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風中的暖爐公交站的星光_我靠搞錢係統日入百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靠搞錢係統日入百萬 > 冷風中的暖爐公交站的星光

冷風中的暖爐公交站的星光(2 / 2)

孫哥的三輪車緊隨其後,車鬥裡的保溫桶比昨天沉了些——綠豆粥裡加了百合,是他淩晨去早市挑的新鮮貨。“天熱,加百合清熱,孩子們喝著舒服。”他把保溫桶擺上桌,剛掀開蓋子,綠豆的清香就飄向門口,剛好撞上拎著酸梅湯的張叔:“我的酸梅湯冰了一晚上,跟綠豆粥配著喝,解膩又解暑!”

林曉來得比約定早了半小時,書包裡塞著繪本和小熊道具,手裡還攥著個布袋——裡麵是媽媽幫她準備的小貼紙,給聽故事認真的孩子當獎勵。“李奶奶的小熊掛件織好了嗎?”她剛進門就問,話音未落,就看見李奶奶的輪椅從街角過來,車鬥裡擺著三個小熊掛件,每個都抱著小小的太陽:“昨晚織到半夜,剛好給繪本區掛一個,你講故事時拿一個,再留一個給今天最乖的孩子。”

蘇晴和老周正忙著布置分享會現場,老周把昨天拍的照片貼在書架側麵——有林曉縫書套的樣子,有男孩畫太陽的瞬間,還有王師傅刷油漆的背影。蘇晴則把林曉畫的“小熊暖心角”貼在白板中央,旁邊擺上年輕媽媽送來的小獎品:手工折紙和彩色鉛筆,都是孩子們喜歡的東西。

“周叔叔!我來啦!”男孩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手裡拎著裝滿積木的小桶,身後跟著幾個鄰居家的孩子。“我把小塑料車帶來了!”他把車放在書架最上層,“這樣它就能當繪本小衛士,看著大家聽故事啦!”其他孩子也跟著掏出自己的小玩意兒:有的帶了舊繪本,有的帶了手工發卡,還有個小女孩,把媽媽做的小餅乾放在桌上,小聲說:“給大家當零食,聽故事時吃。”

繪本分享會開始時,陽光剛好透過雨棚,落在林曉身上。她坐在小凳子上,手裡拿著小熊道具,翻開套著淺藍色書套的《小熊的溫暖小屋》:“從前有隻小熊,它在森林裡建了個小屋,每天都邀請小動物來做客,給它們煮熱湯、讀故事……”

孩子們聽得入了迷,最小的那個還湊到跟前,指著繪本上的小熊問:“小熊的小屋有暖爐嗎?像咱們暖心角這樣的?”林曉笑著點頭,舉起李奶奶織的小熊掛件:“你看,這隻小熊也有暖爐,就像咱們有孫叔叔的綠豆粥、張爺爺的酸梅湯,還有王叔叔裝的小彩燈。”

老周的拍立得“哢”地響了,鏡頭裡,林曉舉著小熊掛件,孩子們圍在她身邊,眼睛亮晶晶的;李奶奶坐在輪椅上,手裡捏著沒織完的毛線,嘴角帶著笑;孫哥和張叔站在旁邊,正幫孩子們分綠豆粥,酸梅湯的涼氣混著粥香,飄滿整個空間。

分享會結束後,蘇晴給每個孩子發了小獎品,男孩因為聽得最認真,拿到了最後一個小熊掛件。“我要把它掛在積木橋上!”他舉著掛件跑向積木區,其他孩子也跟著圍過去,有的幫他遞積木,有的幫他掛掛件,不一會兒,積木橋上就多了個抱著太陽的小熊,在陽光下晃來晃去。

王師傅蹲在書架旁,幫蘇晴把孩子們帶來的舊繪本擺上去,每本都套上李奶奶縫的書套,有的是淺藍色,有的是淺粉色,邊緣還繡著小小的太陽紋。“這樣繪本區就更像樣了。”他摸著書架上的小彩燈,“晚上把燈打開,這些繪本就像躺在暖爐邊一樣。”

臨近中午,大家坐在折疊桌旁,喝著綠豆粥和酸梅湯,吃著孩子帶來的小餅乾。林曉咬了口餅乾,對李奶奶說:“下次分享會,我想講《小太陽的故事》,就講咱們暖心角的事,好不好?”李奶奶笑著點頭,從車鬥裡拿出團毛線:“那我再織個小太陽掛件,給你當道具。”

