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的清香混著番茄苗的青澀氣息,在暖房裡漫成一片溫柔的霧。小向陽發現白貓總把薄荷扒到窩裡時,非但沒生氣,反而找來塊舊棉布,給薄荷盆做了個小墊子,“這樣過客就不會把土扒出來啦”。張奶奶見了直笑:“這孩子,倒比貓還懂疼惜東西。”
那天午後,蘇瑤踩著自行車來送新到的花籽,車筐裡晃悠著個玻璃瓶,裡麵泡著金銀花。“縣城的老中醫說,薄荷配金銀花煮水,夏天喝著敗火。”她把花籽袋遞給江思年,眼睛瞟見白貓窩裡的薄荷,忽然拍了下手,“前兒個見王大爺相冊裡有張照片,過客蹲在薄荷盆邊打盹,耳朵尖蹭著葉子,像幅畫呢。”
王大爺恰好舉著相機進來,聞言翻出照片給蘇瑤看。鏡頭裡,陽光透過窗欞,在白貓身上織出金線,薄荷的綠葉垂在它鼻尖,連絨毛上沾的土粒都看得分明。“這貓通人性,知道薄荷嫩,每次扒窩都用爪子輕輕攏,從不傷著根。”他說著又舉起相機,對準花盆裡剛冒頭的向日葵新芽,“昨兒個老周來,說他家鴿子總往這邊飛,許是聞著花香了。”
話音剛落,信使就撲扇著翅膀飛進來,腳環上的紅繩沾著草屑。它落在向日葵苗旁,用喙尖啄了啄盆土,忽然歪著頭叫了兩聲。江思年湊近一看,土裡竟藏著隻七星瓢蟲,紅底黑點的背殼在新土上格外顯眼。“這是來幫忙捉蟲呢。”張奶奶端著篩好的花肥過來,“早年你娘種向日葵,就盼著田裡多些瓢蟲,說它們是莊稼的小大夫。”
小向陽蹲在旁邊數瓢蟲的斑點,忽然發現信使翅膀下沾著片薰衣草花瓣。他剛要伸手去夠,就見白貓輕輕按住他的手腕,喉嚨裡發出低低的呼嚕聲。“彆驚著它,”江思年笑著把花瓣摘下來,夾進母親的日記裡,“這是去年的老花瓣,許是從花田深處帶回來的。”
立夏那天,暖房的窗全敞開了,風裡裹著野薔薇的甜香。李爺爺坐在門檻上拉二胡,調子順著風飄到花田,引得蝴蝶在薰衣草叢裡打旋。阿黃趴在他腳邊,尾巴尖隨著弦音輕點地麵,忽然起身往花田跑,不一會兒叼著隻野兔回來,放在小向陽麵前,耳朵耷拉著,像在求誇獎。
“這傻狗,知道向陽愛吃野兔肉。”張奶奶笑著接過野兔,“前兒個說想吃你李爺爺做的熏兔,它記到今兒。”李爺爺放下二胡,摸出把小刀開始收拾野兔,刀刃劃過皮毛時,信使忽然飛過來,把嘴裡叼的野薄荷放在他手邊。“這是讓你給兔肉提香呢。”蘇瑤看得直樂,“你們這兒的動物,比人還會搭把手。”
傍晚時分,江思年在花田除草,發現埂邊多了幾叢虞美人。粉的、白的、紅的,花瓣薄得像蟬翼,風一吹就顫巍巍的。他正納悶是誰種的,就見王大爺舉著相機從花叢後鑽出來,鏡片上還沾著草葉。“昨兒個見城裡來的學生娃在這兒撒種子,說虞美人跟薰衣草搭著好看。”他指著花叢深處,“你瞧,那幾個娃娃還在那邊畫素描呢。”
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三個穿校服的少年正趴在畫板上,筆尖在紙上沙沙響。其中個梳馬尾的姑娘忽然舉起畫板,上麵畫著暖房的煙囪,煙圈裡飛著隻白鴿,翅膀下拖著串向日葵。“那是照著信使畫的。”小向陽跑過去看,回來時手裡攥著支虞美人,“姐姐說要把畫送給咱們,掛在暖房的牆上。”
夏至的雨來得急,劈裡啪啦打在暖房的玻璃上,像在敲鼓。江思年正在修補漏雨的屋頂,忽然聽見小向陽喊“鴿子落水了”。他探頭往下看,見信使落在積水裡撲騰,翅膀被雨水打濕,飛不起來。白貓已經跳進水窪,用身子把鴿子往屋簷下拱,自己的毛全濕透了,像團擰乾的棉絮。
