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決外援
郭淮謂曹真言:西羌之人,自曹操時連年入貢,丕亦有恩惠加之;淮等今可據住險阻,遣人從小路直入羌中求救,許以和親,羌人必起兵襲蜀兵之後。淮卻以大兵擊之,首尾夾攻,豈不大勝?
真從之,即遣人星夜馳書赴羌。
西羌國王徹裡吉,自曹操時年年入貢;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武乃越吉元帥。時魏使齎金珠並書到國,先來見雅丹丞相,送了禮物(打蛇打七寸!),具言求救之意。
雅丹引見國王,呈上書禮,徹裡吉覽了書,與眾商議。
雅丹言:羌與魏國素相往來,今曹真求救,且許和親,理合依允。
徹裡吉從雅丹言,即命雅丹與越吉元帥起羌兵一十五萬,皆慣使弓弩、槍刀、蒺藜、飛
錘等器,又有戰車,用鐵葉裹釘,裝載糧食軍器什物:或用駱駝駕車,或用騾馬駕車,號為鐵車兵。
二人辭了國王,領兵直扣西平關,守關蜀將韓禎,急差人齎文報知諸葛亮。
諸葛亮聞報,問眾將言:誰敢去退羌兵?張苞、關興應言:苞等願往。
諸葛亮言:苞二人要去,奈路途不熟。遂喚馬岱言:岱素知羌人之性,久居彼處,可作向導。便起精兵五萬,與興、苞二人同往。
興、苞等引兵而去,行有數日,早遇羌兵。
關興先引百餘騎登山坡看時,見羌兵把鐵車首尾相連,隨處結寨;車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
興睹之良久,無破敵之策,回寨與張苞、馬岱商議。
岱言:來日見陣,觀看虛實,另作計議。
次早,分兵三路:關興在中,張苞在左,馬岱在右,三路兵齊進。
羌兵陣裡,越吉元帥手挽鐵錘,躍馬奮勇而出。
關興招三路兵徑進,羌兵分在兩邊,中央放出鐵車,如潮湧一般,弓弩一齊驟發。
蜀兵大敗,馬岱、張苞兩軍先退,關興一軍,被羌兵一裹,直圍入西北角上去了,興在垓心,左衝右突,不能得脫;鐵車密圍,就如城池。
蜀兵你我不能相顧,興望山穀中尋路而走,看看天晚,越吉手提鐵錘大叫言:興休走!其乃越吉元帥也!
關興急走到前麵,儘力縱馬加鞭,正遇斷澗,隻得回馬來戰越吉,興終是膽寒,抵敵不住,望澗中而逃,被越吉趕到,一鐵錘打來,興急閃過,正中馬胯。那馬望澗中便倒,興落於水中。
背後越吉連人帶馬,平白地倒下水來,興就水中掙起看時,見岸上一員大將,殺退羌兵。
興提刀待砍越吉,吉躍水而走,關興得了越吉馬,綽刀上馬,隻見那員將,尚在前麵追
殺羌兵。
興遂拍馬趕來,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分明認得是父親關公(果有此事,關興豈不是不死之身!每遇危險皆由其父解救,有何懼哉?)。
興大驚,忽見關公以手往東南指言:興可速往此路去,羽當護興歸寨。言訖不見。
關興往東南急走,張苞一彪軍到,問興:興曾見關羽否?
興問:苞何由知之?苞言:苞被鐵車軍追急,忽見關羽自空而下,驚退羌兵,指言:‘苞從這條路去救興。’因此引軍徑來尋興。’
關興亦說前事,共相嗟異,二人同歸寨內。
馬岱接著,對二人言:此軍無計可退,岱守住寨柵,苞二人去稟亮,用計破之。(沒有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
興、苞二人,星夜來見諸葛亮,備說此事。
諸葛亮隨命趙雲、魏延各引一軍埋伏去訖,然後點三萬軍,帶了薑維、張冀、關興、張苞,親自來到馬岱寨中歇定。
次日上高阜處觀看,見鐵車連絡不絕,人馬縱橫,往來馳驟。
諸葛亮言:此不難破也。
喚馬岱、張冀分付,二人去了。
乃喚薑維問:伯約知破車之法否?維言:羌人惟恃一勇力,豈知妙計乎?
