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風帶著一絲涼意掠過花田,向日葵的葉片開始染上淺黃,像被時光悄悄描上了金邊。小默蹲在田埂上,把最後一張向日葵花田的照片貼進相冊,相冊扉頁“友誼花田故事集”幾個字被他用彩色鉛筆塗得格外鮮亮。這時驛站門口傳來熟悉的自行車鈴聲,趙爺爺馱著一筐新收的玉米停在台階下,竹筐邊緣還掛著兩串紅得透亮的野山楂。
“小默,快幫爺爺搭把手。”趙爺爺擦了擦額角的汗,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今早去鎮上取報紙,順便收到了林林的信,還有出版社寄來的樣刊。”小默眼睛一亮,接過信封就拆開,信紙裡夾著一張照片——林林和樂樂、琪琪、浩浩站在城裡的公園門口,身後是大片盛開的荷花,每個人手裡都舉著一張友誼花田的明信片。
“他們說荷花的香味有點像向日葵,就是少了點陽光的味道。”小默把信讀給正在整理竹籃的小宇和毛豆聽,兩人手裡的竹條都停了下來。毛豆摸了摸竹籃把手處的紅繩,突然說:“咱們編幾個裝山楂的小竹籃吧,寄給城裡的小朋友,讓他們嘗嘗山裡的味道。”小宇立刻點頭,兩人從牆角抱出一捆新劈好的竹條,竹條泛著新鮮的綠意,在陽光下透著淡淡的清香。
丫丫和朵朵這時提著小籃子從後山回來,裡麵裝滿了金黃的野栗子。“趙爺爺說栗子煮著吃最香,咱們多煮點,留一半曬成栗子乾。”丫丫蹲在灶台邊,小心地把栗子上的刺殼剝掉,朵朵則拿著小本子,在上麵畫下栗子的樣子,旁邊標注著“9月5日,後山栗子成熟,殼上有刺,要小心拿”。正說著,蘇曉從外麵回來,手裡拿著幾株長勢喜人的薄荷,“我在驛站後麵種了片薄荷,冬天也能采,以後煮茶、做點心都能用。”她把薄荷插進玻璃瓶裡,翠綠的葉片立刻讓屋子多了幾分生機。
這天傍晚,孩子們圍在驛站的火爐旁,一邊煮栗子一邊拆看著出版社寄來的樣刊。《種子的旅行》再版封麵換成了小默拍的那張朝陽下的向日葵,扉頁裡還加了幾頁友誼花田的照片——有丫丫澆水的樣子,有朵朵觀察蝴蝶的畫麵,還有小宇和毛豆編竹籃的場景。“編輯說很多小朋友看了書,都寫信問友誼花田在哪裡,想來看向日葵。”小默翻著書,手指輕輕拂過照片裡的向日葵,仿佛又看到了夏天那片金色的海洋。
十月的雨來得突然,淅淅瀝瀝下了好幾天。驛站的木窗被雨水打濕,透過窗戶能看到花田裡的向日葵稈依舊挺立著,隻是葉片已經完全變黃,像老人乾枯的手掌。小默擔心木櫃裡的明信片受潮,特意找了幾塊乾燥的木炭放進玻璃罐裡,還把繪本和彩色鉛筆搬到了通風的架子上。“等天晴了,咱們把這些東西搬到院子裡曬一曬吧,不然會發黴的。”他對著正在整理昆蟲標本的朵朵說,朵朵手裡的甲蟲標本剛用透明膠帶固定好,在燈光下泛著黑色的光澤。
雨停的那天早上,孩子們發現花田邊的小溪漲了水,溪邊的鵝卵石被衝得格外乾淨。丫丫提議去撿鵝卵石,說可以在上麵畫畫,送給城裡的小朋友。大家立刻響應,每人提著一個小竹籃來到溪邊,溪水清澈見底,能看到小魚在石頭間遊來遊去。毛豆撿了一塊扁扁的鵝卵石,在上麵畫了一朵向日葵,黃色的花瓣用的是曬乾的向日葵花粉,紅色的花盤則用了野山楂的汁。“這樣他們收到石頭,就能想到友誼花田的顏色了。”毛豆舉著石頭給大家看,石頭上的向日葵在陽光下格外鮮豔。
趙爺爺這時扛著鋤頭來到花田,開始翻耕土地。“冬天要種點小麥,等明年春天就能收新麥,還能給孩子們做麥餅吃。”他一邊翻地一邊說,小宇和毛豆立刻放下手裡的鵝卵石,跑過去幫忙。小宇扶著鋤頭,毛豆則用小鏟子把土裡的草根撿出來,兩人學得有模有樣。趙爺爺看著他們,笑著說:“等你們學會了耕地,以後就能自己種莊稼了,友誼花田不僅能種向日葵,還能種好多東西。”