孫哥擦了擦保溫桶,對蘇晴說:“下周天更熱,我熬點銀耳湯來,加冰糖,孩子們愛喝。”張叔也跟著說:“我進點西瓜,冰鎮的,給大家當下午茶。”王師傅則拍了拍書架:“等周末,我再給書架裝個小抽屜,放孩子們的小獎品,省得弄丟。”

蘇晴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暖得發燙。老周把剛洗出來的照片遞給她——照片裡,孩子們圍在林曉身邊聽故事,李奶奶的小熊掛件掛在繪本上,孫哥和張叔分著酸梅湯,王師傅蹲在書架旁整理繪本,陽光透過雨棚,在地上投出星星點點的光。

她把照片貼在白板“繪本分享會”那行字下麵,掏出手機,給滿是笑聲的暖心角拍了張照,發在朋友圈裡,配文:“今天的太陽,有繪本的香、小熊的暖,還有孩子們的笑聲——原來最亮的光,從來都是大家一起湊出來的,一點一點,慢慢亮,慢慢暖。”

評論區裡,年輕媽媽留言:“下次分享會我也來幫忙,帶孩子一起讀故事!”鄰居阿姨也說:“我家裡有舊毛線,給李奶奶送過去,織更多小熊掛件!”蘇晴笑著回複,抬頭時,看見男孩舉著小熊掛件,在積木橋上跑來跑去,陽光落在他身上,像裹了層金色的光。

晚風慢慢吹過來,暖心角的燈亮了,小彩燈在書架上閃著暖光,繪本上的書套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色,小熊掛件晃來晃去,像顆小小的星星。蘇晴知道,這條街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周會有銀耳湯和冰鎮西瓜,下個月會有新的繪本和小熊掛件,明年會有更多孩子來聽故事,更多鄰居來幫忙。

畢竟,這束由星光湊成的太陽,從來不會暗。它會在每個清晨,隨著孫哥的三輪車一起到來;在每個午後,伴著孩子們的笑聲亮起來;在每個夜晚,借著暖心角的燈,暖著整條街的人。而這條街的人,也會帶著新的星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把這束太陽,湊得更亮,更暖。清晨的風還帶著點涼意,蘇晴和林曉已經在暖心角擺開了折疊桌——今天是計劃好的舊物置換日,桌上鋪著張格子布,是林曉從家裡帶來的,邊角還繡著小小的太陽紋。“咱們把繪本區的舊書也擺出來吧,”林曉蹲在地上整理紙箱,“上次有小朋友說想要故事書,剛好能換些他們用不上的小玩具。”

話音剛落,王師傅就推著輛小推車過來,車上裝著螺絲刀、膠水和幾塊木板:“昨兒聽你說舊物裡有壞的玩具,我帶了工具,能修的都給修修——孩子們拿到好的玩具,才開心。”他剛把工具擺好,就看見孫哥的三輪車“吱呀”停在門口,車鬥裡除了銀耳湯的保溫桶,還多了個竹籃,裡麵裝著剛蒸好的山藥糕:“早上熬銀耳湯時順便蒸的,無糖的給李奶奶,甜口的給孩子,置換時墊墊肚子。”

張叔拎著袋青提和桃子過來,剛洗過的果子掛著水珠,他把水果擺在舊物區旁邊:“置換累了就吃點水果,解乏。”正說著,李奶奶的輪椅從街角過來,車鬥裡放著個針線筐,還有幾個洗乾淨的舊玩偶——是昨天鄰居阿姨送來的,衣角有點磨破,“我給這些玩偶縫塊新布,換給孩子時,看著也精神。”說著就拿出塊淺粉色的布,指尖捏著針線,在玩偶的破角上繡起小太陽補丁。

“蘇晴姐姐!我帶舊積木來啦!”男孩的聲音老遠就傳來,手裡抱著個鐵皮盒,裡麵裝著他玩舊的積木,“我想換個小火車,上次看見隔壁小宇有,他說今天會來!”話音未落,小宇就拽著媽媽的手跑過來,懷裡抱著輛藍色小火車:“我要換你的積木!咱們還能一起搭大橋!”兩個孩子蹲在地上,你遞我一塊積木,我推你一下小火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

鄰居張阿姨拎著個布包過來,裡麵裝著幾件洗乾淨的小裙子和變形金剛:“這是我家孩子穿小的衣服,玩具也沒壞,換給需要的小朋友。”她拿起個變形金剛遞給王師傅:“這胳膊有點鬆,麻煩您給緊一緊?我家孩子以前最愛玩這個,希望新主人也喜歡。”王師傅接過變形金剛,掏出螺絲刀擰了擰螺絲,很快就修好了:“你看,跟新的一樣。”

