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短短兩分鐘的事件,韓三品已經被曹忠的回答堵了三回。
堵得那是乾乾脆脆。
讓韓三品一度有一種想把曹忠直接趕出去的衝動。
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麵,韓三品覺得自己差點破防了。
曹忠這張嘴,什麼都敢說。
韓三品甚至害怕自己再拒絕,或者說出什麼等待的話來,被曹忠罵兩句罕見。
這脾氣,比他媽江文還難纏。
所幸還算講禮貌。
沒有直接開噴,韓三品甚至在想,若是他開噴了,嘴得臟成什麼樣兒?
他想指點指點年輕人,結果年輕人沒等他把話說完,給韓三品整的血壓都要上來了。
一旁的王紅衛更是搞笑,整個人屁股隻敢坐半拉,腰筆挺筆挺的,大氣都不敢再出一聲。
冬天外麵冷,屋子裡麵是暖和的,有暖氣。
但是王紅衛是真覺得有點刺骨的冰寒。
除了曹忠,另外兩個人都不自在。
曹忠一句,鷹不好嗎?
給倆人全整無語了。
若說軍事上,鷹或許不好,是冒進,但是在電影上,鷹有什麼不好?
倆人還真沒法回答。
電影,歸根結底,不就是個宣傳展示的想法嗎?
我思想激進一點,拍的電影稍微激進了點,不行?
韓三品不敢說,不能說。
曹忠要拍的這部電影,有什麼不好?
影響中日友善,影響外資投入,不用想,這是必然的。
“我們不是朋友。”
電影裡麵那話,韓三品理解。
但是指不定有什麼影響的。
韓三品怕的是自己搞不定。
你曹忠沒名,沒權,貼臉開大,上麵不給你麵子,你隻能等著。
要是張陳幾位要拍,韓三品就不會有什麼意見了,因為肯定走得完流程。
你有點能力,背景和資源,《鬼子來了》都能給你過審。
那家夥可不隻是罵倭寇,連華夏人裡麵的一大批,也是跟著罵。
轉著圈兒罵。
所以拿了戛納獎項,照樣封禁。
但是人家就是能上映。
不就是因為背後有人能通上天?
曹忠,不行。
你搞這麼直白,搞這麼直接。
藏都沒法藏?
韓三品也得試試才知道行不行。
否則,誰敢給你打保票?
不過對於曹忠的回答,韓三品倒是挺欣賞,挺佩服的。
在他麵前,也見過不少的新人導演。
太裝。
自視甚高,老覺得自己天下無敵。
寧浩那種,已經是另類。
但曹忠,更厲害。
至少自我定位極度精準,想拍攝《南京照相館》,甚至不惜把自己定成鷹。
不講藝術,不說商業,也不聊獎項。
就是四個字,吸引觀眾。
這尼瑪,韓三品脾氣都發不出來。
他還真的需要一種這個風格的導演。
他知道的導演,有這種風格的不是沒有,大都不懂商業片邏輯和運行。
拍出來的電影格局大,立意高深,就是沒票房。
比如張黎,《橫空出世》,主旋律電影,票房11萬。
這電影,好是好。
可韓三品是斷然接受不了一直拍攝這種電影的,
這種電影有其意義,但對於華夏電影的向前向好發展,不是值得紀念之作。
更非華夏電影市場的星火。
而曹忠這個,倒是可行。
主要阻力是,曹忠太年輕,沒有經驗,無根浮萍。
要是曹忠換個歲數大的,韓三品必定抗住壓力,力排眾議。
眼見韓三品沉默,曹忠拿出分鏡圖,持續施壓。
“韓總,不要猶豫,我需要你的幫助。
您也需要我的支持,我話如何說,今天屋子裡就咱們三個人,傳不出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