張玨歎息一聲,領李瑕往裡走去。
其餘將領則留在外間,由趙安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