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琴被舔麻了。
精神失常。
完全沒有一點脾氣。
被泡在了曹忠給她灌輸的蜜糖水當中,已經不知天地為何物。
雖然腦子裡有問號,但是最後沒能琢磨過味兒來,於是隻能對曹忠聽之任之,任由曹忠施為。
被捏了捏脖子,整個人飄飄欲仙。
一開始準備詢問曹忠的話,也完全被拋諸腦後了。
下午的時候,梅婷來了。
這次沒有約在崔新琴的辦公室裡麵,而是約在了北電留學生餐廳電影故事餐吧旁邊的咖啡館當中。
梅婷有著一臉的膠原蛋白,就是黑眼袋有些拖累了她的顏值。
不過哪怕是頂著黑眼圈,都無法阻隔對方的美。
隻可惜結了婚了。
但梅婷的情緒並不好,這一點曹忠看得出來。
稍微琢磨了下時間,曹忠大概能猜到。
大概是感情問題。
梅婷,李曉冉和鄢頗之間,有過一段不得不提的往事。
這應該算是這位第六代標誌性導演的最出名傑作了。
第二出名的傑作,應該是那部電影《阿司匹林》。
電影不是濟世良藥,而是一片阿司匹林。
很有文藝範兒。
但曹忠對這幫人不太感冒,所謂的第六代導演,聚焦城市邊緣群體,關注生存狀態和生活困境。
和第五代不同,第六代的鏡頭語言雖然更為寫實,有不同的紀實美學特征,有接地氣兒和人味兒。
卻無一人是執牛耳者。
現在這個時候,所謂‘第六代’的佼佼者當中,寧浩,賈樟柯等人已聲名鵲起。
但是這幫人沒有統一標識,統一風格,大多數人直到2030年都仍舊沉淪在極其保守主義的無聊命題當中。
包括第五代導演。
這兩輩“文藝工作者”有一個算一個,靈魂裡麵都有一種奇怪的東西。
比如老外給冰雕連敬禮;日寇善良救人而後自殺;遵守規則,哪怕是生死之戰也需要尋求榮譽之戰;老外救助華夏人,為了報答,還要陪老外睡一晚;又或者必須有一個西方風格的反戰角色。
骨子裡充滿了深深地西方崇拜。
持續那麼多年,
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扛住華夏商業類型電影這杆大旗。
隻知道怒噴觀眾瞎了眼。
後來被非科班生搶了。
非學院派硬生生憑著自己的創作核心和能力天花板,給這幫人攪了個地覆天翻。
真是可笑。
腦子裡想著的是玩兒藝術概念,實際上全程都在外國框定的規矩裡麵打轉。
連個屬於自己的二戰敘事都需要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作為二戰曆史上最慘烈的戰場之一,在國際上沒有一部電影有影響力,甚至在國內也沒有一部電影有影響力。
這就是曹忠想要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
甭管西方媒體對於華夏是否存在圍剿或者持續圍剿。
自己得學會和自己和解。
華夏的市場在這裡擺著,飄不走,也搶不走。
西方媒體也決定不了觀眾是否喜聞樂見。
講不好故事,就彆怪觀眾不給你臉。
那群科班導演,其實早就失去了能力和自信,各種理論頭頭是道,卻沒法將想法融入自己的創作當中。
失去了底層創作的土壤。
往後的時間裡,爛完了是必然。
……
腦子裡想的東西有些多,曹忠一時間忘記跟梅婷寒暄。
梅婷倒是很好脾氣,笑著跟曹忠率先打起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