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戰士們已經列隊完畢。王林站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上,望著眼前這支煥然一新的隊伍——原本的240人,加上近300名轉化的桂軍俘虜,如今已經擴充到了近500多人,一個真正的滿編營!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到現在近20天時間,自己這個營長滿編了。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每一張麵孔——有跟隨自己從湘江血戰突圍的老兵,也有剛剛換上紅軍軍裝的新戰士。他們的眼神裡,已經沒有了最初的迷茫和恐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堅定的信念。
“同誌們!”王林的聲音在山穀裡回蕩,“從今天起,我們不再是殘兵敗將,不再是孤軍奮戰!我們是紅34師102團第三營,一支真正的紅軍主力部隊!”
他展開手中的編製表,開始宣讀整編命令——紅軍和剛剛轉化的同誌混編
步兵連(3個):每連160人,下轄3個步兵排、1個重機槍火力班、1個通訊偵察班、1個炊事班、一個輜重班。
步兵排(3個):每排40人,下轄3個步兵班(每班10人,1挺輕機槍)和1個擲彈班(10人,專職投彈手)。
重機槍火力班:裝備2挺重機槍,負責火力壓製。
通訊偵察班:負責聯絡和戰場偵察。
炊事班:保障全連夥食。
輜重班:負責全連彈藥物資運輸。
營直屬部隊:
警衛排(30人):由原狙擊班擴編,鄭水生任排長,全營槍法最好的戰士集中於此,負責營部警戒和關鍵戰鬥支援。
輜重排(30人):由原後勤排改編,林火旺任排長,負責全營物資運輸。
醫療隊(10人):由鐘光邦兼任隊長,挑選懂簡單戰場急救的戰士組成。
“一連長,仍由陳阿海擔任!”
“二連長,由一連副連長黃木生擔任!”
“三連長——”王林頓了頓,目光落在站在隊伍前排的周誌明身上,“由周誌明同誌擔任!”
劉根勝站在隊列裡,心裡有些忐忑——他的擲彈排被撤編了。
王林看出了他的不安,走到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劉根勝,你的擲彈排打得不錯,但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家夥。”他指了指繳獲的6門迫擊炮(渡湘江時繳獲的加上昨天伏擊戰繳獲的),“從今天起,你帶十幾個機靈的戰士,跟著參謀長學打炮!學會了,你就是炮排排長”
劉根勝眼睛一亮,啪地立正:“是!保證學會!”
繳獲的武器被重新分配——
輕機槍:每個步兵班一挺,全營共27挺。
重機槍:每個連兩挺,共6挺,組成火力支援班。
步槍:漢陽造和中正式混編,每個戰士都有槍,還有多餘。
手榴彈:擲彈班每人攜帶6枚,全營集中儲備200枚。
迫擊炮:6門,炮彈180發
全營一共580人,再加上這個火力組成已經無限接近中央軍一個營了。
王林看著戰士們領到新武器時的興奮神情,心中終於有了底氣——現在,他們不再是缺槍少彈的殘部,而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的部隊!裡爆發出一陣歡呼。周誌明挺直腰板,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個曾經的桂軍營長,如今已經徹底融入了這支隊伍。
&nm迫擊炮旁,仔細擦拭著炮管。他早年曾在軍閥部隊裡當過炮兵,對這東西再熟悉不過。
“迫擊炮和手榴彈不一樣。”他指著炮座,對圍過來的劉根勝和另外十幾名戰士說道,“手榴彈扔出去靠的是臂力,但這玩意兒——”他拍了拍炮管,“靠的是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