蘇曉則忙著製作秋冬的食材,她把曬好的栗子乾和紅薯膏裝在一起,還在每個袋子裡放了一片乾薄荷。“冬天吃這個能暖胃,還能聞到薄荷的清香。”她把裝好的袋子放進木櫃,又開始熬製山楂醬,酸甜的味道很快彌漫了整個驛站。孩子們聞著香味,都圍到灶台邊,丫丫忍不住嘗了一口,酸得眯起了眼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十一月的風越來越冷,花田裡的小麥已經冒出了嫩綠的芽,像給土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綠毯。小默每天都會去花田看看小麥的長勢,還在小本子上記錄著溫度和澆水的次數。“趙爺爺說小麥要好好照顧,不然冬天會凍死的。”他指著一株長得有點蔫的小麥,對丫丫說,丫丫立刻提著小水壺跑過去,小心翼翼地給小麥澆水,生怕水流太急衝壞了嫩芽。
這天下午,驛站裡收到了一個大大的包裹,拆開一看,裡麵裝滿了城裡小朋友寄來的冬天的禮物——有厚厚的圍巾、暖暖的手套,還有一本本寫滿祝福的筆記本。林林在信裡說,樂樂畫了一幅冬天的友誼花田,琪琪寫了一首關於小麥的詩,浩浩還錄了一段吉他曲,說等下雪的時候,聽著這首歌就像在花田邊一樣。孩子們拿著禮物,心裡暖暖的,朵朵把圍巾圍在脖子上,說:“咱們也給他們寄點冬天的禮物吧,比如曬乾的向日葵花盤,還有咱們畫的雪景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家立刻行動起來,小默負責拍花田的小麥,丫丫和朵朵負責畫畫,小宇和毛豆則把向日葵花盤上的葵花籽都剝下來,裝在小袋子裡。蘇曉還特意做了一些芝麻糖,說要讓城裡的小朋友嘗嘗山裡的甜味。包裹寄出去的那天,孩子們站在村口,看著郵遞員騎著自行車遠去,心裡滿是期待,希望城裡的小朋友能早點收到禮物。
十二月的雪來得悄無聲息,一夜之間,友誼花田和周圍的山都變成了白色。孩子們早上醒來,看到窗外的雪景,都興奮地跳了起來。小默拿著相機,跑出去拍雪景,雪花落在他的帽子上,很快就融化了。丫丫和朵朵則堆了一個大大的雪人,給雪人戴上了城裡小朋友寄來的圍巾和手套,還在雪人手裡放了一個向日葵花盤,說這是雪人的禮物。
小宇和毛豆則跟著趙爺爺去山裡砍柴,雪地裡的樹枝上積滿了雪,輕輕一碰就會落下一大片。“冬天要多存點柴火,不然晚上會冷。”趙爺爺扛著一捆柴,對兩人說,小宇和毛豆也學著趙爺爺的樣子,把柴捆好,扛在肩上往回走。雖然天氣很冷,但兩人臉上卻滿是汗水,心裡卻熱乎乎的。
晚上,驛站裡生起了火爐,大家圍坐在火爐旁,一邊吃著烤紅薯,一邊聽蘇曉講冬天的故事。小默翻看著相冊,裡麵的照片從春天的向日葵幼苗,到夏天的盛開的向日葵,再到秋天的小麥和冬天的雪景,每一張都記錄著友誼花田的故事。“等明年春天,向日葵又會開了,林林他們也會來的。”小默看著照片,笑著說,大家都點了點頭,心裡滿是期待。
雪越下越大,透過窗戶,能看到雪地裡的小麥被雪覆蓋著,像蓋了一層厚厚的被子。孩子們知道,等春天到來,雪融化了,小麥就會繼續生長,友誼花田又會變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城裡的小朋友也會再來,一起見證花田的美好。而那些裝滿友誼的禮物和信件,就像一顆顆種子,在每個人的心裡生根發芽,開出了最美的花。
一月的陽光格外溫暖,雪開始慢慢融化,花田裡的小麥露出了嫩綠的芽,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有生機。小默每天都會去花田看看,記錄著小麥的生長情況,他在小本子上寫道:“1月10日,小麥長高了2厘米,葉子更綠了,趙爺爺說再過兩個月就能拔節了。”
