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中心的事剛剛走上正軌,沈靜文手下幾個工廠都忙得熱火朝天之際,采購小李就騎著自行車闖進來。
廠裡空地上堆著不少成品,沈靜文看了一眼正吃手上的大餅,小李就是這個時候來的。
車把上還掛著個皺巴巴的信封:“沈總!鄰縣紅星農機廠的王廠長來了,說咱們賣的檢測儀‘根本用不了’,還把設備拉來了,堵在廠門口要退錢!”
紅星農機廠是上個月從培訓中心考察後訂的兩台檢測儀,說是要給廠裡的農機維修隊用,怎麼才半個月就出問題了?
沈靜文心裡一緊,剛走到門口,就見王廠長叉著腰站在檢測儀旁,身後圍了幾個農機工,語氣衝得很:
“沈總,你這設備就是糊弄人的!昨天修拖拉機底盤,測了三次三次數據都不一樣,差點讓我們把好零件給換了,今天必須退錢!”
老周湊過去摸了摸檢測儀探頭,又看了看連接的線路,眉頭皺起來:“王廠長,這探頭沒校準,線路也接反了,肯定測不準啊!咱們培訓中心的學員都知道,開機前得先校零,您這操作步驟都錯了……”
“少找借口!”
王廠長打斷他,從兜裡掏出張檢測報告,“我找了‘專家’看,人家說你們的設備就是‘小作坊拚湊的’,根本達不到國標!今天不退錢,我就找媒體曝光你們!”
這話像塊石頭砸在沈靜文心上。紅
星農機廠是鄰縣的重點企業,要是真鬨到媒體,不僅檢測儀的銷路會受影響,連培訓中心的名聲都得毀了。
她剛要開口,沈母提著保溫桶從巷口走來,看到王廠長,笑著同人打招呼:
“這不是老王嗎?你還記得三十年前在公社農機站,你跟我家老沈一起修柴油機的事不?”
王廠長愣了一下,盯著霍母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的一拍腦門:
“你是沈家嫂子?當年要不是沈大哥幫我修好了柴油機,我那批麥子早就爛在地裡了!”
沈母打開保溫桶,把熱乎的紅薯粥遞給他:“先喝口粥暖暖身子。你跟靜文這事有誤會,咱們慢慢說。當年你沈大哥常說,修機器跟做人一樣,得先懂原理再動手,不能光聽彆人說,自己不琢磨。”
這話讓王廠長的語氣軟了些。
沈靜文趁機把他請進辦公室,老周拿著培訓中心的操作手冊,一頁頁指給他看:
“王廠長,您看,這是開機校準的步驟,這是線路連接圖,您廠裡的師傅肯定是沒按流程來。咱們現在就去現場測,要是設備真有問題,我當場給您退錢,再賠您誤工費!”
到了紅星農機廠的維修車間,老周當場找了台故障拖拉機,先按流程校準檢測儀,再連接線路,屏幕上的“小齒輪蘑菇”ogo閃了閃,很快跳出數據:
“變速箱軸承磨損1.2毫米,傳動軸間隙0.5毫米,跟我用手摸的分毫不差。”
旁邊跟著來的培訓中心學員也上前演示,熟練地操作著設備,連王廠長帶來的“專家”都忍不住點頭:“確實是操作問題,設備沒問題,精度還挺高。”
王廠長的臉瞬間紅了,搓著手不好意思地說:
“沈總,都怪我沒讓師傅先去培訓,還聽了外人的瞎話,差點跟你鬨僵。這設備我不退了,再訂兩台,以後咱們廠的師傅,也去你們培訓中心學習!”
更讓沈靜文意外的是,王廠長還把鄰縣的幾家農機廠都介紹過來,說要“組團采購檢測儀,一起參加培訓”。
月底算下來,光鄰縣的訂單就比上個月多了三成,老周拿著訂單笑得合不攏嘴:“還是沈嫂子的老交情管用,不然這誤會還真不好解釋!”
傍晚回家時,沈靜文剛進門,就見霍母在廚房煎魚,麟兒趴在桌邊寫作業,朵朵則拿著彩筆在紙上畫“拖拉機和小蘑菇”:
“媽媽,我要把畫寄給王爺爺,告訴他咱們的設備能修好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