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將不老
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後將軍黃忠隨先主伐吳;忽聞先主言老將無用,即提刀上馬,引親隨五六人,徑到彝陵營中。
吳班與張南、馮習接入,問:忠此來,有何事故?
忠言:今雖七旬有餘,尚食肉十斤,臂開二石之弓,能乘千裡之馬,未足為老。昨日備言忠等老邁無用,故來此與東吳交鋒,看忠斬將,老也不老!(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正言間,忽報吳兵前部已到,哨馬臨營,忠奮然而起,出帳上馬。
馮習等勸言:忠且休輕進。忠不聽,縱馬而去。
吳班令馮習引兵助戰。
忠在吳軍陣前,勒馬橫刀,單搦先鋒潘璋交戰,璋引部將史跡出馬。
跡欺忠年老,挺槍出戰;鬥不三合,被忠一刀斬於馬下。
潘璋大怒,揮關公使的青龍刀,來戰黃忠,交馬數合,不分勝負。
忠奮力惡戰,璋料敵不過,撥馬便走,忠乘勢追殺,全勝而回。
路逢關興、張苞,興言:興等奉聖旨來助忠;既已立了功,速請回營。忠不聽。
次日,潘璋又來搦戰,黃忠奮然上馬。
興、苞二人要助戰,忠不從;吳班要助戰,忠亦不從(倚老賣老,不足取!);隻自引五千軍出迎。
戰不數合,璋拖刀便走,忠縱馬追之,厲聲大叫言:賊將休走!忠今為關公報仇!
追至三十餘裡,伏兵齊出:右邊周泰,左邊韓當,前有潘璋,後有淩統,把黃忠困在垓心。
忽然狂風大起,忠急退時,山坡上馬忠引一軍出,一箭射中黃忠肩窩,險些兒落馬。
吳兵見忠中箭,一齊來攻,忽後麵兩路軍殺來,吳兵潰散,救出黃忠,乃關興、張苞也。
二小將保送黃忠徑到禦前營中,忠年老血衰,箭瘡痛裂,病甚沉重(老不以筋骨為能)。
先主禦駕自來看視,撫其背言:令忠中傷,備之過也!
忠言:忠乃一武夫耳,幸遇備。忠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望備善保龍體,以圖中原!
(死而無憾,善終也!)
是夜殞於禦營,先主見黃忠氣絕,敕具棺槨,葬於成都。
二、關公之仇得報
先主歎言:五虎大將,已亡三人,備尚不能複仇,深可痛哉!乃引禦林軍直至猇亭,大會諸將,分軍八路,水陸俱進。
水路令黃權領兵,先主自率大軍於旱路進發,時章武二年二月中旬也。
韓當、周泰聽知先主禦駕來征,引兵出迎。
當部將夏恂,挺槍出馬,張苞挺丈八矛,縱馬而出,直取夏恂。
恂見苞心中驚懼,恰待要走,周泰弟周平見恂抵敵不住,揮刀縱馬而來。
關興見了,躍馬提刀來迎,張苞大喝一聲,一矛刺中夏恂,倒撞下馬。
周平大驚,措手不及,被關興一刀斬了。
二小將便取韓當、周泰,韓、周二人,慌退入陣。
先主視之,用禦鞭一指,蜀兵一齊掩殺過去,吳兵大敗。
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
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下而死。
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屍(傳言:烏鴉忠心護英傑,先後趕走打算撈屍請賞的蠻兵,啄死見財起意的石匠徒弟,叫死盜墓之人。)。
吳王聞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
先主乘勢追殺,遂得猇亭,先主收兵,隻不見關興。
先主慌令張苞等四麵跟尋。
關興殺入吳陣,正遇仇人潘璋,驟馬追之,興尋思隻在山裡,往來尋覓不見。
幸得星月有光,追至山僻之間,時已二更,到一莊上,下馬叩門,老人引入,興見堂內點著明燭,中堂繪畫關公神像,興大哭而拜。
老人言:隻望蜀兵早早報仇,今關興到此,百姓有福矣。遂置酒食待之,卸鞍喂馬。
三更已後,吳將潘璋亦來投宿,恰入草堂,關興見了,按劍大喝:歹賊休走!
璋回身便出,忽門外一人,麵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飄三縷美髯,綠袍金鎧,按劍而入。
璋見是關公顯聖,神魂驚散;欲待轉身,早被關興手起劍落,斬於地上,取心瀝血,就關公神像前祭祀。
興得了父親的青龍偃月刀,卻將潘璋首級,擐於馬項之下,辭了老人,就騎了潘璋的馬,望本營而來。
老人自將潘璋之屍拖出燒化(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關興行無數裡,潘璋部將馬忠一彪軍來到。
忠見興殺了主將潘璋,將首級擐於馬項之下,青龍刀又被興得了,縱馬來取關興,興見馬忠是害父仇人,舉青龍刀望忠便砍。
忠部下三百軍並力上前,將關興圍在垓心,興力孤勢危。
西北上張苞一彪軍殺來,馬忠見救兵到來,慌忙引軍自退。
關興、張苞一處趕來,趕不數裡,前麵糜芳、傅士仁引兵來尋馬忠。
兩軍相合,混戰一處,苞、興二人兵少,回至猇亭,來見先主,獻上首級,具言此事。
先主驚異,賞犒三軍。
馬忠回見韓當、周泰,收聚敗軍,各分頭守把,馬忠引傅士仁、糜芳於江渚屯紮。
當夜三更,軍士皆哭聲不止(軍紀何在?)。
糜芳暗聽之,有一夥(夥huǒ,群聚;結伴;聯合一起乾)軍言:所恨者,糜芳、傅士仁也。其等何不殺此二賊,去蜀營投降?功勞不小。又一夥軍言:不要性急,等個空兒,便就下手(等死更煎熬!)。
糜芳聽畢,遂與傅士仁商議:軍心變動,芳二人性命難保。今備所恨者馬忠耳;何不殺了馬忠,將首級去獻備,告稱:芳等不得已而降吳,今知禦駕前來,特地詣營請罪。仁言:不可。去必有禍(有自知之明也!)。
芳言:備寬仁厚德:目今阿鬥太子是芳外甥,備但念芳國戚之情(反叛之際,可知其為國戚否?),必不肯加害。二人計較已定,先備了馬。
三更時分,入帳刺殺馬忠,將首級割了,二人帶數十騎,徑投猇亭而來,伏路軍人先引見張南、馮習,具說其事。
次日,到禦營中來見先主,獻上馬忠首級,哭告於前:芳等實無反心;被呂蒙詭計,稱言關公已亡,賺開城門,芳等不得已而降。今聞聖駕前來,特殺此賊。以雪備之恨,伏乞備恕芳等之罪。
先主大怒言:備自離成都許多時,芳兩個如何不來請罪?今日勢危,故來巧言,欲全性命!(明白人!)備若饒你,至九泉之下,有何麵目見關公乎!言訖,令關興在禦營中,設關公靈位。
先主親捧馬忠首級,詣前祭祀,又令關興將糜芳、傅士仁剝去衣服,跪於靈前,親自用刀剮之,以祭關公。
三、張飛之仇得報
張苞上帳哭拜於前言:二伯父仇人皆已誅戮;苞父冤仇,何日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