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降初成
闞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貧好學,與人傭工,嘗借人書來看,看過一遍,更不遺忘;口才辨給,少有膽氣(唯有過人的勇氣和非凡的智慧,才能鑄造膽識之才,唯有膽識之才堪稱真英雄)。
孫權召為參謀,與黃蓋最相善,蓋知澤能言有膽,故欲使獻詐降書。
澤欣然應諾,黃蓋滾下床來,拜而謝之。
澤領了書,隻就當夜扮作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
三更時候,早到曹軍水寨,巡江軍士拿住,連夜報知曹操,闞澤取書呈上。
操拆書,就燈下觀看,拍案張目大怒,言:黃蓋用苦肉計,令澤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曹操耶!便教左右推出斬之,左右將闞澤簇下。
澤麵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教牽回,問:澤為何發笑?(事貴應機,兵不厭詐)
澤答:笑黃蓋不識人耳。
操問:何不識人?澤言:殺便殺,何必多問!
操堅稱:操識破此條計。澤反問曹操:書中那件事是奸計?(一個人的底細被人摸清,就會變得沒有底氣)
操點明:沒有明約幾時,便是破綻。闞澤聽罷,大笑曹操為無學之輩!
操問:何謂操無學?澤言:操不識機謀,不明道理,豈非無學?
操教澤指出:操不是處?澤指曹操無待賢之禮,澤何必言!但有死而已。
操表示:澤若說得有理,操自然敬服。
澤明言: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這裡反來接應,事必泄漏,但可覷便而行,豈可預期相訂乎?
操聞言,改容下席而謝。
澤言:澤與黃蓋,傾心投降,如嬰兒之望父母,豈有詐乎!
操大喜,許諾:若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諸人之上。
澤表示:澤等非為爵祿而來,實應天順人耳。
操取酒待之,有人入帳,其人以密書呈上,操觀之,顏色頗喜。
闞澤暗思:此必蔡中、蔡和來報黃蓋受刑消息,操故喜澤投降之事為真實也。
操表示:煩澤再回江東,與黃蓋約定,先通消息過江,操以兵接應。
澤假意表示:澤已離江東,不可複還,望曹操彆遣機密人去。
操表示:若他人去,事恐泄漏。
澤再三推辭(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將欲恨之,必先知之。將欲滅之,必先學之),良久,乃言:若去則不敢久停,便當行矣。
操賜以金帛,澤不受。
二、再加籌碼
澤辭彆出營,再駕扁舟,重回江東,來見黃蓋,細說前事。
蓋盛讚澤之能,澤又請命去甘寧寨中,探蔡中、蔡和消息(暢通信息,增強信心,穩定人心),蓋深表讚同。
澤至寧寨,寧接入,澤言:寧昨為救黃蓋,被周瑜所辱,澤甚不平。寧笑而不答(此時無聲勝有聲)。
正話間,蔡和、蔡中至,澤以目送甘寧,寧會意(眉目傳情,心領神會),乃言:周瑜隻自恃其能,全不以寧等為念,寧今被辱,羞見江左諸人!說罷,咬牙切齒,拍案大叫。
澤乃虛與寧耳邊低語,寧低頭不言,長歎數聲,蔡和、蔡中見寧、澤皆有反意,以言挑之:寧何故煩惱?澤有何不平?
澤假言:澤等腹中之苦,中、和不知。
蔡和試問:莫非欲背吳投曹耶?
闞澤失色,甘寧拔劍而起言:寧事已為窺破,不可不殺之以滅口!
蔡和、蔡中慌言:寧等勿憂,蔡亦當以心腹之事相告。寧教蔡速言之!
蔡和表明:和二人乃曹操使來詐降者,寧等若有歸順之心,和當引進。
寧得到二人確認後,佯喜。
二蔡言明:黃蓋與寧被辱之事,二蔡已報知曹操矣。
澤亦假意告知:澤已為黃蓋獻書曹操,今特來見興霸,相約同降耳。
寧佯裝豪言:大丈夫既遇明主,自當傾心相投。四人共飲,同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