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基地辦公室的門在陳羽墨身後輕輕合上,隔絕了走廊裡隱約傳來的設備運轉聲和研究人員匆匆的腳步聲。
室內一片寂靜,辦公桌上,一疊厚厚的、剛剛打印出來還帶著微弱墨香和機器餘溫的a4紙整齊地碼放著,紙麵上布滿了複雜的分子結構式、精密的晶格模型、艱深的數學推導以及一條條清晰標注著溫度、壓力、催化劑配比和能量場參數的合成路徑。
陳羽墨走到桌前,指尖拂過那疊承載著足以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秘密的紙張。這份關於常溫常壓超導材料的完整核心理論、關鍵數據與工程化合成路線,是他從燭龍那精心提煉、轉化為當前地球科技語境所能理解與實現的“階梯”。它不再僅僅是飄渺的理論聖杯,而是指向實際工程落地的精確藍圖。
他拿起桌上的內部通訊器,聲音平穩:“楚老,周老,沈教授,請你們到我辦公室來一趟。帶上核心材料組的負責人。”
等待的時間並不長。很快,辦公室的門被敲響。楚雲天、周文淵,以及沈青山教授,還有幾位材料組的核心負責人,魚貫而入。他們的臉上還殘留著剛才在實驗室討論瓶頸時的凝重和焦慮。
“羽墨,是不是有新的思路了?”楚老性子最急,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問道,目光下意識地掃向陳羽墨的桌麵。
陳羽墨沒有直接回答,隻是拿起桌上那疊厚厚的文件,遞了過去:“這是關於解決我們當前小型化聚變瓶頸的方案。核心,是它。”
楚老第一個接過文件,周老和沈教授立刻湊上前。材料組的幾位負責人也屏住呼吸,伸長脖子。
辦公室裡隻剩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以及越來越粗重的呼吸聲。
起初是疑惑的皺眉,手指無意識地劃過那些陌生的分子式和晶格模型。緊接著,是眼神的驟然凝固,瞳孔急劇收縮!再然後,是難以置信的倒抽冷氣聲此起彼伏!
“這…這結構…怎麼可能穩定?!”
“電子配對機製…完全顛覆了bcs理論!”
“臨界電流密度…10的6次方安培每平方厘米?!這…這是現有材料的百倍千倍?!”
“合成路線…金剛石壓砧誘導特定晶相…特定催化劑…能量場精確調控…這…這思路…”
驚歎聲、質疑聲、帶著巨大震撼的喃喃自語,瞬間打破了辦公室的寂靜。幾位材料領域的負責人,平日裡都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頂尖專家,此刻拿著文件的手都在微微顫抖,臉色因為極度的震驚和興奮而漲紅。
楚老和周老更是看得額頭青筋直跳。楚老猛地抬起頭,花白的頭發似乎都因激動而微微顫動,他死死盯著陳羽墨,聲音帶著一種近乎失聲的嘶啞:
“羽墨!你…你知道你這份東西意味著什麼嗎?!這…這不僅僅是解決我們的問題!這…這是對整個現有物理學、材料學、乃至整個工業體係的徹底顛覆!一旦曝光出去…全世界的學術界都會瘋掉的!”
周老也用力點頭,他補充道:“何止學術界!能源、交通、電子、醫療…所有行業都會被徹底重塑!現有的技術路線、專利壁壘、甚至國家間的科技格局…都會被衝得七零八落!這…這太驚人了!太可怕了!”
陳羽墨平靜地迎著楚老和周老那震撼到近乎驚駭的目光,也掃過沈教授和材料負責人臉上複雜難言的表情。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紛擾的清晰力量,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顛覆理論體係,從來不是目的。”
他緩緩轉過身,目光如沉靜的深海,“比起在紙麵上推翻多少舊有的認知,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把這張紙上的東西,變成實實在在握在我們手裡的材料。如何讓它在我們的工廠裡穩定地生產出來,如何讓它驅動更強大的聚變裝置,如何讓它點亮更多的燈,驅動更快的列車,治愈更複雜的疾病。”
他頓了頓,視線掃過那份被眾人視若珍寶又重若千斤的文件,語氣斬釘截鐵: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才是它存在的唯一意義,也是我們這些人站在這裡的使命。”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楚老喃喃地重複著這八個字,眼中翻騰的驚濤駭浪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更加熾熱的堅定。是啊,理論再顛覆,如果不能落地,造福於腳下這片土地和生活其上的人民,又有何用?
