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打得好!王林同誌打得好!獨立旅打得好!”首長拿著電報,激動地在窯洞裡踱步,手中的煙卷都快燃儘了也渾然不覺,“重創第六師團,殲滅國崎支隊!這是驚天動地的大勝利!是我們紅軍、我們八路軍獻給全國抗戰人民的一份厚禮!”
老總拿著放大鏡,在地圖上仔細比劃著,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小子,膽子大,心眼活,仗打得刁!深入虎穴,掏心挖肝,反過來用鬼子的炮揍得鬼子屁滾尿流!這可是開創了抗戰以來的一個新紀錄啊!極大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獨立旅的同誌們辛苦了!他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不僅成功突圍,還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戰果,這是我們黨的驕傲,是我軍的驕傲!”另一位眼中也閃爍著欣慰的光芒,“這說明我們的人民軍隊,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也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和無窮的創造力!”
很快,延安的電台、報紙全部開動起來。《新中華報》連夜刊發號外,用最大號的鉛字印著:“特大捷報!我第十八集團軍獨立旅江南創奇功,重創日寇第六師團,殲敵近萬!”、“民族英雄王林率部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
文章的筆觸充滿了激情與自豪,詳細描述了獨立旅如何臨危受命、如何血戰牛首山、如何敵後掏心、如何江畔破敵,雖然具體戰術細節有所保留,但輝煌的戰果和展現出的英勇無畏精神被極大地宣揚出來。文章著重強調,這是在國民黨軍隊大部潰敗、南京淪陷的背景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取得的輝煌勝利,證明了隻有堅決抗戰、依靠人民、戰術靈活的軍隊,才能真正捍衛國家民族利益。
延安各界舉行了熱烈的慶祝活動。儘管物資匱乏,人們還是儘可能地敲鑼打鼓,張貼標語,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消息。每一個聽到消息的乾部、戰士、群眾,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腰杆挺得更直。獨立旅的捷報,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正處於艱苦鬥爭中的陝甘寧邊區和全黨全軍,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念。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也聯合向獨立旅發去了熱情洋溢的賀電,高度讚揚了王林及全旅指戰員的英勇行為和卓越功績,並對犧牲的烈士表示深切哀悼。電文最後指示:“望你部再接再厲,服從全局,休整補充,以備將來擔負更重要之任務。”
而與此同時,在江北老山深處那片隱蔽的營地中,經過連日休整,獨立旅官兵的體力略有恢複,但氣氛依舊凝重。雖然取得了驚天大勝,但自身的傷亡、南京陷落的陰霾、以及目前孤懸敵後的處境,都讓戰士們難以真正開懷。
王林、王光道、鐘光邦等人更是忙碌不已,整訓部隊、安置傷員、偵察敵情、規劃下一步行動路線,壓力絲毫未減。
這天傍晚,通訊兵同時收到了來自武漢和延安的兩份重要電文。
當王光道先拿起武漢軍政部的電文,念出“暫編第139師”、“陸軍少將”等字眼時,指揮部裡的人們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都露出了頗為複雜、甚至帶點譏諷的笑容。
“暫編139師?老蔣還真是摳摳搜搜,給個番號都這麼不痛快。”李雲龍嗤笑一聲,“咋啦,咱獨立旅一萬多人馬,還抵不上他一個甲種師?”
“給了個暫編編號,這是既想用咱們的名頭撐場麵,又不想讓咱們跟他嫡係平起平坐呢。”鐘光邦推了推眼鏡,分析道。
王林隻是淡淡一笑,接過電文掃了一眼,便放在一邊:“一個名頭而已,不必在意。關鍵是休整待命的命令,正合我意。”他對此早有預料,蔣介石若能大方給予嫡係番號那才是怪事。
然而,當王光道緊接著開始朗讀延安總部的嘉獎電時,指揮部裡的氣氛瞬間變了。
電文裡那毫不吝嗇的讚美之詞、那真摯熱烈的關懷之意、那“抗戰以來最光輝之範例”的高度評價,以及延安也將進行隆重表彰和全力支援的承諾,像一股暖流,瞬間湧入了每個人的心田。
連日來的疲憊、犧牲帶來的沉重、身處險境的憂慮,在這一刻似乎都被這股暖流衝刷淡了不少。一種巨大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被認可的激動,在眾人心中油然而生。
“黨中央……眾首長……他們都知道!他們都肯定了!”鐘光邦的聲音有些哽咽,眼眶微微發紅。他們所有的血戰、所有的犧牲、所有的艱難抉擇,在這一刻都得到了最高的肯定!
“打得好!咱們沒給紅軍丟人!沒給八路軍丟人!”李雲龍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地吼道,眼中閃爍著淚光。
王光道重重地點著頭,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就連一向沉穩的王林,此刻也不禁心潮澎湃。他接過電文,又仔細看了一遍,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溫度。他抬起頭,目光掃過激動不已的戰友們,沉聲道:“同誌們,總部和中央的肯定,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但這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今後的路還很長,戰鬥還會更加殘酷。我們要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總結經驗教訓,恢複戰鬥力,準備迎接新的戰鬥任務!”
“是!”眾人齊聲應道,聲音中充滿了力量與決心。
很快,嘉獎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整個營地。戰士們聞訊,無不歡欣鼓舞,士氣大振。連日來的陰霾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自豪和昂揚的鬥誌。
“咱們獨立旅出名了!連延安都點名表揚了!”
“旅長成了將軍了!雖然是個暫編的,那也是將軍!”
“黨中央和人民都記得咱們的功勞!這仗沒白打!血沒白流!”
“好好休整,練好本領,下次再讓小鬼子好看!”
營地中充滿了歡聲笑語,鍋裡的糊糊仿佛也比往日香甜了許多。
而與此同時,通過延安有組織的宣傳和國內外報紙的轉載,“八路軍一支奇兵深入敵後,連挫日軍兩大精銳,斃傷敵逾萬”的消息,開始在大後方廣泛傳播。雖然細節模糊,番號可能被隱去或替換,但“一支英雄部隊”的形象已然樹立起來。
“你知道嗎?咱們的軍隊在南京那邊打了大勝仗!”
“聽說了!好像是一支叫獨立旅的部隊,厲害得很!”
“真是天降神兵啊!給小鬼子狠狠出了口惡氣!”
“國家還有希望!這樣的隊伍多幾支就好了!”
茶樓酒肆、街頭巷尾,人們興奮地議論著,絕望的情緒被衝淡,抗戰的信心重新被點燃。獨立旅的名聲,伴隨著這場石破天驚的大捷,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黑暗歲月中一抹亮眼的曙光,給予這個飽受苦難的民族以無限的慰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