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果然下起雨來。隻是這雨極細,若未深究,幾不可覺。細雨迷蒙之中,愈顯出山青林翠,山青如黛,林翠欲滴。細雨打在身上,便是薄薄春衫也不能打濕,隻額前碎發上漸漸凝成一滴水珠,緩緩彙聚,慢慢滴下,落在腮邊鼻尖,才知是有雨了。
辰時未了,秦玉離了神武衛延豐大營,卻不回城,也不繞城巡查,竟撥馬再向南行。隻於適一人跟隨,也不打傘,二人一前一後,在雨中縱馬。為因雨小,道路不甚泥濘,也沒了煙塵,此情此境打馬馳騁,竟有十分暢懷。
與梁都漸行漸遠,道路阡陌已難見人煙,兩匹馬奔出十餘裡後,漸漸收住腳步。抬眼望去,在煙雨之中,一座龐然大物矗立於遠方,如城郭般闊大,又如山嶽般高聳。正是修建之中的南園。
一道綠瓦朱牆綿延開去,無儘無際,隱沒在雨中。牆外開一道水流,闊可三丈,水兩岸栽滿如絲煙柳,枝條如絛,綠意新綻。行不數步,一座白玉橋橫亙水上,橋後是一道三開間大門,門上尚無匾額。
秦玉二人下馬上橋,早有兩個披甲羽林衛兵士迎上前來。兩個兵士不識得秦玉,然見秦玉身穿朱色四品官袍,不敢怠慢,抱拳施禮道:“官人何來?”
於適上前一步,抱拳還禮道:“大官人乃是熊飛軍都指揮使秦都司,今日巡查都畿,恰行到此,要入園查看。”說罷遞上自家熊飛軍腰牌。
兩個兵士卻不接腰牌,隻略看一眼,便即一同後退一步,單膝跪地行庭參禮道:“小人參見秦都司。”
秦玉道:“二位請起,不必多禮。你等本是天子近衛,如今要日夜在此守衛,著實辛苦。好在這園子不日便可完工,那時也少不得你等的功勞了。”
一個兵士道:“小人等職責所在,不敢言苦,為聖上效命,亦不敢言功。”
秦玉笑道:“果然不愧天子近衛,耳濡目染聖教日久,忠君之心非是我尋常禁軍軍士可比。”說罷便向內走。於適緊隨身後,將兩匹馬韁繩交與那兵士。
那兵士卻不接,又施禮道:“秦都司,這園子極大,請秦都司騎馬查看。聖上遷居之前,園中不禁騎馬,尋常我等若遇事也可在園中騎馬。秦都司若不騎馬時,隻怕一日也走不完這園子。”
秦玉腳步不停,隻略一回身,道:“也好,如此,多謝了。還要煩請二位尋一個識路的為我引路。”
一個兵士應了,急回身走入門內,不一時帶一個隻十五六歲的小黃門一同出來。那小黃門見秦玉立在門前,上前深施一禮道:“小人黃魚兒為秦都司引路。”
秦玉道:“有勞小內官了。”
進了門內,秦玉、於適上馬,卻見小黃門並無馬匹,秦玉道:“小內官不騎馬麼?”
黃魚兒笑道:“秦都司隻喚小的作黃魚兒便是。小的不敢騎馬,也不會騎馬,秦都司隻管打馬,小人跟得上。”
秦玉一笑,便不催馬,隻信馬由韁,任那黃魚兒在前引路,緩緩向園內行去。
這門是園子西正門,門內便是一座土山平地而起,山上引下一道溪流,從園牆小水門流出,想是彙入園外水中。山上尚未完工,隻立起數塊奇石,樹木卻稀疏。有許多工匠精赤臂膀擔石栽樹,呼喝之聲此起彼伏。山腳下間有羽林衛兵士值守,個個按刀挺立,目不斜視。
繞過土山,豁然開朗,隻見極開闊一片湖水,碧波蕩漾。湖北岸曲橋水榭已完工,極是精巧雅致,岸邊幾處亭台卻仍在修建,往來工匠絡繹不絕。更有不知多少精壯民夫,以圓木鋪路,繩索牽引,奮力滾動巨石。遠處殿宇屋脊林立,在煙雨之中,也隻能瞧見大概輪廓。
秦玉本無心觀景,然眼前景象,便如一幅水墨山水圖卷一般,卻也不禁看之不足。那黃魚兒甚是識相,每過一處,便將其處細細解說一番,山是何名、水往何處、樓高幾何、庭深幾許,皆說的極為細致。然他卻也並非多話,秦玉若不問起,便不開口,隻在前方引路。
秦玉左顧右盼,座下馬卻不察他心意,隻顧向前,不覺走過了湖,一排精巧房舍之後,一道紅牆將道路阻隔。秦玉料想到了中樞宮殿區域,雖未完工,卻也不敢擅闖,便喚黃魚兒。黃魚兒立足回身應是。秦玉道:“前方是何處了?”
黃魚兒道:“稟都司,前方便是這園子正殿了。一連三座大殿,第一座是百官候朝議事的,第二座是上朝的正殿,第三座是聖上歇息的,都還沒有完工。楊都知已傳了命,要在六月之前將三座正殿修完,因此這些時日眾多工匠們都在這裡,日夜不停趕造。這幾處也還未取名,要等聖上親自看了再賜名的。”
秦玉點點頭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必看了。楊都知可在園中麼?”
黃魚兒道:“楊都知尋常時日是不回大內的,隻在園中歇宿。小人卻實不知楊都知今日可在園中。”
秦玉道:“如此,你便引我到楊都知住處罷。”
黃魚兒道:“小人遵命。隻是楊都知住在園子東頭,離得甚遠,都司要去時,須得撒開馬,小人引路。”說罷深揖一揖,回過身撒腿便跑。秦玉見了,隻得催馬跟上。
黃魚兒腿腳極是靈便,奔跑極快,秦玉、於適二人催馬在後緊隨,不一時便從正殿南側繞過。秦玉側目望去,見左側一道麵闊七間門樓,已是完工了,重簷飛角,雍肅雄壯。門前二十幾個羽林衛兵士把守,又有工匠、內侍穿行,卻無人過問他三人。
繞過正殿,穿過一道儀門,前方又是一處園林,山水相依,林密樹蔥。又向北行,溯溪而上,不知路程,隻見紅牆隔開許多院落。
黃魚兒在一處院落前停住腳步,回身恭施一禮,隻微喘幾口氣,道:“秦都司,便是這裡了。”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