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平見關公箭瘡已合,甚是喜悅,聽得於禁移七軍於樊城之北下寨,即報知關公。
公遂上馬,引數騎上高阜處望之,見樊城城上旗號不整,軍士慌亂;城北十裡山穀之內,屯著軍馬;又見襄江水勢甚急,喚向導官問:樊城北十裡山穀,是何地名?對言:罾(罾, zēng魚網也。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口川也。
關公喜言:於禁必為羽擒矣。
將士問:羽何以知之?關公言:魚入罾口,豈能久乎?
諸將未信,公令人預備船筏,收拾水具。
關平問:陸地相持,何用水具?公言:於禁七軍不屯於廣易之地,而聚於罾口川險隘之處;方今秋雨連綿,襄江之水必然泛漲;羽已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發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鱉矣。關平拜服。
魏軍屯於罾口川,連日大雨不止,督將成何來見於禁言:大軍屯於川口,地勢甚低;雖有土山,離營稍遠。即今秋雨連綿,軍士艱辛。近有人報說荊州兵移於高阜處,又於漢水口預備戰筏;倘江水泛漲,曹軍危矣,宜早為計。(天下豈會皆傻兒?)於禁叱言:匹夫惑曹軍心耶!再有多言者斬之!(愚不可及,操眼拙也!)
成何羞慚而退,卻來見龐德,說此事。德言:何所見甚當,於禁不肯移兵,德明日自移軍屯於他處。(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計議方定,是夜風雨大作,德大驚,急出帳上馬看時,四麵八方,大水驟至;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平地水深丈餘,於禁、龐德與諸將各登小山避水。
比及天明,關公及眾將皆搖旗鼓噪,乘大船而來。於禁見四下無路,左右止有五六十人,
料不能逃,口稱願降。
關公令儘去衣甲,拘收入船,然後來擒龐德。時龐德並二董及成何,與步卒五百人,皆
無衣甲,立在堤上。
見關公來,龐德全無懼怯,奮然前來接戰。關公將船四麵圍定,軍士一齊放箭,射死魏
兵大半。
董衡、董超見勢已危,乃告龐德言:軍士折傷大半,四下無路,不如投降。(於禁的屬
性遺傳乎?)
龐德大怒言:德受操厚恩,豈肯屈節於人!遂親斬董衡、董超於前,厲聲言:再說降者,以此二人為例!(真將軍也!)
眾皆奮力禦敵,自天明戰至日中,勇力倍增。關公催四麵急攻,矢石如雨,德令軍士用短兵接戰。
德回顧成何言:德聞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今日乃德死日也,何可努力死戰。(將不畏死,兵不惜命)成何依令向前,被關公一箭射落水中。
眾軍皆降,止有龐德一人力戰(真大丈夫也!)。荊州數十人,駕小船近堤來,德提刀飛身一躍,早上小船,立殺十餘人,餘皆棄船赴水逃命。
龐德一手提刀,一手使短棹,欲向樊城而走。周倉撐大筏而至,將小船撞翻,龐德落於水中。周倉跳下水去,生擒龐德上船。
倉素知水性,又在荊州住了數年,愈加慣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龐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於禁所領七軍,皆死於水中,其會水者料無去路,亦皆投降(關羽的高光時刻!)。
群刀手押過於禁來,禁拜伏於地,乞哀請命。
關公問:禁怎敢抗羽?禁言: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羽憐憫,誓以死報(貪生怕死之輩,如何為將!)。
公綽髯笑言:羽殺禁,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行屍走肉,生死無異!)令人縛送荊州大牢內監候:待羽回,彆作區處,發落去訖。
關公又令押過龐德,德睜眉怒目,立而不跪,關公言:德兄現在漢中;德故主馬超,亦在蜀中為大將。德如何不早降?德大怒言:德寧死於刀下,豈降羽耶!罵不絕口。
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德引頸受刑。關公憐而葬之(自重方可贏得對方的尊重!)。
四、膿包不常有
乘水勢未退,複上戰船,引大小將校來攻樊城。樊城周圍,白浪滔天,水勢益甚,城垣漸漸浸塌,男女擔土搬磚,填塞不住。
曹軍眾將,無不喪膽(將無膽勇,不能安眾),慌忙來告曹仁言:今日之危,非力可救;可趁敵軍未至,乘舟夜走,雖然失城,尚可全身。
仁從其言,方欲備船出走,滿寵諫言:山水驟至,豈能長存?不旬日即當自退。關公雖未攻城,已遣彆將在郟下。羽所以不敢輕進者,慮曹軍襲羽後也。今若棄城而去,黃河以南,非國家之有矣。願仁固守此城,以為保障。
仁拱手稱謝言:非伯寧之教,幾誤大事(人比人得死!更見於禁何其蠢也!)。乃騎白馬上城,聚眾將發誓言:仁受操命,保守此城,但有言棄城而去者斬!
諸將皆言:諸將願以死據守!仁大喜,就城上設弓弩數百,軍士晝夜防護,不敢懈怠。
老幼居民,擔土石填塞城垣,旬日之內,水勢漸退。
關公自擒魏將於禁等,威震天下,無不驚駭(關公之巔峰時刻!)。次子關興來寨內省親,公就令興齎諸官立功文書去成都見漢中王,各求升遷。
興拜辭父親,徑投成都去訖。
關公分兵一半,直抵郟下,公自領兵四麵攻打樊城。
關公自到北門,立馬揚鞭,指而問:曹軍鼠輩,不早來降,更待何時?
曹仁在敵樓上,見關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著綠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齊放箭(冷兵器時期,弓箭為王!萬箭齊發,單人如何能敵?)。
公急勒馬回時,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馬。
未知關公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