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兩個後進的同僚們,不出意外的搞出了意外,站在後麵壓軸,正兒八經的七八品春闈官員終於是在兩個六神無主的“學弟”的眼神求援中下場。
一下場,他就扯開了那豪邁的嗓子朗聲道:“各位父老鄉親,你們聽岔了,朝廷是要給大家減稅嘞!”
這聲音在原本七嘴八舌,憤憤不平鄉親們的非議中並不起眼。
但好在一旁的小吏非常會打配合,聽清之後立馬傳給那些豎著水火棍,阻礙周圍憤怒相鄰的衙役們,讓他們大聲複誦。
有了他們前排複誦,那些憤怒的鄉親們聲音便一層層消減下來。
直到春闈官員的聲音蓋過了所有雜聲。
他才慢慢停了下來。
看著周圍一雙雙齊刷刷盯著自己的眼睛,春闈官員並不覺得慌亂,而是笑問到:“諸位鄉親,可曾聽清我說的話了?”
“你說朝廷要給咱減稅,是不是真的!”
有人站在人群中,大聲發出質問。
被質疑的春闈官員毫不避諱的點頭道:“是真的,準確的來說,是太子殿下想給鄉親們減稅。”
“諸位想想。”
“當今陛下是鳳陽人,太子殿下也是鳳陽出身,怎麼可能不照顧著鄉裡,還加稅?不怕咱背後戳他的脊梁骨啊。”
這話沒人敢接。
但一聽這話,四周的鄉親們都安靜下來,靜候此番減稅的下文。
四周的衙役,小吏,還有差點把事情搞砸的兩名候選官員終於鬆了口氣。
看眾人的情緒都平複下來,春闈官員繼續解釋道:“此番太子殿下的想法,是考慮到朝廷稅製眾多,容易讓各地官員巧立名目,篡改國策,老百姓容易上當受騙,或是忍氣吞聲,所以就想著,將各項雜稅全部合並。”
“這樣下來,父老鄉親們容易核算。”
“各種火耗,折色也將大大削減。”
“父老鄉親們,咱們憑良心講,太子殿下此舉是不是仁政嘛。”
“太子殿下還說了,要是有人在此番稅製製改革中提出有用的建議,還有賞銀哩。”
聽聞此言,四周的民眾立時騷動起來。
取消雜稅,合並為一。
即便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施恩,隻這減少的火耗折色,也能多攢出不少東西了。
或是一個孩童的口糧。
或是多一件新衣。
又或是多一把新農具。
對於實實在在地裡刨食的窮苦大眾而言,這可是摸得著看得見,板上釘釘的利好。
更彆說,肉眼可見能期待實現的根治鄉野官吏,巧立名目,增收賦稅的油水。
這可都是從他們身上榨出的民脂民膏啊。
“太子殿下仁義呀!”
人群中的老農激動的聲音發顫。
其他的百姓同樣神色激動。
自老朱打天下,鼓勵農耕減免稅賦以來,這可是他們為數不多感受到的朝廷恩澤。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小農出身的老朱縱然再明白農穩則國穩的道理,卻也不可能減免掉農戶的賦稅。
要是沒有賦稅。
他拿什麼平民亂,拿什麼治天災,拿什麼禦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