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躍動空間”的親子跳繩比賽定在周六上午,小雅提前三天就把方案細化完——從分組規則到獎品設置,連備用跳繩都列了三種型號,還特意跟童裝店張姐敲定“穿小星辰運動裝參賽,當天購衣享八折”。蘇晴翻方案時,看見末尾附了張“應急清單”:備用音響、創可貼、溫水壺,甚至連“防止孩子哭鬨的小貼紙”都寫在上麵,忍不住笑:“越來越周全了。”
可到了比賽前一天,躍動空間的老板老鄭突然打來電話,聲音發慌:“租好的裁判臨時有事來不了,這可咋整?”小雅沒等蘇晴開口,就翻出商戶群:“李姐之前在社區做過親子活動裁判,我問問她!”消息發出去兩分鐘,李姐就回了語音:“沒問題!我明天早早就到,正好給我家娃也報個名,湊個熱鬨!”
第二天一早,林浩帶著徒弟小吳來幫忙——不僅按之前的經驗調好了舞台燈光,還從店裡搬來兩箱礦泉水,用膠帶纏在舞台邊:“給家長和孩子解渴,還能擋著點,彆讓小朋友撞到台下。”老周也拎著數碼店的備用相機過來:“我幫你們拍視頻,回頭剪好了發群裡,再給你們漲漲人氣!”
比賽開始後,小雅站在台前控場,聲音清脆又穩:“請一組家庭到舞台中央,預備——跳!”台下的家長舉著手機拍照,有個小男孩跳得太急差點摔倒,林浩眼疾手快扶了一把,還從口袋裡掏出顆水果糖遞給他:“慢慢來,你最棒!”小男孩擦乾眼淚,重新拿起跳繩,最後居然拿了小組第二。
活動結束時,老鄭拿著銷售報表笑得合不攏嘴:“今天賣了五十多雙運動鞋,比平時周末多了三倍!剛才母嬰店的王老板還來問我,下次能不能一起搞聯動!”小雅趕緊把這話記在筆記本上:“王姐的母嬰店是第19個品牌,我們可以搞‘親子運動+母嬰用品體驗’,比如參賽家庭能免費領嬰兒濕巾試用裝!”
當天晚上,林浩發來消息:趙磊真的來店裡幫忙了,每天下班就過來整理維修記錄,還把客戶信息按“商戶”“居民”分了類,甚至在本子上標了“哪家商戶空調該換季檢修”。“他今天還問我,修水電怎麼才能讓客戶更放心,我說得記清楚每個零件的型號,下次維修不用再跑第二趟。”林浩補充道,“看著比以前踏實多了。”
蘇晴沒多說,隻讓林浩多帶帶他。轉頭就收到小雅的消息:她跟母嬰店王姐聊完了方案,王姐想搞“親子手工輔食課”,還願意提供試用裝給跳繩比賽的家庭做獎品,“我已經跟老鄭對接好了,下周就能把聯動細節定下來!”
接下來的一周,小雅幾乎天天泡在母嬰店——幫著選輔食材料,跟手工老師定流程,還特意在社群裡做了“寶媽需求調研”,發現有30%的寶媽關注“輔食儲存”,又加了“輔食盒試用”環節。蘇晴去探班時,正看見小雅跟王姐核對物料:“王姐,我們準備多備二十份材料,萬一有臨時來的家庭,彆讓人家空著手走。”王姐笑著說:“這姑娘比我還細心,我放心!”
親子輔食課當天,林浩帶著趙磊過來幫忙——林浩負責接廚房的臨時電路,趙磊則按之前整理的商戶名單,給附近的寶媽發活動提醒,還幫著搬輔食材料,額頭上滲著汗也沒停。有個寶媽誇他細心,他不好意思地說:“我以前做得不對,現在得好好學。”
活動結束後,王姐拉著蘇晴的手說:“今天新增了80個會員,還有寶媽訂了季度輔食課,這第19個品牌,你們做得比我預期還好!”小雅則忙著把寶媽們的輔食作品照片發群裡,配文:“想get同款輔食配方的,私信我要食譜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