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生一計
劉備見孫夫人房中兩邊槍刀森列,侍婢皆佩劍,不覺失色。
管家婆解釋:夫人自幼好觀武事,居常令侍婢擊劍為樂,故爾如此。
劉備言:備甚心寒,可命暫去。孫夫人命儘撤去,令侍婢解劍伏侍。
當夜劉備與孫夫人成親,兩情歡洽,劉備又將金帛散給侍婢,以買其心,先教孫乾回荊
州報喜。
自此連日飲酒,國太十分愛敬。
孫權差人來柴桑郡,報周瑜:權母力主,已將權妹嫁劉備,不想弄假成真,此事還
複如何?
瑜聞大驚,乃思一計,修密書付來人持回見孫權。
權拆書視之,書略:劉備以梟雄之姿,有關、張、趙雲之將,更兼諸葛用謀(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必非久屈人下者。瑜意軟困之於吳中:盛為築宮室,以喪備心誌;多送美色玩好,以娛備耳目;使分開關、張之情,隔遠諸葛之契,各置一方,然後以兵擊之,大事可定矣。今若縱之,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杜漸防萌,則凶妖可滅)。
孫權看畢,以書示張昭。
昭表示:周瑜之謀,正合昭意。劉備起身微末,奔走天下,未嘗受享富貴。今若以華堂
大廈,子女金帛,令備享用,自然疏遠孔明、關、張等,使備等各生怨望(對症下藥,藥到病除),然後荊州可圖也。
權大喜,即日修整東府,廣栽花木,盛設器用,請劉備與妹居住,又增女樂數十餘人,並金玉錦綺玩好之物。
國太隻道孫權好意,喜不自勝(隻看到表麵,不曾看透本質,是人生最大的愚昧)。
劉備果然被聲色所迷,全不想回荊州。
二、錦囊二脫身
看看年終,雲猛省:孔明分付三個錦囊與雲,教雲一到南徐,開第一個;住到年終,開
第二個;臨到危急無路之時,開第三個。遂拆開第二個視之。
即日徑到府堂,雲佯作失驚之狀,言:備深居畫堂,不想荊州耶?
劉備問:有甚事如此驚怪?
雲謊稱:今早孔明使人來報,說曹操要報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萬,殺奔荊州,甚是危急,請劉備便回。
劉備表示:必須與夫人商議。
雲言:若和夫人商議,必不肯教劉備回,不如休說,今晚便好起程。遲則誤事!
劉備表示:雲且暫退,備自有道理。雲故意催逼數番而出。
劉備入見孫夫人,暗暗垂淚,孫夫人問:備何故煩惱?
劉備謊稱:念備一身飄蕩異鄉,生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今歲旦在邇,使備悒怏不已。
孫夫人直言:孫夫人已聽知了也!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備欲還鄉,故推此意。
劉備跪而告:備欲不去,使荊州有失,被天下人恥笑,欲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煩惱。
夫人表示:夫人已事君,任君所之,夫人當相隨。
劉備表示:擔心國太與吳侯不肯容夫人去,夫人若可憐劉備,暫時辭彆。言畢,淚如雨下。
孫夫人勸言:夫人當苦告母親,必放夫人與備同去。
劉備又擔心:縱然國太肯時,孫權必然阻擋。
孫夫人沉吟良久,獻計:夫人與備正旦拜賀時,推稱江邊祭祖,不告而去。(堡壘往往最先從內部攻破)
劉備又跪而謝,兩個商議已定。
劉備密喚趙雲分付:正旦日,雲先引軍士出城,於官道等候,備推祭祖,與夫人同走。
雲領諾,劉備與孫夫人入拜國太。
孫夫人言:備想父母宗祖墳墓,俱在涿郡,晝夜傷感不已,今日欲往江邊,望北遙祭,
須告母親得知。
國太表示同意,孫夫人同劉備拜謝而出,此時隻瞞著孫權,夫人乘車,止帶隨身一應細
軟。
劉備上馬,引數騎跟隨出城,與趙雲相會。
三、圍追堵截
當日,孫權大醉,比及眾官探得劉備、夫人逃遁之時,天色已晚,要報孫權,權醉不醒。
孫權聞知走了劉備,急喚文武商議。
孫權令陳武、潘璋選五百精兵,無分晝夜,務要趕上拿回,二將領命去了。
孫權深恨劉備,將案上玉硯摔為粉碎,程普料陳武、潘璋必擒劉備不得。
權言:焉敢違權令!
普分析: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既然肯順劉備,必同心而去,所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