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裹著向日葵的甜香掠過花田時,丫丫忽然發現驛站旁的小桃樹結了青澀的果子。她踮著腳夠到最低的那根枝椏,指尖輕輕碰了碰桃果,果皮上細密的絨毛蹭得指尖發癢。這是去年冬天趙爺爺種的那幾棵桃樹裡,最先結果的一棵,青綠色的小果子藏在翠綠的葉子間,像被誰偷偷掛在枝頭的翡翠紐扣。
“朵朵!快來看!”丫丫轉身朝花田中央喊,朵朵正蹲在地上幫小默撿散落的筆記本紙頁,聽見喊聲立刻提著裙擺跑過來。兩個小姑娘湊在桃樹下,仰著頭數果子,一共五個,最大的那顆比丫丫的拇指還粗些。
“等它們熟了,會不會像鎮上水果店賣的水蜜桃一樣甜?”朵朵伸手比了比果子的大小,眼裡滿是期待。丫丫想起去年冬天堆向日葵雪人時,朵朵凍得通紅的手還在小心調整花瓣,忽然笑出聲:“肯定比那個甜!這是我們‘友誼花田’的桃樹結的果,說不定還帶著向日葵的香味呢。”
她們正說著,小默抱著筆記本跑了過來,身後跟著扛著竹籃的蘇曉。蘇曉剛從村裡的磨坊回來,竹籃裡裝著新磨的玉米麵,還冒著淡淡的熱氣。“你們在看什麼?”她放下竹籃湊過來,看見桃樹上的青果時眼睛亮了,“喲,這桃樹倒是勤快,第一年就結果了。”
小默趕緊翻開筆記本,在空白頁上畫下桃樹的樣子,筆尖在紙上沙沙響:“我要把它寫進《種子的旅行》裡,就說向日葵花田旁的桃樹,為了迎接朋友們,結出了希望的果子。”他畫得認真,連桃葉上的紋路都細細勾勒,蘇曉看著他專注的側臉,伸手拂去他額前的碎發:“等果子熟了,我們就用它做桃醬,裝在玻璃罐裡,給城裡的小朋友寄去。”
正說著,遠處傳來趙爺爺的咳嗽聲,他扛著一把竹掃帚,慢悠悠地朝驛站走過來。最近幾天趙爺爺總說腰酸,卻還是每天早起打掃花田邊的小路,把掉落的向日葵花瓣掃成一堆,說要留著給孩子們做書簽。“趙爺爺!我們的桃樹結果啦!”丫丫朝他揮手,趙爺爺抬起頭,看見桃樹上的青果,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好啊好啊,”他放下掃帚走到桃樹下,粗糙的手掌輕輕扶著樹乾,“這樹是用山泉水澆的,根紮得穩,明年說不定能結滿枝呢。”他忽然想起什麼,轉身朝驛站走:“我屋裡還有去年編的竹筐,回頭找兩個小的來,等果子快熟了,套在上麵防鳥啄。”
小默跟在趙爺爺身後,嘰嘰喳喳地問山裡的桃樹都結什麼果,趙爺爺一邊走一邊答,說山裡的野桃小得很,核大肉少,卻比家桃香,小時候他常帶著村裡的孩子去摘。小默把這些都記在筆記本上,還特意畫了個小小的野桃,旁邊標注“趙爺爺的童年果實”。
午後的陽光越來越烈,蘇曉提議去驛站裡歇涼,驛站的茅草屋頂隔熱,比外麵涼快不少。朵朵從布口袋裡掏出曬乾的向日葵花瓣,撒在驛站的木桌上,瞬間滿屋子都是淡淡的花香。丫丫則打開驛站的窗戶,讓風帶著花田的甜香吹進來,落在書架上那些寄來的書籍和種子袋上。
書架最上層放著一個藍色的信封,是城裡的小朋友林林寄來的,裡麵裝著一張畫,畫著城裡的公園,公園裡有個小小的向日葵花田,旁邊寫著“我也想種一片友誼花田”。丫丫把畫拿下來,鋪在花瓣上:“等桃子熟了,我們也給林林寄一罐桃醬吧,讓他嘗嘗我們花田的味道。”
朵朵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麼,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小的布包,裡麵裝著幾顆曬乾的蒲公英種子:“我上周去山裡摘的,等風大的時候,我們把它們撒在花田周圍,明年就能長出蒲公英,和向日葵一起開花。”小默立刻舉手:“我也要撒!還要在蒲公英旁邊插上小牌子,寫‘友誼的種子會飛’。”
