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文扽目光落在那個不起眼的小布袋上。
最近一周,小布袋的訂單出奇的多,竟有種趕超親子裝的趨勢!
“這粗布袋是樸素實用,但真要作為產品賣出去,尤其賣給外國人,咱們還得再琢磨琢磨。”
沈靜秋聞言立刻放下手裡的設計稿湊過來:
“姐,我正想跟你說這個!朵朵畫的彩色小蘑菇特彆受歡迎,荷蘭那邊的翻譯說他們覺得很獨特。我想著,咱們能不能在粗布上做點圖案?比如蠟染?或者簡單的印花?”
“蠟染?”沈靜文眼睛一亮。
家鄉的傳統工藝,色彩濃鬱,圖案古樸,又帶著濃濃的民族風,不正符合“華國溫度”的感覺嗎?
“這個主意好!不過蠟染工藝複雜,成本也高,咱們先試試簡單的印花或者刺繡點綴?先保證基本功能,再慢慢提升美觀。”
“行!”沈靜秋乾勁十足,“我明天就去聯係印染廠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在粗布上印色牢度高、又環保的圖案。咱們就用朵朵的小蘑菇做原型!”
霍母在一旁聽著,也插了句嘴:“要我說,這布袋的口子也得改改,現在這樣抽繩的雖然方便,但東西裝多了容易鬆口,萬一路上顛簸散開了呢?加個按扣或者搭袢,更保險。”
“霍姨說得對!”
老周正好走進來送東西,聽見了便接話,“細節決定成敗。咱們的檢測儀能成功,除了核心性能,包裝這些輔助的用心也很關鍵。這防潮袋既然要賣,就得當個正經產品來做。”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這個意外得來的“副產品”討論得熱火朝天,仿佛又回到了當初創業時充滿乾勁的狀態。
幾天後,新定製的一批印著彩色小蘑菇和“華國製造”字樣的粗布防潮袋樣品送到了廠裡。
圖案清晰可愛,粗布的紋理配上鮮豔的色彩,彆有一番質樸的趣味。
大家圍著看,都覺得比原來的素袋子精神多了。
沈靜文也很滿意,決定立刻安排生產,優先滿足荷蘭客戶的訂單。
同時,她讓沈靜秋設計了一份簡單的產品說明,重點介紹這種防潮袋結合了傳統油紙防潮和粗布耐磨的優點,以及環保可重複使用的特性。
然而,就在大家信心滿滿準備大批量生產時,負責質檢的小王發現了問題。
“沈工,周師傅,你們看!”小王拿著幾個浸過水的樣品袋,眉頭緊鎖,“印染過的地方,防潮效果好像變差了!”
眾人圍攏過去。果然,未經印染的原色粗布區域,油紙內層依舊乾爽,但印染了彩色圖案的部分,尤其是一些顏色較深的區域,能明顯看到水汽滲透的痕跡,裡麵的測試紙片都有些潤了。
“怎麼會這樣?”沈靜秋急了,拿起樣品仔細檢查,“印染廠那邊保證過,用的是他們最好的防水染料啊!”
老周經驗豐富,沉吟道:“染料再好,滲透進纖維裡,也可能改變了布料本身的孔隙結構或者疏水性。油紙被有色的布麵貼著,潮氣可能更容易從染料分子間隙鑽進去。”
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像一盆冷水澆了下來。美觀和實用似乎產生了矛盾。
如果防潮效果打折扣,那這個產品就失去了核心價值。
沈靜文拿起一個受潮的樣品袋,翻來覆去地看,手指無意識地撚著袋角沾染的一點灰——那是昨天實驗時不小心蹭到的草木灰。
草木灰……她腦中忽然閃過沈母的話:“油紙裡摻點草木灰,吸潮效果更好!”
“等等!”沈靜文猛地抬頭,眼神發亮,“娘說,草木灰吸潮!油紙夾層裡摻草木灰效果更好,那我們能不能……在印染的粗布內層,也想辦法‘摻’點草木灰?”
“內層摻草木灰?”眾人一時沒反應過來。
“對!不是直接摻進布,而是……做一層塗層?”
沈靜文思路越來越清晰,“把草木灰研磨得細細的,用……用漿糊或者什麼天然粘合劑調成糊狀,薄薄地塗一層在粗布印染麵的內層!就像給布料穿一件‘草木灰內衣’!這樣既能隔絕染料可能帶來的細微滲透,又能加強吸濕防潮能力!”
“天然塗層?”
老周眼睛也亮了,“這思路可以試試!草木灰堿性,還能中和一些潮氣裡的酸性物質,對保護設備更有好處!而且草木灰咱們多得是,幾乎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