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人又得一地
孔明教張飛寫下軍令狀,方可領兵去(以三爺秉性,在意軍令狀乎?),張飛遂立軍令
狀,欣然領三千軍,星夜投武陵界上來。
金旋聽得張飛引兵到,乃集將校,整點精兵器械,出城迎敵。
從事鞏誌諫:劉備乃大漢皇叔,仁義布於天下,加之張翼德驍勇非常,不可迎敵,不如納降為上。
金旋大怒,問:誌欲與賊通連為內變耶?(聽不得手下諫言,要手下何用?)喝令武士推出斬之。
眾官皆告:先斬家人,於軍不利。金旋乃喝退鞏誌,自率兵出。
離城二十裡,正迎張飛,飛挺矛立馬,大喝金旋。
旋眾部將皆畏懼,莫敢向前,旋自驟馬舞刀迎之,張飛大喝一聲,金旋失色,不敢交鋒,
撥馬便走(大丈夫,寧死陣前,不死陣後)。
飛引眾軍隨後掩殺,金旋走至城邊,城上亂箭射下。
旋驚視之(無自知之明則無敬人之心,缺責己之勇則無容人之胸),見鞏誌立於城上言:旋不順天時,自取敗亡,誌與百姓自降劉矣(直言敢諫,非忠臣標配!)。
言未畢,一箭射中金旋麵門,墜於馬下,軍士割頭獻張飛。
鞏誌出城納降,飛就令鞏誌齎印綬,往桂陽見劉備,劉備大喜,遂令鞏誌代金旋之職。
劉備親至武陵安民畢,馳書報雲長,言翼德、子龍各得一郡(何意?欲讓雲長爭功乎?)。
二、單人得一地收兩將
雲長乃回書上請:聞長沙尚未取,如備不以雲長為不才,教雲長乾這件功勞甚好(處處
攀比,心態失衡是腐敗之因;貪圖享受,怕苦怕累是腐敗之壤;求名圖利,見利忘義是腐敗之源。)。
劉備大喜,遂教張飛星夜去替雲長守荊州,令雲長來取長沙。
雲長既至,入見劉備、孔明。
孔明言:子龍取桂陽,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軍去。今長沙太守韓玄,固不足道。隻是
韓玄有一員大將,乃南陽人,姓黃,名忠,字漢升;是劉表帳下中郎將,與劉表之侄劉磐共守長沙,後事韓玄;雖今年近六旬卻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可輕敵。雲長去,必須多帶軍馬(此激將法耶?)。
雲長表示:量一老卒,何足道哉!雲長不須用三千軍,隻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決定斬黃忠、韓玄之首,獻來麾下。
劉備苦擋,雲長不依,隻領五百校刀手而去。
孔明向劉備言:雲長輕敵黃忠,隻恐有失,劉備當往接應。
劉備從之,隨後引兵望長沙進發。
長沙太守韓玄,聽知雲長軍到,便喚老將黃忠商議。
忠表示:憑忠一口刀,一張弓,一千個來,一千個死!
言未畢,管軍校尉楊齡應聲而出言:不須黃忠出戰,隻就齡手中定活捉關羽。
韓玄大喜,遂令楊齡引軍一千,飛奔出城,不三合,雲長手起刀落,砍楊齡於馬下。
韓玄聞之大驚,便教黃忠出馬。
玄自來城上觀看,忠提刀縱馬,引五百騎兵飛過吊橋,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忠再與雲長交馬,又鬥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聲喝
采。
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
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雲長且饒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
上馬,棄入城中。
玄提醒忠:箭射關羽!忠表示:來日再戰,必然詐敗,誘到吊橋邊射之。
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忠拜謝而退。
忠尋思:難得雲長如此義氣!雲長不忍殺害忠,忠又安忍射雲長?若不射,又恐違了將
令(全力以赴,才是對對手的最大尊重!)。
雲長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
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
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隻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吊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
前麵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隻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
雲長領兵而退,黃忠回到城上來見韓玄,玄便喝左右捉下黃忠。
忠叫:無罪!玄大怒言:玄看了三日,認定黃忠外通內連。喝令刀斧手推下城門外斬之。
眾將欲告,玄言:但告免黃忠者,便是同情!(騏驥雖疾,不遇伯樂,不致千裡)
剛推到門外,恰欲舉刀,魏延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
魏延自襄陽趕劉備不著,來投韓玄,玄怪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於此(人才
難得又難知,就要愛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魏延當日救下黃忠,教百姓同殺韓玄,袒臂一呼,相從者數百餘人。
黃忠攔當不住,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
雲長大喜,遂入城,安撫已畢,請黃忠相見,忠托病不出。
雲長即使人去請劉備、孔明。
劉備自雲長來取長沙,與孔明隨後催促人馬接應。
報:關羽已得長沙郡,降將黃忠、魏延,專等劉備到彼。
劉備大喜,遂入長沙,雲長接入廳上,具言黃忠之事。
劉備乃親往黃忠家相請,忠方出降,求葬韓玄屍首於長沙之東(境界高的人,不需要通
過降低身價,讓自己顯得謙虛)。
劉備待黃忠甚厚,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
劉備驚問: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孔明何故欲殺之?
孔明言: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真正的“降心”就
是為而不為,不是不做事情,就是做而無做,才是“為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