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揮彆_諸天大醫:從大明太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四十章·揮彆(2 / 2)

在吳桐驚愕的眼神中,數百痊愈病患在老軍醫的帶領下,齊齊跪倒在地!

“萬民傘咱們大夥置辦不起。”營正捧出一把油布傘,說道:“一把傘穿三千針,但求此傘能為大人擋一程風雨!”

傘骨撐開的刹那,數百人齊聲高呼:“願大人此去——”聲浪驚飛簷下燕雀,“藥香滿京華!”

營正踹了腳發呆的小侍者:“愣著作甚!快把新采的普洱茶給大人裝上!”

……

踏著晨起的陽光,吳桐來到了此行的終點:感通寺。

漫天霞光透進紫竹林,在氤氳的檀香裡,晨光穿過竹影雲霧,在虛空中留下道道明亮的光軌。

慧覺大師端立於大雄寶殿前,織錦繁繡的七寶袈裟金光璀璨,與吳桐靛青官袍上雪銀的鷺鷥補子遙相輝映。

老僧身後站著三位長老——彝族大祭司畢摩、白族本主廟經母、納西族大東巴。

再見麵時,老少二人會心一笑。

“檀越請看。”慧覺大師目含笑意,拂開殿前經幡,隻見三千痊愈者正跪坐庭中。

滿堂寂靜,所有人都正握著折斷的箭杆,在貝多羅樹的葉子上俯首刻經。

木茬與葉片摩擦聲如春雨瀝瀝,其中有位失去雙臂的士卒以齒咬箭,刻出的《藥師經》字跡竟比旁人還要工整!

吳桐眼中滿是欣慰,此刻,他實現了此前許下的諾言。

貝葉書經,詠唱千年。

伸手解下裝滿銀兩的褡褳,吳桐剛要開口相送,卻被慧覺大師止住。

慧覺大師輕點九環錫杖,十八羅漢像後轉出個皮膚黝黑的少年——正是已經康複的岩罕阿弟。

彝家漢子岩罕隨之而出,他手捧一個陶甕,裡麵裝著滿滿的金黃稻種。

“想必檀越欲贈銀兩,重塑本寺金身。”慧覺大師身披祥光,淺笑道:“但檀越豈不聞,金身不在寶相,而在饑者得食,病者得醫。”

隨著話音落下,彝族畢摩走上近前,他解開腰間牛皮囊,從中掏出一把沾著火塘灰的苦蕎籽。

老祭司揚起手,將苦蕎籽撒向吳桐足前,他用彝語說道:“神樹在上,苦蕎是我們彝家的魂,今日贈予救命的木帕(醫生)!”

白族經母隨後而來,老婦人捧出本主廟供奉百年的藥玉,通透的翡翠中央,凝著一滴乳白色的藥露。

她雙手顫巍巍的,將玉墜係在吳桐的銀鸞帶上。

老婦人蒼老的手指劃過玉麵上雕刻的藥神姑奶奶,她迎著雨過天晴的朝陽,開懷笑起來。

“本主娘娘說,漢家巫醫讓蒼山神女展露出了笑容。”

最後到來的納西族大東巴擊響羊皮鼓,他拉過吳桐手掌,用東巴文在吳桐掌心寫下“神花永駐”。

“雪山上的三朵神看見了,漢家巫醫把瘟魔趕進了玉龍第三國!”

慧覺大師的錫杖插入泥地,老僧目光閃動,蘸水在吳桐額頭畫下卍字雍仲金紋,十八名小沙彌齊聲梵唱,融入各族語言的答謝。

最年長的沙彌捧來貝葉經匣,展開的經卷上,漢文《千金方》與彝文《齊蘇書》並排生輝。

“應天的金鑾殿,比雲南更需良醫。”慧覺大師合掌說:“老衲會為檀越誦經祈福四十九日,願檀越不墮苦厄,不逢劫難。”

拜彆眾人,懷揣著所有人沉甸甸的祝福,吳桐跨上河西駒,躍馬揚鞭。

此一去,天高地大。

魚躍闊海,飛鳥投林。

洱海在浩渺煙波中一碧萬頃,天光雲影在湖麵上流連徘徊,天連著水,水連著天。

遙望青翠蒼山,雲間雪峰與天水共成一色,宛若一頂白螺立於翡翠之間,幾聲孔雀啼鳴適時響起,浩大一片至美勝景。

春歸彩雲的原野上,隱約可以聽見孩童們的暢快嬉笑。

遠處,阿蘿在老軍醫喜悅的眼神中,和各族孩子一起跑出營房。

她手裡舉著一隻碧綠的草編螞蚱,一邊跑一邊高唱著童謠:

“昔年麻姑成仙去,留得人間濟世人……”

下關風;

上關花;

蒼山雪;

洱海月。

如此風花雪月,何不惹人留戀?

吳桐向這片人間仙境投去了最後的深情一瞥,他撥轉馬頭,向著那片龍氣盤桓的京城應天,一往無前……


最新小说: 她的美弱慘老婆是黑芝麻餡兒的 全球熱搜:寡婦島直播爆紅了 北美驅魔:在芝加哥當道士的日子 從下鄉當知青開始,道法通神 娘娘快開門,我是陛下 悍卒:從饑荒帶老婆打獵開始 談什麼感情,拿錢砸我啊大小姐! 帶球上門後,我成陸少心尖寵 隨母改嫁下鄉,三個繼兄寵我入骨 凶案筆記成真,我成警局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