林曉忙著給舊物貼標簽,每樣東西下麵都寫著“可換物品:繪本/玩具/手工品”。有個紮羊角辮的小女孩,抱著個布娃娃過來,小聲說:“我想換本《小兔子的故事》,這個娃娃會唱歌,但是我長大了,不想玩了。”林曉蹲下來,從繪本箱裡找出那本書,還特意給布娃娃貼了張小紙條:“會唱《小星星》的娃娃,希望你喜歡它。”

李奶奶正給舊玩偶縫新布,看見小女孩的布娃娃,從針線筐裡拿出根粉色毛線:“我給娃娃織個小圍巾吧,天快冷了,娃娃也得暖著。”她指尖飛快地繞著毛線,不一會兒,一條帶著小太陽花紋的圍巾就織好了,係在布娃娃脖子上,剛好遮住磨破的衣角。小女孩眼睛亮了,抱著娃娃連連說:“謝謝奶奶!它現在真好看!”

老周的拍立得“哢”地響了——一張拍的是王師傅蹲在地上修小火車,男孩和小宇蹲在旁邊看,眼裡滿是期待;一張是李奶奶給布娃娃係圍巾,小女孩湊在旁邊,指尖輕輕碰著毛線;還有一張是孫哥給大家分山藥糕,張叔正幫他遞紙巾,陽光落在他們身上,像裹了層暖光。

置換到一半,蘇晴發現桌上多了個陶瓷小杯子,下麵壓著張紙條:“換了本《小熊的故事》,這個杯子送給暖心角,裝水喝。”是早上來的一位阿姨留下的,杯子上畫著朵小雛菊,剛好和桌上的格子布很配。“咱們把它放在繪本區吧,”林曉拿起杯子擦了擦,“以後小朋友讀繪本渴了,就能用它喝水。”

臨近中午,舊物區已經換出去大半——舊繪本換了小火車、布娃娃,小玩具換了新的故事書,還有阿姨用舊圍巾換了李奶奶縫的小靠墊。王師傅修好了五六個玩具,孫哥的山藥糕和銀耳湯也快分完了,李奶奶的針線筐裡,多了幾個孩子送的小貼紙,貼在針線盒上,像撒了把小星星。

“下次咱們辦個手工市集吧!”男孩突然舉著剛換的小火車喊,“我能用積木做小擺件,林曉姐姐能畫書簽,李奶奶能織掛件!”大家都笑了,蘇晴掏出筆,在白板的“下次計劃”下麵加了行字:“手工市集——帶自己做的小物件,換喜歡的心意”。林曉立刻補充:“我還要教大家做太陽書簽!”

孫哥收拾保溫桶時,發現裡麵還剩兩塊山藥糕,他遞給李奶奶一塊:“您嘗嘗,沒放糖,軟和。”李奶奶咬了一口,笑著點頭:“好吃,下次你教我蒸,我給孩子們做。”王師傅把修好的玩具歸攏好,對蘇晴說:“下次手工市集,我帶點小木塊,教孩子做小房子——咱們暖心角的小房子。”

老周把今天拍的照片貼在白板上,剛好和之前的繪本分享會照片挨在一起——照片裡,孩子們交換玩具的笑臉、王師傅修玩具的背影、李奶奶縫圍巾的手,還有孫哥分山藥糕的瞬間,都浸在暖融融的陽光裡。蘇晴看著照片,突然想起昨天林曉說的話:“原來舊物也能變出新的暖,就像咱們湊在一起,能把小事變成太陽。”

傍晚收拾東西時,男孩把剛換的小火車放在書架上,和他的小塑料車並排擺著:“它們都是繪本小衛士,一起守著故事書。”林曉把陶瓷小杯子放在繪本區的桌上,倒了點涼白開:“明天來,就能用它喝水啦。”李奶奶則把沒織完的毛線收進筐裡:“下次手工市集,我要織更多小太陽掛件,給每個人都帶一個。”

蘇晴鎖門時,回頭看了眼暖心角——舊物區的格子布還鋪在桌上,李奶奶縫的小太陽補丁在燈光下泛著光,書架上的小火車和塑料車並排站著,像在守護滿架的繪本。她掏出手機,給白板上的“手工市集”計劃拍了張照,發在朋友圈裡,配文:“今天的舊物裡,藏著彆人的心意;咱們的手心裡,湊著新的暖——下次手工市集,等著大家帶星光來。”