蘇曉看著三個孩子嘰嘰喳喳地規劃,笑著從竹籃裡拿出幾塊玉米麵餅,分給他們:“先吃點餅墊墊肚子,下午我們去小溪邊打水,給桃樹澆點水。”玉米麵餅帶著淡淡的甜味,丫丫咬了一口,想起去年冬天趙爺爺家的紅薯粥,心裡暖暖的——原來“友誼花田”的味道,不管是冬天的粥還是夏天的餅,都是甜的。
下午,孩子們跟著蘇曉去小溪邊打水。小溪的水比春天時更清了,水底的鵝卵石看得清清楚楚,偶爾有小魚遊過,尾巴一擺就不見了。小宇和毛豆也來了,他們扛著兩個小水桶,是趙爺爺用竹筒做的,外麵還刻著向日葵的花紋。
“我來幫桃樹澆水!”小宇搶先提起一個水桶,往桃樹根部澆去,水流順著泥土滲下去,樹乾好像都精神了些。毛豆則蹲在旁邊,把水桶裡的小魚舀出來,放回小溪裡:“不能讓小魚跟著水澆到土裡,它們要在小溪裡長大。”
蘇曉看著孩子們小心翼翼的樣子,忽然想起曉雨上次打電話說的話,曉雨去城裡參加兒童文學研討會了,說要把“友誼花田”的故事講給更多作家聽,說不定以後會有出版社來給孩子們出書。她掏出手機,給桃樹和澆水的孩子們拍了張照片,打算發給曉雨,讓她也看看花田的新變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澆水的時候,丫丫發現桃樹下的泥土裡,有幾棵小小的向日葵芽,大概是風吹來的種子發的芽。“我們把它們移到花田去吧,”她小心地把芽苗挖出來,朵朵趕緊遞過一個小鏟子,“不能讓它們長在桃樹下,會搶營養的。”小默則在旁邊記下:“7月25日,桃樹下發現向日葵芽苗,我們把它們送回花田,就像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移完芽苗,太陽已經西斜了,天邊染成了淡淡的橘紅色,向日葵的花盤也慢慢轉向西邊。孩子們坐在桃樹下,看著夕陽把花田變成金色的海洋,小宇從口袋裡掏出幾顆炒瓜子,分給大家:“這是蘇曉阿姨上次做的,用我們花田的向日葵籽炒的。”
瓜子嚼在嘴裡,帶著濃濃的香味,朵朵忽然說:“等桃子熟了,我們辦個‘雙果節’吧,又有向日葵籽又有桃子。”大家都拍手讚成,小默立刻在筆記本上寫“雙果節計劃”,還列出要做的事:烤向日葵餅乾、做桃醬、編竹籃裝禮物。
趙爺爺也來了,他手裡拿著兩個剛編好的竹套,是給最大的兩個桃果準備的。“先套上這兩個,”他把竹套輕輕套在果子上,“剩下的等再長大點套。”他坐在孩子們中間,給他們講山裡的故事,說以前山裡有棵老桃樹,每年都結很多果,村裡的孩子都去摘,後來老桃樹枯了,大家還在樹下種了向日葵,說要讓友誼一直延續。
小默聽得入迷,把故事記在筆記本上,說要把老桃樹的故事也寫進書裡。丫丫靠在趙爺爺身邊,聞著他身上淡淡的竹香,忽然覺得,“友誼花田”裡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有故事的——向日葵有故事,桃樹有故事,連風裡的香味,都藏著大家的回憶。
接下來的日子,孩子們每天都會去看桃樹,給它澆水、除草,還把趙爺爺編的竹套一個個套在果子上。桃果一天天長大,顏色也從深綠變成淺綠,偶爾能看見一點淡淡的粉色,像小姑娘害羞的臉蛋。
曉雨從城裡回來了,她帶回了好幾本兒童文學書,還有出版社編輯的名片,說編輯對《種子的旅行》很感興趣,想看看完整的稿子。孩子們圍著曉雨,聽她講城裡的事,小默趕緊把筆記本遞給她,讓她看新寫的章節。
“曉雨老師,你看我們的桃樹結果了!”丫丫拉著曉雨去看桃樹,曉雨看見枝頭上的桃果時,驚喜地叫出聲:“長得真好!等熟了,我們就用它做桃醬,裝在玻璃罐裡,貼上孩子們畫的標簽。”她還提議,在“種子驛站”裡放一個專門的架子,用來放大家做的手工食品,比如桃醬、向日葵餅乾,讓來花田的人都能嘗嘗。
