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局,最高級彆的加密視頻會議室。
空氣,凝重得像一塊鉛。
巨大的屏幕上,分割成十幾個小窗口,每一個窗口裡,都是一張不怒自威的、足以讓整個東海市政壇都為之震動的臉。
王主任,就坐在主位上。
而蕭然,正獨自一人,站在會議室的中央,承受著來自所有窗口的、審視的目光。
她剛剛結束了彙報。
將她和林烽,在安全屋裡,根據所有線索,共同推演出來的那個,關於“慈善拍賣會”和“荷蘭古典油畫”的驚天結論,一字不差地,呈現在了所有大佬的麵前。
長久的沉默。
最終,還是一個肩上扛著將星的老者,緩緩地開了口,聲音,洪亮而威嚴。
“蕭然同誌,我隻問你一個問題。”
“你的這一切推論,除了那段來源不明、真假難辨的‘黑客日誌’之外,還有任何……可以直接指向那幅畫,或者那個以色列代表團的……直接證據嗎?”
這個問題,像一把鋒利的刀,直插心臟。
蕭然挺直了背脊,眼神,沒有一絲一毫的閃躲。
“報告首長,”她的聲音,清晰,冷靜,且堅定,“沒有。”
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壓抑的、不安的騷動。
“我承認,這,是一次充滿了風險的預判。”蕭然繼續說道,她的聲音,開始拔高,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但是,我們現在麵對的,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普通罪犯!他是一個‘劇場型人格’的藝術家!對付他,常規的證據鏈沒有用!我們必須……用他的‘藝術’,來預判他的行為!”
她將老陸那段關於“藝術品交易”的日誌分析,如同最頂級的犯罪心理學側寫報告一般,清晰、冷靜、有條不紊地,進行了闡述。
她的專業,她的自信,她那雙燃燒著火焰的眼睛,漸漸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最終,王主任緩緩地,摘下了自己的老花鏡,揉了揉疲憊的眼睛。
他看著屏幕裡,那個已經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麵的、自己最得意的學生,長長地,歎了口氣。
“我同意蕭然同誌的判斷。”他一錘定音。
然後,他用一種極其嚴厲的目光,看著蕭然。
“我給你,一個‘有限的授權’。”
“你可以,對拍賣會現場,進行最高級彆的布控。可以對所有可疑人員,進行無接觸式監控。”
“但是,”他的聲音,變得像鋼鐵一樣冰冷,“在沒有當場拿到‘物理證據’之前——也就是,在他們完成交易,人贓並獲之前——絕不能,輕舉妄動!”
“一旦因為你的誤判,而引發了外交衝突……”
“……蕭然,你知道後果。”
“是!”蕭然猛地一個立正,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保證完成任務!”
……
會議結束。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瘋狂的戰前部署,開始了。
整個“暗局”專案組,這台一度因為內鬼而瀕臨停擺的戰爭機器,在蕭然的指揮下,以前所未有的、恐怖的效率,高速運轉起來!
【蕭然的“現實戰場”】
畫麵一: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沙盤上,那座作為拍賣會現場的“浦江國際藝術中心”的3D模型,已經被建立起來。蕭然正和行動隊的副隊長,一遍又一遍地,推演著所有可能的安保漏洞和突擊路線。
畫麵二:海關總署,一間保密的檔案室裡。蕭然秘密約見了她的一位“老朋友”,海關的緝私處處長。兩人,正一起,調閱著那幅倫勃朗的《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從荷蘭入境時的、所有的X光掃描記錄和開箱檢驗報告。
畫麵三:以色列代表團下榻的酒店對麵,一個偽裝成“管道維修”的工程車裡。幾名頂尖的外勤探員,正通過高倍的激光監聽器和長焦攝像頭,對代表團所有成員,進行著“無接觸式”的24小時監控。
現實世界裡,一張無形的天羅地網,正在悄然張開。
林烽的“數字戰場”
而對於“奇點安全”工作室。
這裡,卻安靜得,像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
林烽,並沒有參與到那些緊張的現實布局中。
他隻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電腦前,看著屏幕上,那些屬於老陸的、已經被他破解開來的加密日誌。
他的內心,總有一絲不安。
老陸,你是個戰士,不是個心理學家。你留下這些,肯定不隻是為了分析他的性格……
你一定,還留了彆的東西……
一定還有……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在那浩如煙海的代碼日誌中,逐行、逐字地,搜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