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_學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學三國 > 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

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2 / 2)

先主言:苞勿憂,備當削平江南,殺儘吳狗,務擒二賊,與苞親自醢(拚音

Hǎi,古代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之,以祭苞父。苞泣謝而退。

韓當、周泰急奏吳王,具言糜芳、傅士仁殺了馬忠,去歸蜀帝,亦被蜀帝殺了。

孫權心怯,遂聚文武商議。

步騭奏言:備所恨者,乃呂蒙、潘璋、馬忠、糜芳、傅士仁也。今此數人皆亡,獨有範

疆、張達二人,現在東吳。何不擒此二人,並張飛首級,遣使送還,交與荊州,送歸夫人,上表求和,再會前情,共圖滅魏,則蜀兵自退矣(戰敗求和,有城下之盟,愚蠢至極!小勝而求和方是最佳方式!)。

權從騭言,遂具沉香木匣,盛貯飛首,綁縛範疆、張達,囚於檻車之內,令程秉為使,齎國書,望猇亭而來。

先主欲發兵前進,近臣奏言:東吳遣使送張車騎之首,並囚範疆、張達二賊至。

先主兩手加額言:此天之所賜,亦由三弟之靈也!即令張苞設飛靈位。

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麵不改色,放聲大哭,張苞自仗利刀,將範疆、張達萬剮淩遲,祭父之靈。

四、登壇拜帥

祭畢,先主怒氣不息,定要滅吳。

馬良奏言:仇人儘戳,其恨可雪矣。吳大夫程秉到此,欲還荊州,送回夫人,永結盟好,共圖滅魏,伏候聖旨。

先主怒言:備切齒仇人,乃孫權也。今若與之連和,是負二弟當日之盟矣。今先滅吳,次滅魏。(意氣用事,小兒之智!)便欲斬來使,以絕吳情,多官苦告方免。

程秉抱頭鼠竄,回奏吳主言:蜀不從講和,誓欲先滅東吳,然後伐魏。眾臣苦諫不聽,如之奈何?

權大驚,舉止失措,闞澤出班奏言:現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

權急問何人,澤言:現有陸伯言在荊州(陸遜功高蓋主,又有孫策女婿之身份,若任遜做大,孫權之位危矣!)。此人名雖儒生,實有雄才大略,以澤論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關公,其謀皆出於伯言。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澤願與同罪。

權言:非德潤之言,權幾誤大事。張昭言:陸遜乃一書生耳,非劉備敵手;恐不可用(又欲投降乎?傳言:孫權登基之時,張昭慶賀,權反表示如果當初聽張昭之言則早為階下囚,權能夠登基,全賴魯子敬之功,因此張昭在孫權登基後便不再被重用)。

顧雍亦言:陸遜年幼望輕,恐諸公不服;若不服則生禍亂,必誤大事。

來騭亦言:遜才堪治郡耳;若托以大事,非其宜也。(一味否定,徒增煩惱!直接解決問題,方是做事情的態度!)

闞澤大呼言:若不用陸伯言,則東吳休矣!澤願以全家保之!

權言:權亦素知陸伯言乃奇才也!權意已決,卿等勿言。於是命召陸遜。

遜本名陸議,後改名遜,字伯言,乃吳郡吳人也;漢城門校尉陸紆之孫,九江都尉陸駿之子;身長八尺,麵如美玉;官領鎮西將軍。

當下奉召而至,參拜畢,權言:今蜀兵臨境,權特命遜總督軍馬,以破劉備。

遜言:江東文武,皆權故舊之臣,遜年幼無才,安能製之?(謙受益,滿招損。)

權言:闞德潤以全家保遜,權亦素知遜才,今拜遜為大都督,遜勿推辭。

遜言:倘文武不服,何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權取所佩劍與之言:如有不聽號令者,先斬後奏。(尚方寶劍到手!)

遜言:荷蒙重托,敢不拜命;但乞權於來日會聚眾官,然後賜臣。(當眾公開宣布目標,不留退路,逼著自己必須真乾)

闞澤言:古之命將,必築壇會眾,賜白旄黃鉞、印綬兵符,然後威行令肅。今權宜遵此禮,擇日築壇,拜伯言為大都督,假節鉞,則眾人自無不服矣。(登壇拜帥!)

權從之,命人連夜築壇完備,大會百官,請陸遜登壇,拜為大都督、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婁候,賜以寶劍印綬,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軍馬。

權囑之言:閫(拚音kǔn;特指城郭的門檻)以內,權主之;閫以外,遜製之。

遜領命下壇,令徐盛、丁奉為護衛,即日出師;一麵調諸路軍馬,水陸並進,文書到猇(猇,拚音是xiāo,指猛虎怒吼聲,另指神獸禺猇,另有同名古縣名,在今山東省。如: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昌市內猇亭區))亭,韓當、周泰大驚言:權如何以一書生總兵耶?(遜奪荊州之功,何以眾人不知?)

