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化乾戈
楊大將獻計欲攻劉備:令人送與糧食,以結呂布之心,使布按兵不動,則劉備可擒。
先擒劉備,後圖呂布,徐州可得也。
袁術依計而行,令韓胤帶密書往見呂布,呂布甚喜,重待韓胤。
袁術遣紀靈為大將,雷薄、陳蘭為副將,統兵進攻小沛。
劉備得知,聽從孫韓的建議,寫信向呂布求援。
呂布看了信,與陳宮計議:若袁術並了劉備,則北連泰山諸將以圖布,布不能安枕矣;不若救劉備(唇亡齒寒,盟友不可輕棄)。
布遂點兵起程,紀靈知呂布領兵來救劉備,寫信於呂布,向布質問。
呂布請紀靈、劉備二人飲宴,劉備聞布相請,即便欲往。
關、張出言阻止,劉備以備待呂布不薄為由堅持前往(成大事者,必以現實利益衡量利弊。情誼在重利麵前,總是不堪一擊)。
關、張二人隻得跟隨劉備,到呂布寨中。
呂布言明:布特解劉備之危,異日得誌,不可相忘(知恩圖報之人,施恩之際不必說;忘恩負義之人,施恩之際說了,也白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正解也)!
劉備稱謝。
人報紀靈到,劉備大驚,欲避之。
布解釋:特請劉、紀二人來會議,勿得生疑。
紀靈下馬入寨,卻見劉備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情況不明,警惕為上!入局再撤,為時晚矣)。
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張飛欲殺紀靈,關公急止之,建議:看呂布如何主意(冤家宜解不宜結,衝動是魔鬼,不可為魔鬼所控)。
呂布以布是否射中一百五十步之外的戟小枝為賭注,決定兩家是否開戰。
劉備無奈,隻能暗中祈禱可以射中(凡事有一絲希望,便不應放棄)。
呂布果然射中,兩家隻能罷手。
二、武人文計
呂布親自寫信向袁術說明情況,袁術本欲自提重兵,親征劉備,兼討呂布!
紀靈獻疏不間親之計:與呂布聯姻,借機殺劉備(聯姻,聯盟的方式之一)。
袁術依計而行,遣韓胤為媒,帶禮物往徐州求親。
呂布厚款韓胤,許了親事。
韓胤回報袁術,術即備聘禮,仍令韓胤送至徐州。
呂布受了聘禮,設席相待,留胤於館驛安歇。
陳宮竟往館驛內拜望韓胤,直接戳穿袁術的疏不間親之計。
胤失驚,請求陳宮保密,陳宮不但保密,還要促成其計(忠臣不事二主,背信棄義之輩,終為人恥)。
陳宮催促呂布速將布女送到袁術處,呂布應允,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同韓胤送女前去,鼓樂喧天,送出城外(計謀貴在不知。亂世之中,大張旗鼓,易招災禍)。
陳元龍之父陳珪,聞鼓樂之聲,得知事情,明白此乃疏不間親之計也(聰明人不止一個,拿彆人當傻子的人,本身就是個傻子),劉備危矣。
陳珪找呂布告知:袁術欲以呂布之女為質,隨後就來攻劉備而取小沛。小沛亡,徐州危矣。且術或來借糧,或來借兵:呂布若應之,是疲於奔命,而又結怨於人;若呂布不允,是棄親而啟兵端也。況聞袁術有稱帝之意,是造反也。術若造反,則呂布乃反賊親屬矣(人生如棋局,往後看的步數越多越能活得坦然)。
呂布急命張遼引兵,將女搶歸,連韓胤都拿回監禁,不放歸去(秘事大忌——泄密;相關人員嚴密控製,泄密可杜絕也)。
呂布令人回複袁術,隻說女兒妝奩未備,待備畢便自送來。
陳珪向呂布建議:解韓胤赴許都。
布猶豫未決(亂世之中,立場分明,方可立身;猶豫不決,最易樹敵)。
呂布得知:劉備在招兵買馬,張飛搶了呂布購買的馬匹。
呂布大怒,隨即點兵往小沛來鬥張飛。
張飛與呂布不分勝負,劉備恐有失,急令張飛收軍入城。
呂布分軍四麵圍定,劉備令人出城,至呂布營中,說情願送還馬匹,兩相罷兵。
布欲從之,陳宮建議:立即殺掉劉備,布聽之,攻城愈急(背叛之人,除之後快,聽之用之,速死也)。
三、招友穩敵
孫乾建議:棄城走許都,投奔曹操,借軍破布(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以敵之敵攻敵,智也)。
劉備依計而行,護著老小與關、張二人投奔曹操去了。
呂布見劉備去了,也不來趕(放虎歸山,貽害無窮),隨即入城安民,令高順守小沛,布仍回徐州去了。
劉備前奔許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孫乾來見曹操,言被呂布追逼,操便請入城相見。
劉備留關、張在城外,自帶孫乾、糜竺入見操(情況未明,防備為上——部分親臨,以示友好;部分武力待命,以防不測)。
操待以上賓之禮,郭嘉建議: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利分大小多少,失小利得大利,勝算也),留下劉備以收人心。
曹操同意,即表薦劉備領豫州牧。
程昱建議:儘早除掉劉備,曹操認為:正用人之際,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樹大招風,人才亦以高望、盛名招之)。
曹操將兵馬和糧草送與劉備,使往豫州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