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閃身躲開了朱祁鎮的擁抱。
“陛下,您...有事直說!”
朱祁鎮見狀,也不廢話。
“弟啊!這大軍一窩蜂出了京城,眼下這是何地都不知道,你這錦衣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知道這是啥地方不?”
聞言,朱祁鈺攏了攏衣袖。
“陛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是諸葛亮!咱這錦衣衛就是陛下的一條狗,陛下讓咱咬誰,咱...”
“到底知不知道!”朱祁鎮無語,猛地一喝打斷了朱祁鈺。
朱祁鈺癟嘴,“此地乃燕地境內,大軍棲息的村子名為...蔡徐村!”
聞言,朱祁鎮驚為天人!
“什麼!”
“你剛說這是何地!”
朱祁鎮上前激動地抓住了朱祁鈺肩膀。
“蔡..蔡..蔡徐村啊!”朱祁鈺結結巴巴說罷,一臉疑惑地看著朱祁鎮。
於謙見狀,急忙發號施令。
“快!速傳兵部!讓後勤輜重運送至蔡徐村!”
“等等!”
朱祁鎮止不住的顫抖,但還是伸手攔住了傳令兵。
“讓兵部右侍郎李賢每隔十裡設一軍驛站,由他李賢和英國公張輔親自督導糧草運輸!”
聞言,於謙一顫,朱祁鎮這是怕兵部的人搞鬼啊!
當年朱棣遠征漠北,就是每隔十裡建立一個驛站負責糧草輜重的運輸。
有了完善的後勤,大軍才能進可攻退可守!
一時之間,隨行的文武百官都是佩服至極。
他們也沒想到朱祁鎮竟然能想得這麼深!
傳令兵領命而去,冒著大雨身背三道飛龍旗,朝著京師狂奔而去。
眾人聚在一起商議接下來何時還師回京。
朱祁鎮確是負手而立於大帳門口。
感受著暴雨遮天的氣息。
暴雨如柱,如鋼針淋地,如暴雨梨花。
“此去!不破王庭誓不還!”
文武百官剛要上前勸阻。
“噌!”
朱祁鎮的貼身侍衛,錦衣衛副指揮使徐彬的繡春刀猛地出鞘。
“膽敢越前一步者,死!”
繡春刀身狹長而優雅,宛如一條蘇醒的銀龍。
冰冷的橫著眾人。
刀刃閃爍著淡淡的寒芒。
使眾人感受到了一股撲麵而來,劃破空氣的凜冽之氣!
雨很大,刀很亮。
眾人如鯁在喉,朱祁鎮卻自說自話道:
“暴雨臨、軍心衰、後勤斷,諸般天災人害跡象顯,這廝跟了這麼久應該要出手了吧?”
嘀咕了許久,朱祁鎮猛地遙望天際,豁然開口道:
“大雨時節雨坤坤!”
“雨下行人淋中分!”
“借問背帶何處有!”
“牧童遙指蔡徐村!”
詩成,眾人....穆然。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朱祁鎮的詩雖略顯詼諧,卻也在這緊張壓抑的氛圍中帶來了一絲輕鬆。
幾位文臣,平日裡擅長吟詩作對,此刻卻也隻能尷尬地擠出幾絲笑容,勉強附和。
“陛下才情橫溢,此詩雖非傳統意義上的佳作,卻也彆具一格,寓意深遠,實乃我輩所不及。”
一位老臣捋了捋胡須,勉強擠出一句讚美之詞。
“是啊,陛下以雨為引,借景抒情,不僅展現了對時局的深刻洞察,更透露出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實乃我大明之福。”
另一位文臣也連忙附和,心中卻暗自嘀咕,這詩實在是有些“彆致”。
於謙見狀,心中雖覺好笑。
但麵上卻保持著嚴肅。
他深知此刻不宜過多玩笑,於是輕咳一聲,轉移話題道:
“陛下詩興大發,實乃軍中幸事。然則,眼下我軍正麵臨諸多挑戰,還需陛下與我等共商對策,以克時艱。”
朱祁鎮聞言,哈哈一笑,收起了玩笑之色,正色道:
“於愛卿所言極是,朕適才不過是以詩言誌,激勵士氣罷了。眼下,我軍雖勝,但瓦剌未滅,後勤告急,還需我等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說罷,他轉身步入大帳,目光堅定,仿佛已經下定了決心。
文武百官見狀,也紛紛跟隨其後。
準備繼續商討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然而,就在眾人即將進入大帳之際。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雨幕中的寧靜。
一名斥候渾身濕透,從雨中衝出,跪倒在朱祁鎮麵前,大聲稟報道:
“報!陛下,前方發現瓦剌殘軍蹤跡,正朝北方逃竄!”
眾人原本以為朱祁鎮會下令繼續追擊瓦剌大軍。
哪知朱祁鎮猛地一甩龍袍,冷笑道:
“於謙!傳朕禦旨!令宣府總兵楊洪自縛請罪,朕饒他不死!”
聞言,帳內之人再次驚愕!
忽然!
帳外傳來了急促的彙報聲。
“報!宣府總兵楊洪昨日率宣府二十萬守軍傾巢而出!”
急報再至!
“報!宣府二十萬邊軍昨夜越過紫荊關!此刻距蔡徐村...已不到二裡半地!”
............
喜歡大明:開局驢車漂移,嚇壞百官!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驢車漂移,嚇壞百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