比及遜至,眾皆不服,遜升帳議事,眾人勉強參賀。

遜言:權命遜為大將,督軍破蜀。軍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違者王法無親,勿致後悔。眾皆默然。

周泰言:目今安東將軍孫桓,乃權之侄,現困於彝陵城中,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請都

督早施良策,救出孫桓,以安權之心。遜言:遜素知孫安東深得軍心,必能堅守,不必救之。待遜破蜀後,孫安東自出矣。

眾皆暗笑而退。

韓當謂周泰言:命此孺子為將,東吳休矣!泰見遜所行乎?泰言:泰聊以言試之,早無一計(計可輕言?),安能破蜀也!

次日,陸遜傳下號令,教諸將各處關防,牢守隘口,不許輕敵,眾皆笑遜懦,不肯堅守。

次日,陸遜升帳喚諸將言:遜欽承王命,總督諸軍,昨已三令五申,令諸將各處堅守;俱不遵遜令,何也?

韓當言:當自從孫堅平定江南,經數百戰;其餘諸將,或從孫策,或從權,皆披堅執銳,出生入死之士。今權命公為大都督,令退蜀兵,宜早定計,調撥軍馬,分頭征進,以圖大事(一味衝殺,兵法何用?);乃隻令堅守勿戰,豈欲待天自殺賊耶?當非貪生怕死之人,奈何使當等墮其銳氣?

帳下諸將,皆應聲而言:韓當之言是也,諸將情願決一死戰!

陸遜聽畢,掣劍在手,厲聲言:今蒙權托以重任者,以遜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諸將隻各守隘口,牢把險要,不許妄動,如違令者皆斬!

眾皆憤憤而退。

先主自猇亭布列軍馬,直至川口,接連七百裡,前後四十營寨,晝則旌旗蔽日,夜則火光耀天。

細作報:東吳用陸遜為大都督,總製軍馬,遜令諸將各守險要不出。

先主問:陸遜何如人也?馬良奏言:遜雖東吳一書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謀略;前襲荊州,皆係此人之詭計(遜之謀,蜀將知,吳將不知,為何?)。

先主大怒言:豎子詭計,損備二弟,今當擒之!便傳令進兵。

馬良諫言: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先主言:備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倚老賣老,活該倒黴!)遂親領前軍,攻打諸處關津隘口。

韓當見先主兵來,差人投知陸遜,遜恐韓當妄動,急飛馬自來觀看,正見韓當立馬於山上;遠望蜀兵漫山遍野而來,軍中隱隱有黃羅蓋傘。

韓當接著陸遜,並馬而觀,當指言:軍中必有劉備,當欲擊之。

遜言:劉備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今隻乘高守險,不可輕出,出則不利。但宜獎勵將士,廣布守禦之策,以觀其變。今備馳騁於平原廣野之間,正自得誌;遜堅守不出,備求戰不得,必移屯於山林樹木間,遜當以奇計勝之。(避其鋒芒,以逸待勞!)

韓當口雖應諾,心中隻是不服,先主使前隊搦戰,辱罵百端,遜令塞耳休聽,不許出迎,親自遍曆諸關隘口,撫慰將士,皆令堅守。

先主見吳軍不出,心中焦躁。

馬良言:陸遜深有謀略,今備遠來攻戰,自春曆夏;遜之不出,欲待備軍之變也。願備察之。先主言:遜怯敵耳,向者數敗,今安敢再出!(自大者必敗!)

先鋒馮習奏言:天氣炎熱,軍屯於赤火之中,取水深為不便。先主遂命各營,皆移於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澗;待過夏到秋,並力進兵。

馮習遂奉旨,將諸寨皆移於林木陰密之處,馬良奏言:備軍若動,倘吳兵驟至,如之奈何?

先主言:備令吳班引萬餘弱兵,近吳寨平地屯住;備親選八千精兵,伏於山穀之中。若陸遜知備移營,必乘勢來擊,卻令吳班詐敗;遜若追來,備引兵突出,斷遜歸路,小子可擒矣。(果真隻有領一萬人馬之能?)文武皆賀言:備神機妙算,諸臣不及也!

馬良言:近聞諸葛亮在東川點看各處隘口,恐魏兵入寇。備何不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本,問於亮?先主言:備亦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亮?(忘本者,如離江之水,無以致遠)

良言:古雲兼聽則明,偏聽則蔽,望備察之。先主言:良可自去各營,畫成四至八道圖本,親到東川去予亮。如有不便,可急來報知。馬良領命而去。

先主移兵於林木陰密處避暑,細作報知韓當、周泰。

二人聽得此事,大喜,來見陸遜言:目今蜀兵四十餘營,皆移於山林密處,依溪傍澗,就水歇涼,都督可乘虛擊之。

未知陸遜可聽其言否,且看下文分解。


最新小说: 水果聖手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 道域天途:我的修為靠讀書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 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 笑死,他們都說我認錯男友了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