小宇和毛豆立刻行動起來,他們去找趙爺爺要竹條,想編一個小架子。趙爺爺幫他們削好竹條,教他們編簡單的竹架,小宇學得快,不一會兒就編好了一個小格子,毛豆則在竹架上刻了小小的向日葵圖案,說這樣才配“種子驛站”。
丫丫和朵朵則開始準備標簽,她們用曬乾的向日葵花瓣貼在硬紙板上,再用彩筆寫上“友誼花田的桃醬”“向日葵餅乾”,還畫了小小的桃樹和向日葵。朵朵的畫畫得好,她在每個標簽上都畫了一個笑臉,說這樣看到的人都會開心。
八月初的時候,桃果終於熟了,最大的那顆已經變成了粉紅色,像個小燈籠掛在枝頭。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把竹套取下來,一股淡淡的桃香飄了出來,丫丫忍不住湊上去聞了聞,甜絲絲的,比想象中還香。
蘇曉早就準備好了玻璃罐,洗得乾乾淨淨,還消了毒。孩子們圍在驛站的桌子旁,看著蘇曉把桃子去皮、去核,切成小塊,放進鍋裡煮。鍋裡的桃子慢慢變成了粉紅色,甜味也飄了出來,滿屋子都是桃香和向日葵花香混合的味道。
“我來攪拌!”小默舉起小手,蘇曉給了他一個小木勺,讓他慢慢攪拌鍋裡的桃醬。小默攪拌得很認真,生怕把桃醬煮糊了,丫丫和朵朵則在旁邊幫忙擦玻璃罐,小宇和毛豆則把標簽貼在罐身上,每個罐子都貼得整整齊齊。
桃醬煮好後,蘇曉把它裝進玻璃罐裡,蓋上蓋子,放涼後密封好。一共裝了六罐,正好分給城裡的六個小朋友,每個罐子裡還放了一片曬乾的向日葵花瓣。“這樣他們打開罐子,就能聞到花田的味道了。”蘇曉笑著說。
小默在每個罐子的信封上都寫了字,告訴城裡的小朋友,這是“友誼花田”的桃樹結的果,是大家一起做的桃醬。他還在信裡說,等明年夏天,歡迎他們來花田,一起看向日葵,一起摘桃子,一起辦“雙果節”。
寄完桃醬的第二天,郵遞員送來了一個大包裹,是城裡的小朋友們寄來的。打開包裹,裡麵裝滿了書和畫,還有一些城裡的種子,比如太陽花種子、波斯菊種子。林林還寄來了一個小小的音樂盒,打開就能聽到《向日葵之歌》,音樂盒上還畫著“友誼花田”的樣子,是他照著曉雨老師發的照片畫的。
孩子們把新寄來的種子種在花田周圍,把書放進“種子驛站”的書架上,音樂盒則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誰來了都能打開聽。丫丫和朵朵還把城裡小朋友的畫貼在驛站的牆上,貼成了一個大大的“友誼”字樣,看起來特彆溫暖。
八月中旬的時候,“友誼花田”的向日葵開始成熟,花盤慢慢低垂下來,金黃的花瓣也開始凋謝。孩子們跟著趙爺爺一起收割向日葵,他們戴著草帽,手裡拿著小鐮刀,小心翼翼地把向日葵花盤割下來,放在竹筐裡。
收割的時候,小宇發現有一個花盤特彆大,比他的腦袋還大,他興奮地舉起來:“這個花盤肯定有很多籽!”毛豆趕緊過來幫忙,兩個人一起把花盤放進竹筐裡。蘇曉則在旁邊教大家怎麼把葵花籽剝下來,說曬乾後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留著當種子,明年再種。
孩子們圍坐在花田邊,一邊剝葵花籽,一邊聊天。丫丫說,明年她要種更多的向日葵,朵朵說要在花田邊種更多的蒲公英,小默說要把《種子的旅行》寫完,小宇說要跟毛豆一起學編竹籃,毛豆則說要種更多的桃樹,讓花田邊長滿桃樹。
趙爺爺看著孩子們嘰嘰喳喳的樣子,笑著說:“明年春天,我再教你們編竹燈籠,等秋天的時候,我們在花田邊掛滿燈籠,像星星一樣亮。”蘇曉也說:“明年我們再辦豐收節,邀請更多城裡的小朋友來,一起打葵花籽、做桃醬、編竹籃。”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