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羊耽皺著眉地低聲提醒道。
“可問題在於,孟德理應知道董卓與袁氏的關係,若是去了西涼與董卓爭奪兵權,那與袁氏相爭何異?”
董卓此人,曹操自然是清楚的。
董卓原本出身低微,而後投在了袁隗門下,曆任並州刺史、河東郡太守,之後在黃巾之亂用兵不力被下獄。
可董卓最後不僅被赦免,還能再度被啟用擔任皇甫嵩副手對西涼叛亂用兵。
其中袁氏出了多少力,曹操也是有所察覺的。
在曹操眼中,作為袁氏門生故吏之一的董卓,便是袁氏在軍中的力量之一。
曹操也清楚袁氏如今在朝堂的影響力,除非願意受袁氏所控,否則往西涼方向而去,想要掌握足夠的兵權怕是不易。
“這麼說來,叔稷最是推薦的便是往幽州而去?”曹操問道。
羊耽微微點頭,而後道。
“此前在陽翟雅集之時,耽亦詢問了從幾位冀州而來的士子,得知張純張舉聯合烏桓所掀起的叛亂,聲勢尤為浩大。”
“僅是張純所率部眾之多便高達十餘萬,更有烏桓人的相助,幽州一時已是無力抵擋,隱隱叛亂已有蔓延到冀州的趨勢。”
“如今朝廷想必也在為此事焦頭爛額,不知該如何儘快平亂,孟德若是不懼賊人勢大,主動上書請戰,朝廷必然允許。”
曹操聽罷,忍不住問道。“幽州賊人的聲勢如此浩大,叔稷就不曾擔心操會兵敗?”
羊耽臉上浮現笑意,視那賊軍無數如無物般,遙指北麵,評價道。
“賊軍雖眾,一無大義在身,二各方不過臨時聯合,三亦缺乏民心,久戰則必敗,恰好能為英雄祭刀。”
此時此刻,羊耽那談笑間點評天下的英姿氣度被曹操儘收眼底,也讓曹操對於羊耽的喜愛,更甚了三分不止。
此前,羊耽除了那一身文墨外,還曾斷言天下將亂,就已經讓曹操大感驚豔了。
如今,這天下脈絡在羊耽的三言兩語中,卻無異於掌中觀紋。
幽州那聲勢浩大之極的賊軍,於叔稷而言,也不過是祭刀之物。
這等風姿氣度,當真是讓人心折,也當真是讓曹操恨不得時刻將羊耽帶在身邊日夜請教,奉以師事。
世之賢才,莫過於羊。
曹操暗讚之餘,亦已有了決斷,沉聲道。
“有叔稷這一番言論,操心中再無迷茫,決定即刻向朝堂上書請戰前往幽州平亂。”
羊耽起身行禮,正色道。“那耽在此,提前祝賀孟德旗開得勝。”
“若能得勝,叔稷乃首功耳。”
曹操扶起著羊耽,目光灼灼地繼續說道。
“若天下已亂,若操能在幽州起勢,還望叔稷速速前來相助。”
“耽不過胡言亂語了兩句,萬萬不敢自領功勞……”
頓了頓,羊耽繼續開口道。“不過耽尚有一事相求,還望孟德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