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封不解鄭帝之意,隻目視鄭帝,等鄭帝說下去。
鄭帝看向陳封,道:“崇恩,你是武將,以武將參知政事,在我朝你是頭一個,朕便是望你能出將入相,輔佐太子建立不世之功業。猶記得當年你出兵伐蜀之先,朕還說你資望甚淺,恐統率大軍難以服眾。你不負朕望,隻短短四五年間,聲譽之隆,便已蓋過當年徐少保了。”
陳封道:“陛下這話...卻教臣如何敢當?”
鄭帝道:“有何不敢當?徐衝之也不過一武將,也不曾有滅國之功,也不曾逞退燕之威,如何比得過你?隻怕你當真不知,你非但得天下將士敬服,便是朝中官員,鄉野百姓,也對你欽敬有加。”
陳封道:“這...這...臣確是不知。臣自知有些微功,然於民望上...臣實是不知。臣也不曾理過民政,卻何以至此...”
鄭帝嗬嗬笑道:“你不必惶恐,這全因你平日裡不顧名聲,不計得失,隻一心為國之故。民心最明,天長日久,你自然便得了民心了。”
陳封如何能不惶恐,卻不敢擅動,便覺坐立難安,道:“臣一心兵事,參知政事也隻這二年間事,卻也並未有何諫議利於百姓...臣實是無心民政,請陛下準臣專心兵事,不理民政。”
鄭帝道:“朕說了你不必自憂。朕要你輔佐太子,便是用你此處。你是武將,不同於文臣,文臣理政乃是理所應當之事,武將若不得百官推戴,如何能行使政令?如何能處置國事?”
陳封唯唯道:“是,是臣偏狹。”
鄭帝歎道:“卻也怨不得你如此惶恐。若是朕身子康健之時,見你如此得朝野之望,隻怕也要不得不有所顧忌。但今時卻又大不相同了。朕年老體衰,你若不能勢傾朝野,如何能輔佐幼主掌控朝局,以致盛世?崇恩,日後要壓住滿朝驕官悍將,便隻得倚仗你了。今時今日,朕要的便是你氣吞天下的武將氣概。”
陳封不覺挺了挺腰,道:“陛下放心,臣定當不遺餘力輔佐太子殿下。”
鄭帝又氣喘連連,見陳封起身欲去倒茶,卻擺手命陳封坐下。少頃鄭帝喘息漸止,道:“說了這許久,朕已有些乏了。但這些話今日卻不得不說,否則便晚了。說了這許多,朕也是恐你不能解朕之深意。”
陳封道:“陛下歇息片刻再說也不遲,莫累壞了禦體。”
鄭帝道:“不妨事。崇恩,朕要你輔佐太子,便要保住你的聲望。你可想過這案子要如何了斷才能不損你的聲望?”
陳封道:“臣不知,請陛下明示。”
鄭帝道:“朕也知曉這案子有許多不可解之處,你兒子陳鑾隻怕當真有些冤屈,若按常理,政事堂定要將此案發回重審。這也是朕要在今日今時召見你的原由。崇恩,倘若這案子斷你兒子無罪,或是斷的罪過輕了,天下人必要說刑不上大夫,全因你的權勢才能使子嗣脫罪。唯有斷了陳鑾死罪,方能不傷你聲名,天下官員百姓都要說你陳崇恩至公無私,大義滅親。”
陳封驚駭,張口結舌不能言語。鄭帝道:“朕知道你的心思,至親者父母,至愛者子女,天下間誰能眼見兒子赴死而不加理會?朕的兒子犯下謀逆大罪,朕尚且不願將他處死,何況你兒子這等小事?但陳鑾一條性命卻又乾係重大,日後你陳崇恩為鄭國之伊尹霍光,我鄭國基業,你陳家前程,全在陳鑾一人身上。”
頃刻間無數念頭從陳封心頭劃過。隻看鄭帝條理如此清晰,便知此事必是洪福進言。洪福隻要鄭帝處死陳鑾,以使君臣心生芥蒂,日後才好設法構陷陳封。鄭帝年老昏聵,竟不能慮及此處,更以君論臣為伊霍,豈不繆之極也。然鄭帝所言卻又是實,且不說聲名小事,隻今日若不應允,非但再不能執政掌權,身負托孤,隻怕陳家前程也要毀於一旦。
陳封猶豫再三,終究不舍兒子性命。但今日若不應允,還能走出這紫宸殿麼?陳封偷眼向北看去,隻見殿北昏暗陰沉,簾幕重重,簾幕後足可藏下五十個羽林衛。然陳封細看,卻又看不出有何異樣。或者鄭帝並無準備,若不應允,性命無憂,卻是與鄭帝撕破了臉,權勢必不能保。
即刻起兵?梁都城中有金吾衛與羽林衛,鄭帝豈能無防備?揮軍攻打梁都?且不說將士有無這等膽量,便是禁軍其他兵馬,也斷無坐視之理。況且眾多將領家小皆在城中,又有誰敢輕易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若如此,當真為陳鑾一條性命,壞了大局。
陳封遲疑難決,鄭帝也不催促,隻將目光投向窗紙。此時陽光已越過東偏殿屋脊,儘數照在正殿窗上,這屋內便亮堂許多,適才還不能見的灰塵,在陽光下飛舞跳躍。
鄭帝轉過頭看向陳封,見陳封臉上仍舊陰晴不定,遂道:“古來成大事的,手段自不必說,心腸也是要硬的。以你一個兒子,換陳家為我鄭國第一世家,更換得我鄭國萬世基業,這其間利害,崇恩豈能分辨不出?你若能借此成就一統大業,更可造福天下子民,豈非皆是你陳崇恩的福報?你雖喪一子,卻不必背負殺子的罪名,這罪名朕來擔。朕下旨處死陳鑾,你又豈能抗旨?”
陳封猛地抬起頭,直視鄭帝目光道:“陛下,臣子有過,其罪當誅,但,念在臣為國效命多年份上,便不能饒他一命麼?陛下...此事,便無法可想麼?”
鄭帝歎道:“崇恩,並非是朕要取陳鑾性命,實是權衡再三,舍此再無他法了。你若要保陳鑾性命也無不可,隻需你上一道自貶奏疏,自請革去禁軍都宣撫使之職,太子繼位之時,你自然也不能再受顧命。若如此,此案也不必發回梁州府重審,朕便可開恩赦免陳鑾之罪。崇恩,你意下如何?”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