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頭最重的石頭落地,沈桃桃終於能夠將精力投入到城建之中。
這日,她正在書房與謝雲景以及幾位核心幕僚商議如何整飭水師,撫恤此次海戰中傷亡將士家屬等事宜,就聽得門外傳來一陣洪亮而熟悉的聲音,由遠及近,透著難以抑製的興奮:“桃桃,謝爺哈哈哈,我回來啦!”
話音未落,書房門被“哐當”一聲推開,沈大山大步流星地闖了進來。
他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的袍子,腳上沾著泥點子,風塵仆仆,顯然是剛趕了遠路,但精神頭卻十足,一雙虎目炯炯有神。
“大哥!”沈桃桃見到沈大山,臉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連忙起身相迎。
謝雲景也放下手中的文書,微笑著頷首示意。幾位幕僚見狀,知道他們有要事要談,便識趣地行禮退下了。
“可算見到你了,這一趟出去,沒少吃苦頭吧?聽說還差點……”沈大山上下打量著瘦了許多的沈桃桃,眼裡滿是心疼,後麵的話沒忍心說出口,轉而向謝雲行禮,“謝爺,你也辛苦了!”
寒暄過後,沈大山也顧不上喝口水,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彙報他這次去榮城幫忙建城的成果,嗓門依舊洪亮,“桃桃,謝爺,天大的好消息,咱們榮城,嘿!現在可是徹底大變樣嘍,跟以前那個破落小漁村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他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頭一件,就是那新城牆。按照你們走之前定下的圖紙,早就完工了。好家夥,那叫一個氣派,比咱們軍城的城牆矮不了多少,都是用大青石一塊塊壘起來的,又高又厚實,城垛,箭樓一應俱全。趙青彆看年紀輕,是真舍得下力氣監工,質量沒得說,現在彆說小股土匪,就是官軍來了,想啃下咱榮城,也得崩掉幾顆門牙。”
“第二件,是城裡的光景!”沈大山眼睛發亮,“城裡頭現在可熱鬨了,沿著新修的主街,兩邊全是新起的鋪麵和工坊,叮叮當當的打鐵鋪子,煙霧繚繞的磚瓦窯,還有織布的,染布的,釀酒的,做木匠活的……尤其是那個燒陶的窯廠,嘿!燒出來的碗碟盆罐,又結實又好看,不光咱們自己用,連北邊狄戎那邊都有人偷偷過來買呢。還有咱們從南洋帶回來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種子,南雨專門劃了塊好地,請了老把式精心伺候,長勢那叫一個喜人,有些瓜果,咱們這兒從來沒見過,結得又大又多,看著就稀罕人。”
他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都快噴出來了:“最重要的是人,桃桃,你是不知道啊,現在咱們榮城,可不是以前那樣人口稀稀拉拉了。這半年多,也不知道從哪兒傳出去的風聲,說咱們榮城有地種,有工做,官府還不亂收稅,不少從關內逃難過來的流民,拖家帶口,一撥一撥地往咱這兒湧。俺粗粗算了算,現在城裡城外的人口,比你們走的時候,怕是多了足足兩三倍不止,街上熙熙攘攘的,店鋪生意紅火,工坊裡人手都不夠用。趙青是真有兩把刷子,把這些突然多出來的人安置得井井有條,該分地的分地,該安排進工坊的進工坊,還組織人手幫著蓋房子,城裡頭一點兒亂子都沒出,真是天生當將軍的好材料!”
