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一聽,仰頭笑了幾聲,一邊擺手一邊搖頭。
她笑得有些乾澀,手指粗糙。
“不用,不用!鄉下的娃皮實,不像城裡孩子那麼金貴。”
“再說了,以後不也就是種地、打工,學再多知識也沒用。”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身邊的幾個孩子。
他們光著腳站在泥地上,褲腿卷到膝蓋,衣服洗得發白,補丁疊著補丁。
“而且咱們這兒壓根沒有學校,要讀書還得跑到城裡。”
她抬起手指了指山外的方向。
“那地方遠得很,來回一趟都費勁,更彆說錢了。”
她的聲音低了些,帶著幾分疲憊和現實的沉重。
“我們家裡能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謝天謝地了,真沒那個餘錢供他們念書。”
她說完這話,輕輕歎了口氣,低頭看了看腳邊的一個小男孩。
他正低頭摳著泥塊,聽見提到自己,抬起頭來咧嘴一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齊的牙。
周文琪聽了,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
她的嘴唇微微抿緊,眼神從輕鬆轉為凝重。
她站在土坡上,身後是低矮的屋簷和堆著的柴草。
看著眼前這群咧著嘴笑、眼睛亮晶晶的孩子,她心裡猛地一揪。
不上學,就沒法走出大山。
一輩子都在這兒打轉!
這不隻是個人的命運問題,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困局。
將來社會變了,城市飛速發展。
可這些孩子因為沒讀過書,隻能去做最累、最苦的活,掙最少的錢。
他們連識字都成問題,更彆提用手機、看路牌、填表格。
一旦外麵的世界加快腳步。
他們就被遠遠甩在後麵,連追趕的機會都沒有。
想到這兒,她眉頭越皺越緊。
她的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包帶,指節泛白。
“孩子們的上學問題,我會跟廠長說說。”
她語氣變得堅定,每一個字都說得清晰有力。
“教育可不是小事,孩子到了年紀,就得去學校認字、讀書。”
她看著李翠英,目光直視,沒有閃躲。
“你放心,我會推動這事,爭取和教育局溝通,在咱們這兒建個學校,讓娃們就近讀書。”
“建學校?”
李翠英一聽,眼睛瞬間瞪得老大。
她洪了洪嘴,卻沒有立刻說出話來,隻是呆呆地看著周文琪。
在這深山老林裡,若不是鋼廠提供了點活路。
她這種人家連吃飯都成問題。
村裡好幾戶人家常年靠借糧過日子,冬天連炭都燒不起。
現在能勉強活下去就不錯了,哪敢想讓孩子念書的事?
她心裡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可緊接著,學費、書本費、文具……
她想到自己那點微薄的收入,每天在鋼廠做些零工,乾一天掙一天的錢。
家裡還有兩個老人要照顧,一個孩子去年生病,花了幾十塊錢。
全家省吃儉用半年才還清。
若是孩子們真去上學,光是一支筆、一本練習本,都可能是負擔。
她嘴唇動了動,最終什麼也沒說,隻是低頭看著自己的手。
她站在院子裡,目光落在遠處光禿禿的山梁上。
“真……真的能建學校?不會是哄人吧?”
有人低聲嘀咕,語氣裡滿是懷疑。
“咱們這窮山溝,也能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