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啟_學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學三國 > 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啟

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啟(2 / 2)

睿歎言:此事睿亦悔之(上得了台,就得拉得下麵兒!),今仲達現在何地?

繇言:近聞仲達在宛城閒住。睿即降詔,遣使持節,複司馬懿官職,加為平西都督,就起南陽諸路軍馬,前赴長安。

睿禦駕親征,令司馬懿克日到彼聚會,使命星夜望宛城去了。

三、“大患”亮相

諸葛亮自出師以來,累獲全勝,心中甚喜,報鎮守永安宮李嚴令子李豐來見。

諸葛亮隻道東吳犯境,心甚驚疑,喚入帳中問之。

豐言:孟達今累差心腹人,持書來見豐父,教早晚代稟亮:欲起金城、新城、上庸三處軍馬,就彼舉事,徑取洛陽;亮取長安,兩京大定矣。今豐引來人並累次書信呈上。

諸葛亮大喜,厚賞李豐等。

細作人報說:魏主曹睿,一麵駕幸長安;一麵詔司馬懿複職,加為平西都督,起本處之兵,於長安聚會。

諸葛亮大驚。參軍馬謖問:量曹睿何足道!亮何故驚訝?

諸葛亮言:所患者惟司馬懿一人而已,今孟達欲舉大事,若遇司馬懿,事必敗矣,達非司馬懿對手,必被所擒,孟達若死,中原不易得也。

馬謖言:何不急修書,令孟達提防?諸葛亮從之,即修書令來人星夜回報孟達。

孟達在新城,專望心腹人回報。

心腹人到來,將諸葛亮回書呈上,孟達拆封視之。

書略:近得書,足知達忠義之心,不忘故舊,亮甚喜慰。若成大事,則達漢朝中興第一功臣也。然極宜謹密,不可輕易托人。慎之!戒之!近聞曹睿複詔司馬懿起宛、洛之兵,若聞達舉事,必先至矣。須萬全提備,勿視為等閒也。

孟達覽畢,笑言:人言諸葛亮心多,今觀此事可知矣。乃具回書,令心腹人來答諸葛亮。

諸葛亮喚入帳中,其人呈上回書,諸葛亮拆封視之。

書略:適承鈞教,安敢少怠。竊謂司馬懿之事,不必懼也:宛城離洛陽約八百裡,至新城一千二百裡。若司馬懿聞達舉事,須表奏魏主。往複一月間事(重大緊急事宜,豈可依常理!),達城池已固,諸將與三軍皆在深險之地。司馬懿即來,達何懼哉?亮寬懷,惟聽捷報!

諸葛亮看畢,擲書於地而頓足言:孟達必死於司馬懿之手矣!

馬謖問:亮何謂也?

諸葛亮言: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豈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聞?若知孟達反,不須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眾將皆服。

諸葛亮急令來人回報言:若未舉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知則必敗。其人拜辭,歸新城去了。

司馬懿在宛城閒住,聞知魏兵累敗於蜀,乃仰天長歎。

懿長子司馬師,字子元;次子司馬昭,字子尚:二人素有大誌,通曉兵書。

當日侍立於側,見懿長歎,乃問:懿何為長歎?懿言:師輩豈知大事耶?

司馬師問:莫非歎魏主不用乎?司馬昭笑言:早晚必來宣召懿也。言未已,忽報天使持節至。

懿聽詔畢,遂調宛城諸路軍馬,報金城太守申儀家人,有機密事求見。

懿喚入密室問之,其人細說孟達欲反之事,更有孟達心腹人李輔並達外甥鄧賢,隨狀出首。

司馬懿聽畢言:此乃睿齊天之洪福也!諸葛亮兵在祁山,殺得內外人皆膽落;今睿不得已而幸長安,若旦夕不用懿時,孟達一舉,兩京休矣!達必通謀諸葛亮,懿先擒之,諸葛亮定然心寒,自退兵也。

長子司馬師言:懿可急寫表申奏睿。

懿言:若等聖旨,往複一月之間,事無及矣。

即傳令教人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遲立斬;一麵令參軍梁畿齎檄星夜去新城,教孟達等準備征進,使達不疑。