評論區裡,張阿姨留言:“我會做布貼畫,下次帶材料來教大家!”年輕媽媽也說:“我帶孩子做黏土小擺件,換李奶奶的小太陽掛件!”蘇晴笑著回複,晚風帶著山藥糕的甜香吹過來,她知道,下次的手工市集,又會有新的星光——是張阿姨的布貼畫,是年輕媽媽的黏土擺件,是王師傅的小木塊,是李奶奶的毛線掛件,還有孩子們的小手捏出來的心意。

畢竟這條街的太陽,從來不是某個人的光,是你帶一塊山藥糕,我帶一把工具,他帶一個舊玩偶,大家湊在一起,把細碎的心意揉成暖,把平凡的小事拚成光,日複一日,讓這束暖光,永遠亮在街角,永遠暖在心裡。手工市集的前一天傍晚,暖心角的燈亮得比平時早。王師傅推著小推車來送提前削好的小木塊,每塊都磨得光滑無刺,還在邊角刻了淺淺的太陽紋:“給孩子做小房子時,不用怕紮手,這紋路也能當窗戶的樣子。”他蹲在地上把木塊分好類,大的做房身,小的做屋頂,旁邊還擺了罐木工膠:“我試過了,粘得牢,乾得也快。”

孫哥的三輪車停在門口,車鬥裡裝著泡好的銀耳和新蒸的南瓜糕,還有幾捆彩色麻繩——是他早市特意買的,“孩子做手工時綁小擺件能用,我還帶了剪刀,剪麻繩不費勁。”他把南瓜糕放進保溫盒,笑著說:“明天早上我早點來熬銀耳湯,手工做累了,喝口甜的解乏。”

林曉抱著個大紙箱過來,裡麵裝著裁好的卡紙、彩筆和亮片:“我跟媽媽一起準備的書簽材料,每張卡紙上都畫了小太陽輪廓,孩子們填色就行,還有亮片,貼在上麵會發光。”她蹲在桌上擺材料,還特意留出一塊地方:“張阿姨說帶布貼畫的材料,這裡給她放膠水和碎布剛好。”

李奶奶的輪椅上放著好幾團毛線,紅的、黃的、淺藍的,都是鄰居們送來的舊毛線,她已經提前纏成了線團:“織小掛件不用新毛線,這些舊的湊在一起更軟和,我還帶了塑料針,孩子用著安全。”說著就拿起一團黃毛線,指尖繞著針,演示怎麼起針:“你看,這樣繞兩圈,輕輕一拉,小太陽的底座就出來了。”

男孩拽著小宇的手跑過來,手裡抱著個紙盒子,裡麵是他提前搭好的積木小擺件——有小橋、小房子,還有個迷你暖心角,“我練了好幾天,明天教大家搭最簡單的小橋,隻用三塊積木就行!”小宇也掏出個鐵皮盒,裡麵裝著他攢的彩色紐扣:“我把紐扣帶來當小裝飾,貼在小房子上,像窗戶一樣。”

第二天清晨,手工市集還沒開始,暖心角就飄滿了甜香——孫哥的銀耳湯熬好了,加了冰糖和枸杞,盛在陶瓷小杯子裡,擺了滿滿一桌。張叔拎著袋葡萄和西瓜過來,剛切好的西瓜塊放在盤子裡,還插著小叉子:“手工做久了容易渴,水果管夠。”

張阿姨踩著晨光來的,手裡拎著個大布包,裡麵裝著五顏六色的碎布、膠水和剪刀:“這些碎布都是我做衣服剩下的,軟乎乎的,貼在卡紙上就能做布貼畫,我還帶了模板,有小太陽、小火車,孩子照著貼就行。”她把碎布分類擺好,紅色的放一堆,黃色的放一堆,像攤開的小彩虹。

市集一開始,孩子們就圍滿了各個攤位。男孩和小宇在積木區教大家搭小橋,“先放一塊長積木當底座,再在兩邊放兩塊短的,最後把長積木搭在上麵,橋就穩啦!”有個穿背帶褲的小男孩總搭不好,男孩蹲下來,手把手幫他擺積木:“彆著急,你看,這樣對齊,就不會倒了。”

王師傅在木工區教孩子做小房子,他握著一個小女孩的手,教她怎麼塗木工膠:“輕輕塗一點就行,太多會粘手,把小木塊按在房身上,等一分鐘就牢了。”小女孩的小房子歪了個角,王師傅掏出塊砂紙,幫她磨平:“現在是不是好看多啦?你再貼個紐扣當窗戶,就更漂亮了。”

李奶奶的毛線區最熱鬨,好幾個孩子圍著她學織掛件。有個紮羊角辮的小女孩總起不好針,李奶奶握著她的手,一起繞毛線:“慢慢來,咱們不著急,你看,線繞在手上,針從這裡穿過去,就像給小太陽開門一樣。”不一會兒,小女孩的第一個小太陽掛件就織好了,雖然針腳歪歪扭扭,卻笑得舉著到處炫耀。