周老長長舒了一口氣,用力揉了揉臉,仿佛要將那份驚駭揉碎,隻剩下純粹的乾勁:“對!羽墨說得對!管它天翻地覆!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把它造出來!”
沈教授眼中也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看向材料組的負責人:“立刻組織人手!按照陳總提供的路線,分秒必爭!所有資源無條件傾斜!我要看到最快的進度!”
“是,”材料組的幾位負責人此刻再無半分猶豫和彷徨,臉上隻剩下被點燃的、近乎狂熱的鬥誌!困擾他們許久的聖杯,此刻被指明了路徑,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振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位負責人甚至激動地拍著胸脯:“請各位領導放心!材料組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保證在春節之前,拿出第一塊合格的樣品!要是拿不出來,我…我提頭來見!”
這略帶誇張卻無比真摯的誓言,引得楚老和周老都笑了起來,辦公室內凝重的氣氛瞬間被一種昂揚的、充滿乾勁的熱烈所取代。那份足以顛覆世界的資料,此刻不再是令人恐懼的未知力量,而是化作了手中攻堅克難的利劍!
“好!要的就是這股勁頭!”楚老大手一揮,“立刻行動!時間不等人!”
“對!散會!乾活!”周老也精神抖擻。
眾人拿著那份重若千鈞的資料,如同捧著最珍貴的火種,腳步匆匆卻又充滿力量地離開了辦公室,立刻投入到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中。
送走了鬥誌昂揚的材料攻堅團隊,辦公室重新恢複了寧靜。陳羽墨沒有片刻停歇,他坐回寬大的辦公桌後,打開了桌麵上加密通訊設備。
屏幕亮起,華科院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長李院士那張熟悉而儒雅的麵容出現在畫麵中,背景是他堆滿書籍和資料的辦公室。李院士身邊,還坐著幾位核心團隊成員,臉上都帶著期待和嚴謹。
“羽墨,看到你氣色不錯,我們就放心了。”
李院士率先開口,語氣溫和而帶著關切,“西北那邊條件艱苦,身體是第一位的。”
“謝謝李老關心,我很好。”陳羽墨微微頷首致意,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了正題,“《生命科學基石工程》的最終版修訂,進行得如何了?”
提到這個傾注了雙方巨大心血的工程,李院士的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而專注:“我們團隊結合你之前提供的核心理論框架和關鍵原理闡述,已經完成了最終的統稿、精校和知識體係梳理。重點確保了其邏輯的自洽性、知識的前沿性,以及最重要的——與現有高等教育體係的階梯式銜接可行性。”他示意了一下,旁邊一位研究員立刻將一份厚厚的電子文檔傳輸了過來。
“我們重新梳理了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因編輯、蛋白質工程、神經科學等核心模塊的敘述邏輯和知識深度,著重強化了基礎原理的普適性和啟發性。”
李院士詳細地介紹著,“同時,按照你的要求,增加了大量引導性思考題和開放性研究課題設計,旨在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自主探索能力,而非填鴨式灌輸。”
屏幕上同步展示著修訂後的教材目錄和部分樣章。文字嚴謹流暢,圖表清晰精準,將燭龍信息庫中那些超越時代的一級文明生命科學知識,巧妙地“翻譯”成了符合當前華夏教育體係認知水平和工業驗證能力的“基石”。
“非常好。”陳羽墨快速瀏覽著關鍵修訂點,眼中流露出讚許,
“李老和團隊的辛苦付出,意義重大。這份教材,是未來生物科技騰飛的真正根基。它的目標,不是培養幾個頂尖科學家,而是重塑整個民族對生命本質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最終版,我同意定稿。請儘快完成最後的排版,按計劃,在明年秋季,從19屆大一開始正式普及。”
“太好了!”李院士和他身邊的團隊成員臉上都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充滿成就感的笑容,“我們保證按時高質量完成!為華夏的未來,播下這顆種子!”
通訊結束,屏幕暗了下去。辦公室再次隻剩下陳羽墨一人。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意識中,燭龍那浩瀚的信息維度空間無聲流轉,材料學的湍流與生命科學的星河交相輝映。常溫超導的合成路徑正在隔壁實驗室緊張推進,《生命科學基石工程》的教材也即將化作萬千學子手中的明燈。
戈壁灘上,夕陽正緩緩沉入遙遠的地平線,將無垠的荒原染成一片壯麗的金紅。黑暗即將降臨,但龍淵基地的燈火,卻如同紮根於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倔強星火,愈發璀璨明亮。前路漫漫,星塵為證。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