聽著沈大山繪聲繪色的描述,沈桃桃和謝雲景相視一笑,心中湧起欣慰和踏實感。
榮城,作為軍城最重要的屏障,它的穩定與繁榮,直接關係到軍城的根基是否牢固。
如今聽到榮城不僅城防穩固,百業初興,更是吸引了大量人口,這意味著軍城的發展潛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趙青的成長和才乾,也讓他們倍感欣慰,這證明他們當初沒有看錯人。
“大哥,辛苦您了,這麼大老遠跑回來報信。”沈桃桃給沈大山倒了杯熱茶,柔聲道,“榮城能有今日局麵,趙青功不可沒,您和留在榮城的各位鄉親也付出了無數心血。”
“嗨,這有啥辛苦的,看著咱們的地盤越來越好,俺心裡頭比喝了蜜還甜。”沈大山大手一揮,端起茶杯咕咚咕咚一飲而儘,抹了把嘴,臉上滿是與有榮焉的光彩。
就在書房內洋溢著因榮城喜訊帶來的歡快氣氛時,門外響起了輕柔的敲門聲。
沈桃桃應了一聲,隻見蓮姬走了進來。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色衣裙,發髻簡單挽起,雖不施粉黛,卻彆有一番清麗脫俗的氣質。
“沈姑娘,將軍,沈大哥。”蓮姬微微福了一禮。
“蓮姬姐姐來了,快請坐。”沈桃桃熱情地招呼她。從南洋回來後,蓮姬就不用扮演沈桃桃的侍女,所以沈桃桃稱呼她一聲姐姐,對於蓮姬,她始終心存感激和敬佩。
蓮姬落座後,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題,“沈姑娘,將軍,此次隨軍遠征南洋,經曆諸多波折,令我感觸頗深。尤其是與各方勢力打交道時,深感語言不通,風俗不明,實乃溝通合作之大礙,有時甚至會因誤解而平添許多風險與損失。”
她清澈的目光看向沈桃桃和謝雲景,繼續道:“軍城如今雖偏安北境,但觀天下大勢,閉關自守絕非長久之計。無論是與狄戎等周邊部族和睦相處,互通有無,還是未來可能與更遙遠的海外番邦進行貿易,交流技藝,乃至應對像倭寇這般來自海上的威脅,都需要大量通曉各方語言,了解異域風俗的人才。僅靠少數人零星掌握,遠遠不夠。”
“因此,”蓮姬的聲音堅定,“我有一個想法,想在軍城中開設一所專門的‘譯館’。招募城中聰慧機敏,有語言天賦的少年男女,由我以及將來可能尋訪到的其他通曉外語之人,係統地教授,甚至……若有機會,還可涉及更西方國度的語言。不僅教授語言,還可講解各地風土人情,律法製度,商貿慣例等。旨在為軍城培養一批可靠的翻譯與外交人才,為軍城日後之發展,開啟一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窗戶。不知沈姑娘和將軍意下如何?”
蓮姬的一番話,眼光長遠,直指軍城未來發展可能麵臨的關鍵瓶頸之一。
沈桃桃聽完,猛地一拍手掌,欣喜道:“蓮姬姐姐此議甚好,簡直是高瞻遠矚,我早有此意,隻是苦於沒有合適的主事之人。姐姐你精通多國語言,又見識廣博,正是主持此事的最佳人選。此事若能成,對我軍城未來之重要性,絕不亞於新建一座城牆,多練一支精兵。”
她越說越激動,站起身走到蓮姬麵前,緊緊握住她的手:“蓮姬姐姐,此事我便全權委托於你,從今日起,你便是軍城‘譯館’的首任館長。需要什麼場地,銀錢,人手支持,你儘管擬個章程出來,我全力支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務必儘快將這譯館辦起來,為我軍城培養出第一批通曉四夷之言的棟梁之材。”
謝雲景也讚同地點點頭,沉聲道:“蓮姬姑娘思慮周全,此議確為軍城長遠之計。涉外之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或合作共贏。譯館之事,有勞姑娘費心,軍城上下,定當鼎力支持。”
得到沈桃桃和謝雲景如此肯定的答複,蓮姬的臉上也露出笑容,她鄭重地行了一禮:“承蒙沈姑娘和將軍信任,蓮姬必當竭儘全力,不負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