梁畿先行,懿隨後發兵,行了二日,山坡下轉出一軍,乃是右將軍徐晃。

晃下馬見懿言:睿駕到長安,親拒蜀兵,今懿何往?懿低言:今孟達造反,懿去擒之耳。

晃言:晃願為先鋒。

懿大喜,合兵一處,徐晃為前部,懿在中軍,二子押後。

又行了二日,前軍哨馬捉住孟達心腹人,搜出諸葛亮回書,來見司馬懿。

懿言:懿不殺孟達心腹人,孟達心腹人從頭細說。孟達心腹人隻得將諸葛亮、孟達往複之事,一一告說。

懿看了諸葛亮回書,大驚言:世間能者所見皆同,懿機先被諸葛亮識破,幸得睿有福,獲此消息:孟達今無能為矣。(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遂星夜催軍前行。

孟達在新城,約下金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克日舉事。

耽儀二人佯許之,每日調練軍馬,隻待魏兵到,便為內應,卻報孟達言:軍器糧草,俱未完備,不敢約期起事(機密大事不能如期,必有蹊蹺!)。達信之不疑。

報參軍梁畿來到,孟達迎入城中,畿傳司馬懿將令:司馬懿今奉睿詔,起諸路軍以退蜀兵,太守可集本部軍馬聽候調遣。

達問:懿何日起程?畿言:此時遠離宛城,往長安去了。

達暗喜言:達大事成矣!遂設宴待了梁畿,送出城外,即報申耽、申儀知道,明日舉事,

換上大漢旗號,發諸路軍馬,徑取洛陽。

報:城外塵土衝天,不知何處兵來。孟達登城視之,見一彪軍,打著“右將軍徐晃”旗號,飛奔城下。

達大驚,急扯起吊橋,徐晃坐下馬收拾不住,直來到壕邊,高叫:反賊孟達,早早受降!(殺雞焉用牛刀!)

達大怒,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陰溝裡翻船,睡塌上崴腳。),魏將救去。

城上亂箭射下,魏兵方退,孟達恰待開門追趕,司馬懿兵到。

達仰天長歎言:果不出諸葛亮所料也!於是閉門堅守。

徐晃被孟達射中頭額,眾軍救到寨中,當晚身死,時年五十九歲(一世英名,毀於此乎?正史中徐晃病死;演義中如此死法,據說是為了使徐晃刻畫得更加有血性,形象一些。但此死法太過窩囊,哪怕死於亂軍中也強於此!)。

司馬懿令人扶柩還洛陽安葬,次日,孟達登城遍視,隻見魏兵四麵圍得鐵桶相似。

達行坐不安,忽見兩路兵自外殺來,旗上大書“申耽”、“申儀”,孟達隻道是救軍到,忙引本部兵大開城門殺出。

耽、儀大叫言:達休走!早早受死!達見事變,撥馬往城中便走,城上亂箭射下。

李輔、鄧賢二人在城上大罵言:輔等已獻了城也!達奪路而走,申耽趕來。

達人困馬乏,被申耽一槍刺於馬下,梟達首級,餘軍皆降。

李輔、鄧賢大開城門,迎接司馬懿入城,撫民勞軍已畢,遂遣人奏知魏主曹睿。

四、“大患”獲重用

睿大喜,教將孟達首級去洛陽城市示眾,加申耽、申儀官職,就隨司馬懿征進,命李輔、鄧賢守新城、上庸。

司馬懿引兵到長安城外下寨,懿入城來見魏主。

睿大喜言:睿一時不明,誤中反間之計,悔之無及。今達造反,非懿等製之,兩京休矣!

懿奏言:懿聞申儀密告反情,意欲表奏睿,恐往複遲滯,故不待聖旨,星夜而去。若待奏聞,則中諸葛亮之計也(大勝之際,解釋“過失”因由,消除隱患,易得諒解!)。言罷,將諸葛亮回孟達密書奉上。

睿看畢,大喜言:懿之學識,過於孫、吳矣!賜金鉞斧一對,後遇機密重事,不必奏聞,便宜行事(想讓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就令司馬懿出關破蜀。

懿奏言:懿舉一大將,可為先鋒。

睿問:懿舉何人?懿言:右將軍張郃,可當此任。

睿笑言:睿正欲用之(拍馬屁乎?)。遂命張郃為前部先鋒,隨司馬懿離長安來破蜀兵。

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最新小说: 我和女書記醉酒後,從此平步青雲 穿成病弱炮灰後隻想等死 武林外史,人間富貴花 說好的當反派,全員倒追什麼鬼? 鶴發 柔弱殘O竟是強大的星際上將! 假麵騎士:鎧甲的奇妙冒險 進擊的崇禎皇帝 煉銀劫 讓你貴族學校讀書,你去泡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