江思年趕緊跳下來,把兩隻小家夥抱進暖房。張奶奶早已生起炭火,把鴿子揣進圍裙裡焐著,又用乾布給白貓擦毛。“你看這貓,平時跟鴿子搶食,真見了難處比誰都急。”她擦著白貓的耳朵,忽然笑出聲,“耳朵眼裡還塞著片虞美人瓣呢,許是剛才救鴿子時沾的。”
信使在圍裙裡暖和過來,抖了抖翅膀,忽然飛起來,把嘴裡的羽毛墊在白貓腳邊。白貓舔了舔它的翅膀,又叼來塊烤紅薯放在鴿子麵前。小向陽趴在火塘邊看呆了,忽然轉頭對江思年說:“它們比故事裡的好朋友還好。”
入伏那天,花田的向日葵全開了,金燦燦的花盤轉著圈追太陽,像無數張笑臉。老周帶著村裡的孩子來摘花籽,最小的娃才剛會走,攥著顆葵花籽往嘴裡塞,被信使用翅膀拍掉,又叼來顆野草莓放在他手心。“這鴿子成精了,知道娃不能吃生瓜子。”老周媳婦笑著摘了把草莓,分給孩子們,“前兒個它往我家鴿籠裡叼向日葵杆,原是給雛鴿搭窩呢。”
王大爺舉著相機在花田裡跑,鏡頭追著蝴蝶,追著孩子,追著落在花盤上的信使。忽然他蹲下來,對著花叢深處拍個不停。江思年走過去一看,見白貓正蹲在朵最大的向日葵下,懷裡摟著隻剛出生的小貓崽,花盤垂下來,剛好給它們遮著太陽。“這窩崽藏了三天了,今兒才肯帶出來見人。”王大爺笑得眼角堆起皺紋,“剛拍著信使往貓崽嘴裡喂水,用喙尖沾著水,一下下滴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向陽數著貓崽的數量,忽然發現少了隻。正著急時,見阿黃從薰衣草叢裡鑽出來,嘴裡叼著隻亂跑的小貓,輕輕放在白貓身邊。“阿黃也幫著看娃呢。”張奶奶提著水壺過來,給向日葵澆水,“你娘當年養的那條黃狗,也這樣護著雞崽,總把跑丟的小雞往雞窩裡趕。”
處暑的風帶了涼意,向日葵的花盤開始低頭,沉甸甸的籽實壓彎了杆。江思年和蘇瑤忙著收割,鐮刀割過莖稈的脆響裡,混著小向陽的笑聲——他正追著信使跑,手裡舉著個裝滿葵花籽的小布袋,那是白貓幫他從花盤裡扒出來的,顆顆飽滿得發亮。
“這些籽留著明年種,”張奶奶把葵花籽倒進陶罐,“剩下的炒了給孩子們當零嘴。”李爺爺坐在田埂上拉二胡,調子慢悠悠的,像在跟向日葵道彆。王大爺的相機快門響個不停,把彎腰割花的江思年、舉著布袋的小向陽、蹲在花堆上的白貓,都收進了鏡頭。
“你看這張,”他把相機遞給江思年,“向陽的影子和花盤的影子疊在一塊兒,像朵小向日葵。”照片裡,夕陽把人影拉得長長的,小向陽的影子舉著布袋,花盤的影子垂著腦袋,中間落著隻白鴿的影子,翅膀張得像片雲。
白露這天,暖房的窗台上結了層薄露,薄荷的葉子上滾著水珠,像撒了把碎銀。白貓的崽們會跑了,總愛追著信使的影子玩,有隻黑爪的小貓最調皮,總往火塘邊湊,被白貓一爪子拍開,卻還是踮著腳夠火塘邊的紅薯乾。
“這性子隨它娘,”張奶奶把紅薯乾收進竹籃,“過客小時候也總偷扒火塘裡的炭火玩,被你娘用竹枝輕輕打過爪子,第二天就乖乖蹲在旁邊看,再也不碰了。”江思年翻著母親的日記,恰好看到那頁寫著:“白貓崽扒火,像團小毛球滾來滾去,打了它爪子,倒往我懷裡鑽,心都軟了。”
蘇瑤來送新做的月餅,見貓崽們在搶塊月餅渣,忽然笑著說:“前兒個去縣城,見王大爺的照片在文化館展出了,就那張白貓護著鴿子的,好多人圍著看,說這花田的動物比人還親。”王大爺剛好進來,聞言撓撓頭:“可不是嘛,有個城裡姑娘說要來當誌願者,幫著照看花田,還說要給信使做個新鴿舍。”
