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孔融十歲時,去拜見河南尹李膺,守門人為難孔融,融稱:融與李相通家。
李膺問融緣由,融稱: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所以說是累世通家(五百年前是一家,炎黃子孫怎能無親可攀)。
太中大夫陳煒對當時的孔融評價: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
孔融隨即回應:安煒推論,煒幼時必聰明者(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辯論良方)。
孔融自此得名,累遷北海太守,極好賓客,在北海六年,甚得民心。
三、種善因得善果
孔融與陶恭祖交厚,本應救援,隻是曹孟德與融無仇,當先遣人送書和解,如操不從,然後起兵(先禮後兵,相處之道也)。
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群寇數萬殺奔北海來,孔融迎敵,大敗。
太史慈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融急命開門引入。
孔融與太史慈雖未識麵,卻曉得他是個英雄。
因慈遠出,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裡之外,融常使人遺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來救(事情不可隻看表麵,用心做好事,方可得好報)。
孔融重待太史慈,贈與衣甲鞍馬,太史慈本欲憑一己之力,殺退眾賊。
孔融勸阻:太史慈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千軍萬馬麵前,個人能力再強也難扭轉乾坤)。
孔融建議:太史慈去請劉備來救。
太史慈被八麵圍定,慈拈弓搭箭,八麵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殺一儆百,擺脫追殺的良方)。
太史慈得脫,投平原來見劉備。
太史慈說明來意後,劉備得知孔融知道自己,欣然答應救援(士為知己者死,彆人尊重我,我當以十倍尊重還之)。
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劉備等人大敗賊軍,驅兵掩殺。
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便驅兵出城,兩下夾攻,大敗群賊。
四、老好人聚齊
孔融迎接劉備入城,敘禮畢,大設筵宴慶賀。
孔融勸劉備一起去救陶謙,劉備答應向公孫瓚借了兵後救援陶謙。
孔融應允,教糜竺先回徐州去報,融便收拾起程。
太史慈請辭,融以金帛相酬,慈不肯受而歸(無功不受祿,受祿即默認接收任命或所求)。
劉備向公孫瓚借了兵和趙雲後,往徐州來。
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依山下寨,未敢輕進,欲觀操動靜,然後進兵(情況不明,以不變應萬變,可也)。
劉備擔心陶謙難以久持,令雲長、子龍領軍四千與孔融部下相助,備與張飛殺奔曹營,徑投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遲則生變,速戰速決,決勝良方。裡應外合,貴在時機準確,時機準確的前提:溝通順暢)。
劉備被陶謙接入城,陶謙見劉備一表人才,打算將徐州讓給劉備(一地之主,若禪讓職位當從手下中挑選,如此方不負手下追隨之心)。
糜竺建議:退敵之後,再談相讓之事(大戰之際,退敵為要,利益分配,乃勝利之後的事兒)。
劉備建議:先寫信給曹操,勸操和解,操若不從,廝殺未遲(說不服,打;打不服,即殺,如此方可服人)。
五、後院起火
曹操欲堅決攻打徐州,郭嘉建議:曹操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兵者詭道也,即便要廝殺,先好言以慰之,達出其不意之效)。
曹操依計而行,寫好回信待發,突然得知呂布已襲破兗州,進據濮陽。
呂布投袁紹後自以為得誌,傲慢袁紹手下將士(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妄自尊大,自取滅亡),紹欲殺之。
布乃去投張楊,楊納之,李傕、郭汜知之,寫書與張楊,教殺呂布。
布棄張楊去投張邈(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聞險而走,方不致身滅),在張邈處遇到陳宮,陳宮建議:趁曹操征東,兗州空虛,與呂布共取兗州,霸業可圖也。
張邈便令呂布襲破兗州,隨據濮陽,止有鄄城、東阿、範縣三處,被荀彧、程昱設計死守得全,其餘俱破。
曹仁屢戰,皆不能勝,特此告急。
六、知己知彼
曹操擔心兗州有失,無家可歸,郭嘉建議:曹操賣個人情與劉備,退軍去複兗州(順水人情,雙贏也)。
陶謙得知曹操退兵大喜,差人請孔融、田楷、雲長、子龍等赴城大會。
飲宴既畢,陶謙又要將徐州送予劉備,劉備堅執不肯,關羽、張飛一起勸劉備接受,劉備為了所謂的“大義”堅持不肯。
陶謙推讓再三,劉備隻是不受(隻取所需,不取所欲,智也!為了虛名,一味拒絕,不智)。
陶謙隻能請劉備留在小沛保衛徐州,眾皆勸劉備留小沛,劉備從之。
陶謙勞軍已畢,趙雲辭去,劉備執手揮淚而彆,孔融、田楷亦各相彆,引軍自回。
劉備與關、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呂布知曹操回兵,已過滕縣,令副將薛蘭、李封引軍一萬,堅守兗州。
呂布親自屯兵濮陽,陳宮得知後勸阻,並出良謀:在險地設伏。
呂布不聽,執意行事(用人之長補己之短,團隊合作之要義)。
曹操過險地時,郭嘉提示小心埋伏,曹操根據呂布為人和軍隊部署推斷出,險地沒有埋伏。
陳宮聞曹兵至近,又獻計:曹兵遠來疲困,利在速戰,不可養成氣力(人背我順,攻之,成也)。
呂布仗著自身武藝高強,不願占曹操的便宜(戰場之上舍棄優勢,自棄也)。
呂布與曹操大戰,曹操輸了一陣,回寨與諸將商議。
於禁建議:今夜布軍謂操軍敗走,必不準備,可引兵擊之(虛實,勝負,僅在一念間)。
曹操依計而行。
陳宮預料到曹操會來劫寨,呂布本不信,但陳宮根據曹操為人(因人而異,方可得實效),說動呂布。
曹操剛劫寨得手,便被呂布帶軍圍住。
亂軍中,典韋挺身來救曹操,其取短戟十數枝,挾在手中,讓從人為其看敵之距離,遂放開腳步,冒箭前行(分工合作,提高效率的良方)。
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操,眾將隨後也到,尋路歸寨。
呂布驟馬提戟趕來,欲殺曹操。
預知曹操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