林曉在書簽區教大家填色,有個小男孩把太陽塗成了藍色,有點不好意思:“姐姐,我塗錯顏色了。”林曉笑著搖頭:“沒有錯呀,藍色的太陽像天空裡的星星,再貼點亮片,會更特彆。”說著就幫他貼了幾顆銀色亮片,藍色太陽瞬間閃了起來。

張阿姨的布貼畫區也很熱鬨,孩子們用碎布拚貼小火車、小房子,有個孩子把紅色碎布貼成了小愛心,貼在小房子上:“這是給暖心角的愛心房子!”張阿姨笑著幫他粘牢:“真好看,咱們把它貼在白板上,大家都能看見。”

老周的拍立得“哢”響個不停——一張拍的是王師傅幫孩子磨小木塊,陽光落在他們交握的手上;一張是李奶奶握著小女孩的手織毛線,小太陽掛件在指尖晃;一張是林曉幫男孩貼亮片,書簽上的藍色太陽閃著光;還有一張是張阿姨和孩子一起舉著愛心布貼畫,笑得露出小虎牙。

臨近中午,孩子們都捧著自己的作品——有的舉著積木小橋,有的捏著毛線小掛件,有的拿著亮片書簽,還有的抱著布貼畫小房子。孫哥給每個孩子遞了杯銀耳湯:“喝點甜的,你們的作品都比我的湯還甜。”張叔也分了西瓜,“吃塊瓜,涼快涼快,下午咱們還能一起玩。”

有個小女孩把織好的小太陽掛件遞給李奶奶:“奶奶,這個送給您,謝謝您教我織。”李奶奶接過掛件,貼在輪椅扶手上,笑得眼睛都濕了:“奶奶會好好留著,每天都看。”還有個小男孩把自己做的小房子送給王師傅:“叔叔,這個小房子給您,謝謝您幫我修玩具。”

蘇晴忙著把孩子們的作品貼在展示區,積木小橋擺在最前麵,毛線小掛件掛在書架上,亮片書簽夾在繪本裡,布貼畫小房子貼在白板中央,旁邊還加了行字:“孩子們的星光,也是太陽的一部分。”

老周把今天拍的照片貼滿了整麵牆,和之前的舊物置換、繪本分享會照片挨在一起,像展開的一本暖書。孫哥看著照片笑:“咱們這條街,每天都多一點光,下次冬天,咱們再弄個暖爐會,大家圍在一起烤紅薯、織圍巾。”

李奶奶點頭:“我提前織更多小圍巾,給孩子和環衛工人都送一條。”林曉也說:“我教大家做聖誕書簽,貼滿星星的那種。”男孩舉著積木小橋喊:“我搭個聖誕大橋,上麵掛小彩燈!”

蘇晴掏出手機,給滿牆的照片和展示區的作品拍了張照,發在朋友圈裡,配文:“今天的手工市集,湊齊了孩子們的星光——積木的暖、毛線的軟、亮片的閃,還有大家的笑,這些湊在一起,就是最亮的太陽。下次冬天,咱們再湊點新的暖,好不好?”

評論區裡,鄰居們紛紛留言:“冬天我帶烤紅薯來!”“我有舊毛線,給李奶奶織圍巾!”“我教孩子做手工雪花!”蘇晴笑著回複,抬頭時,看見孩子們圍在積木橋旁,正用彩色紐扣裝飾新的小橋,陽光落在他們身上,像裹了層金色的光。

晚風慢慢吹過來,暖心角的燈亮了,小彩燈在書架上閃著暖光,孩子們的作品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毛線小掛件晃來晃去,像顆顆小星星。蘇晴知道,這條街的故事還會繼續——冬天的暖爐、聖誕的書簽、新年的小燈籠,還有無數個清晨,大家帶著新的星光來,一起湊成永遠不會暗的太陽。

畢竟,這束暖光從來不是某個人的,是你帶一塊小木塊,我帶一團舊毛線,他帶一張彩卡紙,孩子們帶一顆認真的心,大家湊在一起,把平凡的日子,織成了滿是星光的太陽。


最新小说: 末世:綁錯係統給築基丹 劣性博弈 我在地下城討生活 成為外賣神探,從一份炸雞開始 修仙模擬器 驚!渡爺懷裡小美人馬甲有億點多 我在靈異直播間裡吃瓜 炮灰師尊一心殺徒,反被病嬌纏腰犯上 神祗:開局末日降臨 花開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