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聰明難成大事
薑維恐救兵到,步兵先退,然後將馬軍斷後,細作報知鄧艾。
艾笑言:薑維知昭兵到,故先退去,不必追之,追則中維之計也。
乃令人哨探,回報果然駱穀道狹之處,堆積柴草,準備要燒追兵。
眾皆稱艾言:艾真神算也!遂遣使齎表奏聞。
司馬昭大喜,又加賞鄧艾。
東吳大將軍孫綝,聽知全端、唐谘等降魏,將各人家眷,儘皆斬之(沒有靈魂的人隻知殺戮)。
吳主孫亮,時年方十六,見綝殺戮太過,心甚不然。
一日出西苑,因食生梅,令黃門取蜜。
須臾取至,見蜜內有鼠糞數塊,召藏吏責之。
藏吏叩首言:其封閉甚嚴,安有鼠糞?
亮問:黃門曾向藏吏求蜜食否?藏吏言:黃門於數日前曾求蜜食,其實不敢與。
亮指黃門言:此必黃門怒藏吏不與黃門蜜,故置糞於蜜中,以陷之也。
黃門不服。
亮言:若糞久在蜜中,則內外皆濕,若新在蜜中,則外濕內燥。
命剖視之,果然內燥,黃門服罪。
亮之聰明,大抵如此(大格局的人沒有小聰明,小聰明的人沒有大格局)。
綝令弟威遠將軍孫據入蒼龍宿衛,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乾、長水校尉孫闓分屯諸營。
吳主孫亮悶坐,黃門侍郎全紀在側,紀乃國舅也。
亮因泣告言:孫綝專權妄殺,欺亮太甚,今不圖之,必為後患。
紀言:亮但有用紀處,紀萬死不辭。
亮言:紀可隻今點起禁兵,與將軍劉丞各把城門,亮自出殺孫綝,但此事切不可令紀母知之,紀母乃綝之姊也,倘若泄漏,誤亮匪輕。
紀言:乞亮草詔與紀,臨行事之時,紀將詔示眾,使綝手下人皆不敢妄動。
亮從之,即寫密詔付紀。
紀受詔歸家,密告其父全尚,尚知此事,乃告妻言:三日內殺孫綝矣。(公私不分者,難成大事!)
妻言:殺之是也。口雖應之,卻私令人持書報知孫綝。
綝大怒,當夜便喚弟兄四人,先圍大內;一麵將全尚、劉丞並其家小俱拿下。
比及平明,吳主孫亮聽得宮門外金鼓大震,內侍慌入奏言:孫綝引兵圍了內苑。
亮大怒,指全後罵言:全後父兄誤亮大事矣!乃拔劍欲出(匹夫之勇也!)。
全後與侍中近臣,皆牽亮衣而哭,不放亮出。
孫綝先將全尚、劉丞等殺訖,然後召文武於朝內,下令:亮荒淫久病,昏亂無道,不
可以奉宗廟,今當廢之,諸文武,敢有不從者,以謀叛論!
眾皆畏俱,應言:願從綝之令。
尚書桓彝大怒,指孫綝大罵:綝何取出此亂言!彝寧死不從賊臣之命!(以卵擊石,僅為虛名乎?)
綝大怒,自拔劍斬之,即入內指吳主孫亮罵:無道昏君!本當誅戮以謝天下!看先帝之麵,廢亮為會稽王,綝自選有德者立之!
叱中書郎李崇奪亮璽綬,令鄧程收之,亮大哭而去。
二、易主除大患
孫綝遣宗正孫楷、中書郎董朝,往虎林迎請琅琊王孫休為君。
休字子烈,乃孫權第六子也,在虎林夜夢乘龍上天,回顧不見龍尾,失驚而覺。
次日,孫楷、董朝至,拜請回都。
行至曲阿,有一老人,自稱姓乾,名休,叩頭言:事久必變,願休速行。
休謝之,行至布塞亭,孫恩將車駕來迎。
休不敢乘輦,乃坐小車而入。
百官拜迎道傍,休慌忙下車答禮,孫綝出令扶起,請入大殿,升禦座即天子位。
休再三謙讓,方受玉璽。
文官武將朝賀已畢,大赦天下,改元永安元年;封孫綝為丞相、荊州牧;多官各有封賞;又封兄之子孫皓為烏程侯。
孫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
吳主孫休,恐其內變,陽示恩寵,內實防之,(此方是大智慧!)綝驕橫愈甚。
冬十二月,奉牛酒入宮上壽,吳主孫休不受,綝怒,乃以牛酒詣左將軍張布府中共飲。
酒酣,乃謂布言:綝初廢會稽王時,人皆勸綝為君。綝為休賢,故立之。今綝上壽而見
拒,是將綝等閒相待。綝早晚教布看!
布聞言,唯唯而已,次日,布入宮密奏孫休(此方是處世之道!)。
休大懼,日夜不安。
數日後,孫綝遣中書郎孟宗,撥與中營所管精兵一萬五千,出屯武昌,又儘將武庫內軍器與之。
將軍魏邈、武衛士施朔二人密奏孫休言:綝調兵在外,又搬儘武庫內軍器,早晚必為變矣。
休大驚,急召張布計議。
布奏言:老將丁奉,計略過人,能斷大事,可與議之。休乃召奉入內,密告其事。
奉奏言:休無憂,奉有一計,為國除害。
休問何計,奉言:來朝臘日,隻推大會群臣,召綝赴席,綝自有調遣。
休大喜,奉同魏邈、施朔掌外事,張布為內應。
是夜,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將老樹連根拔起,天明風定,使者奉旨來請孫綝入宮赴會。
孫綝方起床,平地如人推倒,心中不悅。
使者十餘人,簇擁入內,家人止之言:一夜狂風不息,今早又無故驚倒,恐非吉兆,不可赴會。
綝言:綝弟兄共典禁兵,誰敢近身!倘有變動,於府中放火為號。囑訖,升車出內。
吳主孫休忙下禦座迎之,請綝高坐,酒行數巡,眾驚言:宮外望有火起!
綝便欲起身,休止之言:綝穩便,外兵自多,何足懼哉?
言未畢,左將軍張布拔劍在手,引武士三十餘人,搶上殿來,口中厲聲而言:有詔擒反賊孫綝!
綝急欲走時,早被武士擒下,綝叩頭奏言:願徙交州歸田裡。
休叱言:綝何不徙滕胤、呂據、王惇耶?命推下斬之。
張布牽孫綝下殿東斬訖,從者皆不敢動。
布宣詔言:罪在孫綝一人,餘皆不問。(一代偉人的剿匪原則: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
眾心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