信使像是聽懂了,忽然飛起來,把嘴裡的羽毛放在蘇瑤帶來的月餅盒上。小向陽湊過去看,發現羽毛根部沾著點泥土,是從花田深處帶回來的。“它是想讓姐姐也嘗嘗花田的味道。”他把羽毛夾進自己的小畫冊裡,那本子上畫滿了貓、鴿子、向日葵,還有暖房裡的火塘。
秋分那天,市集上多了些城裡來的遊客,都圍著王大爺的照片攤看。有個戴眼鏡的先生指著張照片問:“這白貓真的會給鴿子擋風?”照片裡,初冬的風卷著雪沫,白貓蹲在窗台上,把信使護在懷裡,尾巴圈成個圈,像道擋風的牆。
“千真萬確,”王大爺指著暖房的方向,“這會兒它們準在一塊兒曬太陽呢。”先生跟著往暖房走,剛進門就見白貓趴在向日葵花盆邊,信使站在它背上,正用喙尖啄它耳朵上的草屑。小向陽坐在旁邊剝花生,剝好的仁一半給貓,一半給鴿子,自己嘴裡含著顆,含糊不清地說:“它們天天這樣玩。”
先生掏出本子記著什麼,忽然抬頭問江思年:“聽說你們在攢錢修花田的柵欄?我捐些錢吧,這麼好的地方,該讓更多人看看。”江思年剛要道謝,就見蘇瑤跑進來,手裡舉著張報紙:“快看!王大爺的照片上報紙了,標題叫《花田暖事》!”
報紙上的照片占了大半版,是白貓、信使和小向陽在向日葵叢裡的合影。小向陽舉著朵向日葵,白貓蹲在他肩頭,信使站在花盤上,翅膀搭在他的頭頂。文字裡寫著:“這片花田藏著最樸素的善意,人與動物相依,時光在此慢下來,成了看得見的暖。”
寒露過後,花田的草開始黃了,李爺爺帶著孩子們拾稻穗,阿黃跟在後麵,把孩子們漏撿的稻穗全叼到竹筐裡。有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摔了跤,眼淚剛要掉,就見白貓叼來朵野菊花放在她手裡,花瓣上還沾著露水。“貓給我賠禮呢。”小姑娘破涕為笑,把菊花彆在辮梢上。
江思年在暖房裡翻曬薰衣草,香氣漫得滿屋都是。蘇瑤來幫忙裝香袋,忽然指著牆角笑出聲——信使把自己的乾草窩拆了,叼著草往貓崽們的窩裡送,白貓則蹲在旁邊看著,時不時用爪子把草擺整齊。“這倆是在給崽們搭過冬的窩呢。”張奶奶端著薑湯進來,“當年你娘懷你時,老周媳婦也是這樣,把家裡的棉絮都送來給我,說要給娃娃做小被子。”
小向陽抱著個香袋往信使窩裡塞,說是要讓鴿子睡得香。信使飛過來,用翅膀拍了拍他的頭,忽然叼著香袋往江思年那邊飛,把香袋放在母親的木牌前。“它是想讓奶奶也聞聞香。”小向陽摸著木牌上的字,那上麵刻著“蘇念之”三個字,是江思年去年請木匠新刻的。
霜降那天,老周送來隻新做的鴿籠,竹條編得細密,頂上還蓋著片向日葵杆,說是給信使擋風用的。白貓見了,立刻叼來塊自己墊窩的舊棉絮,鋪在鴿籠裡,又讓崽們挨個鑽進去試試大小。“這貓比人還細心,知道新籠涼。”老周蹲在旁邊看,忽然歎了口氣,“你娘要是還在,見著這光景,準得樂半天。”
江思年把鴿籠擺在窗台上,正對著向日葵花盆。信使飛進去轉了圈,忽然叼著根紅繩飛出來,纏在白貓的脖子上。紅繩是老周媳婦編的,原本係在鴿腿上,不知什麼時候被它解了下來。白貓晃了晃腦袋,銅鈴鐺叮當作響,竟任由紅繩掛在脖子上,像條新項鏈。
王大爺舉著相機拍個不停,嘴裡念叨著:“這張得叫《紅繩結》,比去年那張《雪中護》還好。”小向陽湊過來看取景器,忽然指著窗外喊:“雁群!”大家抬頭望去,幾十隻大雁排著“人”字往南飛,翅膀在秋日的天空劃過,留下淡淡的影。
“你娘日記裡寫過雁群吧?”張奶奶望著雁群,“說雁南飛時,就盼著信來。”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