諸葛亮笑言:維知亮心也,今彤雲密布,朔風緊急,天將降雪,亮計可施矣(降雪乃借天之便也!非降雪,計不能施耶?)。
令關興、張苞二人引兵埋伏去訖,令薑維領兵出戰:但有鐵車兵來,退後便走;寨口虛立旌旗,不設軍馬,準備已定。
是時十二月終,果然天降大雪,薑維引軍出,越吉引鐵車兵來。
薑維即退走,羌兵趕到寨前,薑維從寨後而去,羌兵直到寨外觀看,聽得寨內鼓琴之聲,四壁皆空豎旌旗,急回報越吉。
越吉心疑,未敢輕進,雅丹丞相言:此諸葛亮詭計,虛設疑兵耳,可以攻之。
越吉引兵至寨前,但見諸葛亮攜琴上車,引數騎入寨,望後而走,羌兵搶入寨柵,直趕過山口,見小車隱隱轉入林中去了。
雅丹謂越吉言:這等兵雖有埋伏,不足為懼。遂引大兵追趕,又見薑維兵俱在雪地之中奔走(誘敵之法也!)。
越吉大怒,催兵急追,山路被雪漫蓋,一望平坦。
正趕之間,忽報蜀兵自山後而出。雅丹言:縱有些小伏兵,何足懼哉!隻顧催趲兵馬,往前進發。
忽然一聲響,羌兵俱落於坑塹之中(巨大陷坑而已,無雪亦可用其它偽裝也!);背後鐵車正行得緊溜,急難收止,並擁而來,自相踐踏。
後兵急要回時,左邊關興、右邊張苞,兩軍衝出,萬弩齊發,背後薑維、馬岱、張冀三路兵又殺到,鐵車兵大亂。
越吉元帥往後麵山穀中而逃,正逢關興,交馬隻一合,砍死於馬下,雅丹丞相早被馬岱
活捉,解投大寨來,羌兵四散逃竄。
諸葛亮升帳,馬岱押過雅丹來,諸葛亮叱武士去雅丹縛,賜酒壓驚,用好言撫慰(人心
如此好服耶?)。雅丹深感亮德。
諸葛亮言:亮主乃大漢皇帝,今命亮討賊,雅丹如何反助逆?亮今放雅丹回去,說與雅
丹主:蜀國與羌乃鄰邦,永結盟好,勿聽曹真之言。遂將所獲羌兵及車馬器械,儘給還雅丹,俱放回國,眾皆拜謝而去。
諸葛亮引三軍連夜投祁山大寨而來,命關興、張苞引軍先行,一麵差人齎表奏報捷音。
二、“大患”複出
曹真連日望羌人消息,有伏路軍來報說:蜀兵拔寨收拾起程。
郭淮大喜言:此因羌兵攻擊,故爾退去。遂分兩路追趕。
前麵蜀兵亂走,魏兵隨後追襲,先鋒曹遵正趕之間,魏延一彪軍閃出,拍馬交鋒,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斬於馬下。
副先鋒朱讚引兵追趕,趙雲一彪軍閃出,被雲一槍刺死。
曹真、郭淮見西路先鋒有失,欲收兵回,關興、張苞兩路兵殺出,圍了曹真、郭淮,痛殺一陣。
曹、郭二人,引敗兵衝路走脫,蜀兵全勝,直追到渭水,奪了魏寨。
曹真寫本申朝,乞撥援兵(識時務者為俊傑!)。
魏主曹睿設朝,近臣奏言:大都督曹真,數敗於蜀,折了兩個先鋒,羌兵又折了無數,其勢甚急,今上表求救,請睿裁處。
睿大驚,急問退軍之策,華歆奏言:須是睿禦駕親征,方可退也,不然,長安有失,關中危矣!(輕言“禦駕親征”者,當斬!)
太傅鐘繇奏言:凡為將者,智過於人,則能製人。孫子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繇以全家良賤,保舉一人,可退蜀兵。未知聖意準否?
睿言:繇乃大老元臣,早召來與睿分憂。
鐘繇奏言:向者,諸葛亮欲興師犯境,但懼此人,故散流言,使睿疑而去之,方敢長驅大進。今若複用之,則亮自退矣。
睿問何人,繇言:驃騎大將軍司馬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