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1933年生):20歲,乖巧皇室工具人。
俊仁1922年破殼):31歲,活潑開朗跳脫。
日常畫風:
明仁:“堂兄,加冕禮要嚴肅……”
俊仁:“倫敦霧霾太重,賣丘吉爾淨化器吧!”
1953年倫敦の現實
霧霾問題: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4000人死亡)剛過去半年。
但5月確實沒霧霾→俊仁的“商業嗅覺”跑偏了。
丘吉爾的首相日常:
正忙著重建帝國+對付蘇聯,沒空管“淨化器”。
若俊仁真去唐寧街10號推銷:
丘吉爾:“殿下,您不如推銷‘如何讓大英帝國不解體’?”
技術問題:
1953年空氣淨化器=科幻產品hepa濾網1950年代才發明)。
雅各賓科技能造,俊仁之前在飛船裡囤了500台準備在這個落後星大賣一番。
俊仁跑去唐寧街10號推銷:
丘吉爾:“殿下,您不如推銷‘如何讓大英帝國不解體’?”
俊仁回答:“我幫你解決了這個問題,你會買我的淨化器嗎?”
丘吉爾說:“我會考慮!”
俊仁說:“那麼你打算買多少?先訂個合同吧,你訂完合同我再告訴你,免得你白嫖用!”
丘吉爾說:“你先給我個大綱,我看合不合適,然後再決定要買多少?”
俊仁說:“很簡單,用總公司統治子公司的方法統治殖民地,宏觀政策而不是伸手抓棋!比如建一個聯盟,尋找共同點,維持同盟!”
1953年的英國:
殖民地獨立浪潮印度已獨立,非洲、中東蠢蠢欲動)。
經濟衰退:戰後負債累累,英鎊霸權搖搖欲墜。
丘吉爾的執念:
“朕的日不落帝國啊!”但現實是“日落帝國”)
俊仁的“商業提案”
核心策略:
“總公司英國)統治子公司殖民地)”
宏觀控製:
不直接乾涉內政,隻抓國防、外交、貨幣。
例:讓印度自治,但軍隊必須用英國裝備、英鎊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