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曹忠有種自己是奔波兒灞的既視感。
驚動中宣?
這也太刺激了!
崔新琴看著曹忠愣了下,解釋道,“你這電影,不是常規項目。這算是‘重點類型重點題材’。”
她斟酌了下語句,
“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就算我也說不特彆清楚,但是大概能猜得到。最起碼中宣啊,外交啊,這幾個部門的聯合審查是必然的。”
曹忠愣了一下,
他確實沒想到這種電影會這麼困難。
至於嗎?
“老師,是因為這個事件嗎?曆史課本上不都是學過的嗎?”
曹忠不解。
前世他雖然最後混入了文娛圈,但是很多細節,終究是不清楚的。
他也不研究政策係的東西。
“倒不是說針對某個具體事件。怎麼說呢,有些基礎常識,表演係雖然不教,但是導演係還是很清楚的,如果你實在感興趣,可以旁聽一下他們的課。
比如說涉及到曆史事件,宗門,外交等一些領域上的劇本,一直都很敏感。
因為涉及到國際關係,民族創傷,信仰之類的東西,很容易就出現一些意外狀況的發生,所以得避免。”
她邊說,邊在鍵盤上敲擊了幾個字,搜出了一個網頁,招呼曹忠過來。
“你看,這是11月23日剛剛發布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曆史題材影視創作管理的通知》,
此後一些敏感電影選題立項,劇本審查和完成篇內容審查需要三個環節的管理。
而你這個劇本,大概算是首當其衝的那種。”
指著電腦上的網頁鏈接,崔新琴解釋道。
轉念,她又覺得自己給曹忠這孩子施加了不小壓力,覺得得稍微委婉點,於是笑了笑,
“不過劇本我覺得還是很成熟的,而且敘事策略很聰明,切口很小,通過的概率應該比其他的要大吧。
我可以給咱們導演係主任王紅衛老師看看,讓他給咱學校那幾個大導遞一下,如果有誰想拍的話,還是能賣出去的。我感覺十幾二十萬應該不成問題。”
畢竟這孩子,如此努力寫了個劇本,總不好打消積極性。
說到這,崔新琴感覺與有榮焉。
編劇這個行當,目前賣劇本的錢的確不多,新手編劇,能賣個三十萬都是頂天了。
所以自己班裡的學生如果真能幾十萬賣出去個劇本,萬一真被大導演看重拍攝,她臉上還是有光的。
“老師,如果我想自己拍呢?”
而曹忠卻沒有在乎這二十萬的誘惑,反而目光真摯,問出了一句崔新琴死活沒想到的話來。
“你…拍?”
崔新琴聽到這句話,感覺自己聽錯了,腦子裡閃過一連串的問號。
她目光上下探尋了下,帶著幾分勸誡,
“拍電影的拍可不是拍腦門的拍,上麵立項的時候,一句‘導演資曆不足’就能給你卡死了。
而且話說回來,你會拍電影?”
她好奇。
“我會。”
崔新琴這下啞巴了,沉默了好一會兒。
曹忠斬釘截鐵的說我會,給崔新琴整不會了。
她眼中閃過了一絲驚訝,心頭一跳,生出些荒謬的情緒。
學生都帶了一年多了,哪個學生到底有幾瓣蒜,崔新琴不可能不清楚。
曹忠之前也很努力,身上的優點也不少,比如攝影好看,長得帥,美術功底不錯,現在看,也會寫劇本,而且寫的挺好。
整個班級裡,拋出楊蜜,曹忠的確是最容易成功的那個。
但是這些都不等於會拍電影,會當導演。
至少曹忠剛才這個回答,在她看來就有點裝蒜了。
半瓶醋都不敢說自己會,何況曹忠還是個菜鳥。
崔新琴雙眼微眯,剛才因為劇本對曹忠產生的愛護和好感,這時候稍微有點拉平。
她能理解學生心比天高,但是卻不讚許,
也非常不喜歡學生沒有自知之明。
帶了這麼多年的表演係本科班,她知道有些學生就是沉澱不下來,
比如之前她的那些學生,大三就準備去接一些女主啊,男主的戲,總是以為自己是陳昆,是黃小明,是劉一菲,是楊蜜…
她見得多了。
殊不知沒什麼人脈,也沒資源,最後通常都會被摔得很慘。
還不如在校好好磨礪自己。
但說回來,那些學生,好歹還是專業領域內的心比天高。
這曹忠更厲害了,竟然想著直接跨行當導演去了?!
這可怎麼評價?
崔新琴的手指無意識的敲擊著桌麵,辦公室當中有一種詭異的寂靜,隻有敲擊桌麵的噠噠聲。
“你要知道……”
崔新琴還是決定再勸一下,
當老師的,總不至於看著學生走上一條很難成功的道路。
“導演不是這麼好當的,劇本把控,我承認你現在是有能力的,寫的確實好。
但是團隊籌備,拍攝計劃,對演員表演的指導,畫麵的呈現,拍攝節奏的掌控,還有後期剪輯,配樂,整體風格。
包括你最後拍攝出來的東西,能否過了審核,中間有太多的困難了。
我沒彆的意思,也不是非逼著你把劇本賣了……就是,你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如果實在喜歡,可以挑個角色嘛,比如這個男主角,你可以考慮考慮自己。作為編劇,話語權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不給你演,大不了就不賣他。”
崔新琴可謂是苦口婆心。
其實作為過來人,她是真心為曹忠好。
她從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師資班一直到留校任教,參演了多部作品。
也曾想過當導演。
她也真的導演過兩部電視劇,《有這樣一位廠長》、《親人》劇本她其實覺得挺好,但反響寥寥,純純無用功,還虧了錢。
後來導演了一部話劇,上了央視。這部話劇,就是曹忠,楊蜜獨幕戲選的《北京人》。
但在那之後,她再也不碰導演這個行當,差不多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