驛站裡,丫丫和朵朵正在整理冬天收到的信件和禮物,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放進木櫃裡。丫丫拿起一本琪琪寫的詩集,說:“琪琪寫的詩真好聽,咱們也寫一本詩集吧,記錄友誼花田的四季。”朵朵立刻點頭,兩人拿出小本子,開始寫起來,丫丫寫春天的向日葵,朵朵寫夏天的蝴蝶,不一會兒,就寫了好幾首詩。
小宇和毛豆則在院子裡編竹籃,他們想編一些春天用的竹籃,等向日葵播種的時候用來裝種子。竹條在他們的手裡變得格外靈活,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竹籃就編好了,竹籃邊緣還編了一圈小小的向日葵花紋,特彆好看。“等春天播種的時候,咱們就用這個竹籃裝種子,肯定能種出最好的向日葵。”小宇拿著竹籃,高興地說。
蘇曉則在廚房裡忙著做春天的點心,她把曬乾的薄荷和麵粉混合在一起,做了一些薄荷餅乾,還把去年曬好的紅薯乾切成小塊,放進麵團裡,做了紅薯乾麵包。“春天吃這些點心,能讓人更有精神。”蘇曉把做好的點心放在盤子裡,端到院子裡,孩子們聞到香味,都圍了過來,拿起點心就吃,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
二月的風帶著春天的氣息,吹過友誼花田,小麥已經長得很高了,綠油油的一片,像一塊巨大的綠毯。小默拿著相機,拍了很多小麥的照片,想寄給城裡的小朋友,讓他們看看春天的友誼花田。他還在照片背麵寫了一些話,告訴他們小麥的生長情況,還有春天播種向日葵的計劃。
這天,趙爺爺從鎮上回來,帶來了一些向日葵種子,“這些種子是最好的品種,明年肯定能開出又大又美的向日葵。”趙爺爺把種子交給小默,小默小心翼翼地把種子放進一個鐵盒子裡,還在盒子上貼了一張標簽,寫著“友誼花田向日葵種子”。他說:“等天氣再暖和一點,咱們就開始播種,讓友誼花田再變成金色的海洋。”
孩子們都很期待播種的日子,丫丫和朵朵開始準備播種用的工具,小宇和毛豆則在院子裡翻曬竹籃,蘇曉則在廚房裡準備播種那天吃的點心。大家都在為春天的播種做準備,心裡滿是希望,期待著向日葵再次盛開的日子,也期待著城裡的小朋友再次來到友誼花田,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三月的陽光越來越溫暖,花田裡的小麥開始抽穗,嫩綠的麥穗在風中輕輕搖晃,像在向孩子們點頭。小默看著小麥,心裡很高興,他知道,再過一個月,小麥就能成熟了,到時候就能收獲新麥,還能做麥餅吃。
播種向日葵的日子終於到了,孩子們早早地就來到花田,趙爺爺教他們如何挖坑、播種、蓋土。小默拿著種子,小心翼翼地放進坑裡,丫丫和朵朵則負責蓋土,小宇和毛豆則提著水壺澆水。大家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種好了一大片向日葵種子。“等這些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的時候,友誼花田又會很漂亮了。”小默看著種下種子的土地,笑著說,孩子們都點了點頭,心裡滿是期待。
播種完向日葵,孩子們在花田邊插了一個小木牌,上麵寫著“友誼花田向日葵種植區”,還畫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蘇曉做了很多麥餅,大家圍坐在花田邊,一邊吃麥餅,一邊聊著天,想象著向日葵盛開的樣子,還有城裡的小朋友來的時候的情景。
四月的雨滋潤著土地,向日葵種子很快就冒出了嫩綠的芽,像一個個小腦袋,從土裡探出來,好奇地看著這個世界。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