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蘇晴和小雅剛到童裝店“小星辰”,老板張姐就攥著手機急得轉圈:“預定的三個小模特,剛才突然說感冒來不了!明天就彩排,這穿搭秀總不能讓店員家的孩子湊數吧?”
小雅湊過去看了眼手機裡的模特資料,突然眼睛一亮:“張姐,上次書店分享會,有好幾個寶媽說孩子愛拍照,我在群裡問問,說不定有人願意來!”她點開“商戶親子資源群”,把童裝秀的消息發出去,還附了張新款童裝的照片:“參與的小朋友能免費領一套衣服,還能拍寫真!”
沒等十分鐘,群裡就炸了——李姐先回複:“我侄女剛上幼兒園,愛臭美,我讓她媽帶過來!”陳哥也跟著說:“我鄰居家的雙胞胎,長得特可愛,我幫你問!”連林浩都冒了句:“我遠房表妹家的孩子在附近上學,要是還缺人,我讓她過來試試!”
當天下午,五個穿著新童裝的小朋友就湊齊了。小雅蹲在地上跟孩子們聊天,教他們走“小模特步”,蘇晴則幫張姐調整秀場流程,把原本的“單人秀”改成“親子搭肩走”,還特意跟烘焙店陳哥訂了小蛋糕,讓小朋友彩排完能補充體力。正忙著,林浩拎著工具包來了:“我下午沒活兒,過來幫你搭燈光,上次童裝店的射燈角度不對,我調一下更顯衣服質感。”
他踩著梯子調整射燈,手指熟練地擰著螺絲,還不忘提醒:“舞台台階有點滑,我等會兒找塊防滑墊過來,彆讓小朋友摔著。”張姐看著忙前忙後的幾人,笑著說:“以前找策劃公司,光設計費就貴得嚇人,還沒人這麼上心,你們這才叫真幫忙!”
第二天彩排很順利,小朋友們跟著小雅的口令走得有模有樣。可到了正式活動當天,還是出了點小插曲——最小的那個小朋友上台前突然哭了,拽著媽媽的衣角不肯走。小雅趕緊蹲下來,從口袋裡掏出顆水果糖(是之前幫奶茶店做活動剩下的),輕聲說:“你看台下的媽媽在拍你呢,走一圈就能拿到新裙子,還能給媽媽贏小蛋糕,多棒呀!”
小朋友擦了擦眼淚,攥著糖跟著走了上去。當她穿著粉色紗裙走到台中央時,台下的家長們都鼓起掌來,張姐看著手機裡的直播畫麵,激動地說:“在線人數破千了!好多人問鏈接,剛才已經賣出去二十多套了!”
活動結束後,張姐非要多給蘇晴加五百塊,蘇晴沒收,隻說:“下次你進新款,記得跟我們的社群聯動,幫你推推。”小雅則忙著把小朋友的走秀視頻剪好,發進親子群裡,配文:“小模特們的精彩瞬間,想給娃買同款的可以找張姐哦!”沒一會兒,群裡就有寶媽問購買鏈接,張姐的手機響個不停。
這邊剛忙完,蘇晴就接到了家居店劉老板的電話:“蘇顧問,我這周六要搞開業活動,可客戶留店時間太短,連沙發都沒坐熱就走了,你有辦法嗎?”蘇晴和小雅當天就去了家居店,轉了一圈後,小雅說:“劉哥,我們搞個‘親子家居DIY’吧!讓小朋友在窗簾布上畫畫,家長選家具時,孩子有事兒乾就不會催,還能讓家長多留會兒。”
蘇晴補充道:“我們再跟墨香書店趙姐借點繪本,在休息區搭個‘小閱讀角’,家長選家具累了能看書,還能提升店裡的氛圍。”劉老板一聽就樂了:“這主意好!我之前怎麼沒想到!”
周六開業當天,林浩特意帶了徒弟小吳過來幫忙——不僅幫著搭DIY操作台,還幫劉老板修好了壞了很久的展示櫃燈。小朋友們趴在窗簾布上畫畫,家長們則在店員的介紹下慢慢選家具,休息區的繪本也吸引了不少帶娃的家庭。劉老板看著店裡的人流,笑著說:“今天的留店時間比平時多了一小時,已經簽了三個單子了!”
傍晚,蘇晴和小雅回到工作室,剛把“小星辰童裝——親子穿搭秀”“宜居家居——親子DIY”的案例貼到白板上,就看見王姐發來的消息:“商場裡的運動品牌和母嬰店都聽說你們做得好,想下周跟你們對接!”小雅趕緊在白板上把進度條標到“12/20”,還畫了個小笑臉。
正說著,林浩發來一張照片:他的維修店裡,小吳正跟著他學接水管,牆上還掛了塊“商戶合作定點維修”的牌子(是王姐幫忙做的)。配文:“今天收了徒弟,以後能接更多活兒了!晚上請你和小雅吃燒烤啊!”
蘇晴笑著回複“好啊”,轉頭對小雅說:“下周對接運動品牌,我們可以搞個‘親子跳繩比賽’,再跟童裝店聯動,穿運動裝參賽能打折,你覺得怎麼樣?”小雅拿出筆記本記下來:“我再查下之前的運動類活動數據,保證方案更靠譜!”
這時,工作室的門被輕輕敲了兩下,開門一看,是之前抄襲方案的趙磊,手裡攥著份合作方案,臉色有點尷尬:“蘇顧問,我之前是糊塗,現在想跟你學做策劃,能不能給我個機會?”蘇晴沒接方案,隻說:“你要是真想做,先去幫林浩的店整理維修記錄,看看他怎麼踏實做事,什麼時候明白‘靠譜’比‘搶功勞’重要,再來找我。”
趙磊愣了愣,沒多說什麼,轉身走了。小雅看著他的背影,說:“他要是早點明白就好了。”蘇晴笑著說:“慢慢來,隻要願意往亮處走,什麼時候都不晚。”
那天晚上,幾人在燒烤攤坐著,林浩興奮地說:“我這個月賺了快兩萬,打算再租個大點的門麵,把維修店擴一擴!”小雅也說:“我跟趙姐談好了,下個月幫書店做線上繪本直播,我自己就能負責!”蘇晴看著眼前朝氣蓬勃的兩人,又想起商戶們互相幫襯的樣子,突然覺得,所謂的“暗潮”早就被這些微光衝散了——大家手拉手往前走,路隻會越來越亮。
回去的路上,小雅指著白板上的進度條說:“蘇姐,我們肯定能提前完成20個品牌的引流,到時候我們把案例整理成手冊,說不定還能幫更多小店呢!”蘇晴點頭:“好啊,到時候我們一起乾。”路燈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兩條朝著光的路,一直往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