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仙聽了,有些失望。
李瑕與他說過,眼下的兩個選擇,孔仙是傾向於先收複利州、兵進漢中。
但世間事沒那麼容易,今日打探了利州的情報,便知情況遠沒有他預想的那樣樂觀。
“那……強攻利州,必然陷入僵持了?”
李瑕道:“目前情形,便好比一場賽跑,我們與莫哥都想去漢中,這是終點。我們要攻下利州,走金牛道;莫哥要擊敗呂文德,走米倉道。”
“是。”
“那麼,分析敵我。我們隻有近萬兵力,還要分兵守劍門關,最多能派八千人攻城;而莫哥有五萬餘人。我們弱,莫哥強。”
孔仙道:“但我們士氣高。”
“士氣是一時的,隨著攻城戰的持續,士氣會跌的。”
李瑕又分彆在地圖上指了指利州,又指了指呂文德大營的位置。
“汪惟正,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守著汪德臣經營了十餘年的利州城;呂文德,初次入蜀,倉促布防。”
孔仙點點頭,應道:“末將明白了,我們若選擇先攻利州,一旦莫哥擊敗呂文德,走米倉道先抵達漢中,利州城就有在漢中的五萬大軍為後援。”
楊奔補充道:“哪怕我們先攻下利州,隻要莫哥比我們先到漢中,就可堵死金牛道。”
孔仙長歎一聲,道:“如此一分析,看來,最好的選擇還是與呂文德先合攻莫哥。”
他指了指地圖上的劍門關。
“我們拿下了劍門關,利州的守軍不能穿過劍門關參戰。如此,蒙軍不能集中,我宋軍卻可集中兵力,能挽回不少劣勢。”
楊奔有些氣悶,從鼻孔裡深深呼了一口氣。
他被範文虎挑選出來,派到李瑕身邊刺探消息時,還抱著“最後再立個功勞,看你們提不提攜我”的心態。
但之後他也明白了,其實就是範文虎看他不順眼才挑他。
另外幾個探子都被李瑕殺了,可見這本就不是好差事。
時至今日,受到重用,他反而對呂家軍觀感更差。
楊奔真不願看李瑕受呂文德驅使,偏眼下這形勢就是這樣。
“阿郎,我也認為先攻莫哥為妥。”
……
李瑕思索了良久。
現在與以前不同了。
以前他從來是繞過堅城,挑好打的地方打。這是為將者的打法。
但現在講究大的戰略布局的實現,再難打,會犧牲再多人的仗也得打。
良久,李瑕終於開口。
“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我們該先攻利州,搶先入漢中。”
孔仙、楊奔皆是一愣。
“可利州短期內攻不下……”
“這不假。”李瑕道:“但我們更不可能殲滅莫哥的五萬蒙軍。”
說著,轉頭看劉金鎖在守門,李瑕又道:“劉金鎖,你說說。”
“阿郎,我說啥?”
“為什麼我們不能殲滅莫哥。”
劉金鎖大聲道:“嘿,蒙軍五萬人,我們跟呂文德加起來,也就三四萬人。蒙軍是騎兵,我們是步兵。步兵哪能在野戰殲滅騎兵?多簡單的道理。”
“那和呂文德合攻莫哥,目的是什麼?”
劉金鎖撓了撓頭,道:“末將不知道!”
“我們的戰略目的在哪裡?”1
劉金鎖道:“這個末將知道!漢中!”
“說的好。”
李瑕起身,道:“我們的戰略目的是漢中。利州是第一站,不管攻多久,必須得攻下來,避不開,繞不掉。”
“若不打利州,我們還攻莫哥做什麼?難道就為了把戰場劃定在川蜀,等莫哥糧草用儘,逼急了他,散出騎兵四處擄掠不成?”
“我說過,這場賽跑,我們目前處在劣勢。但不能覺得賽跑贏不了,就把對手拖在起點,這沒用,我們要的是贏,是最後的勝利。”
“那麼,結論很簡單。我們要打下利州,且還得讓呂文德在這之前擋住莫哥。”
孔仙、楊奔都愣了一下。
“呂文德……他肯嗎?”
“劉金鎖,去告訴呂文德的信使。”李瑕道,“我軍傷亡慘重,須休整數日,請他先守住防線。數日後,我們必聽命攻莫哥。”1
“阿郎,剛說的不是先攻利州嗎?怎又變了?”
“你這漢子。”楊奔罵道,“忒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