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冷笑一聲:“張大夫說得對。“她轉身指向新搭的六聯兔棚,“從今兒起,兔棚搬村中間,歸共養組集體管。“
“鑰匙王嬸、虎子、陳默三人輪著管。“林英掏出個銅鑰匙串晃了晃,“飼料進出小石頭記賬,誰手腳不乾淨,直接逐出小組。“
老孫頭拄著拐棍點頭:“這才叫規矩!我老頭子給你們守著門!“
人群裡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王嬸抹了把淚:“英丫頭,嬸子信你!“
張有財的雞蛋在手裡晃了晃,到底沒遞出去。
他乾笑著退到人群後邊,袖口擦過小石頭的肩膀——那孩子正低頭盯著自己的鞋尖,袖中那張“兔舍通風圖“被汗浸得發皺。
當夜,林英蹲在舊棚區的雪地裡,往空兔籠上塗鬆油。
陳默舉著煤油燈,暖黃的光映得他鼻尖發紅:“這樣能引他上鉤?“
“張有財怕的不是火,是兔子。“林英將最後一隻籠子埋進雪堆,“他斷了村醫的財路,又眼饞養兔的進項,總得鬨點動靜。“她指了指牆角,“你那銅鈴拴緊沒?“
陳默扯了扯細麻繩,銅鈴“叮“地輕響:“線係在籠子提手上,碰著就響。“他低頭看表,“三更了,睡會兒?“
林英搖頭,軍大衣上的焦洞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我等。“
雪越下越大,三更梆子剛敲過,舊棚區的雪地裡忽然傳來“哢嚓“一聲。
“叮——“銅鈴炸響,驚得林英蹭地站起來。
她抄起獵刀衝進雪幕,正見個黑瘦的身影抱著籠子往林外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虎子從東邊抄過來,大喝一聲:“站住!“那黑影被雪堆一絆,“撲“地摔進雪坑,籠子骨碌碌滾出老遠。
“誰派你來的?“林英踩著他的後頸,獵刀抵住他下巴。
“張......張大夫!“混混抖得像篩糠,“他給五塊錢,說燒了兔棚,兔子就養不活......“
話音未落,張有財舉著燈籠衝過來,藍布衫被雪打濕貼在背上:“血口噴人!我張有財行得正坐得端......“
林英從兜裡掏出那截麻繩,在燈籠下晃了晃:“張大夫,你藥鋪的九股麻,咋跑我兔棚裡了?“
雪粒子打在麻繩上,粘著的褐色藥渣清晰可見——正是張有財常給村民包風寒藥的“紫蘇散“。
人群“嗡“地炸開。
王嬸衝上來揪住張有財的袖子:“我家小栓上個月抓藥,你還少給半錢甘草!“
李老三吐了口唾沫:“怪不得我家兔子總拉稀,合著你往飼料裡摻藥渣!“
張有財的臉白得像雪,手指哆嗦著指向混混:“他......他胡說!“
“張大夫。“林英把麻繩往火盆裡一丟,火苗“騰“地竄起,“靠山屯的日子,容不得人使絆子。“
她轉身看向人群,目光落在縮在最後麵的小石頭身上,“想學養兔的,明早來新棚,我教。“
小石頭猛地抬頭,睫毛上的雪粒子簌簌落下,他摸了摸兜裡皺巴巴的“通風圖“,指甲在掌心掐出紅印。
後半夜,陳默在煤油燈下翻賬本,他蘸了蘸墨水,在“養殖事故“那頁寫下:“縱火反促製度成型,建議:兔糞入沼氣池,循環養殖可提效三成。“
寫完抬頭,見林英站在窗前,月光給她軍大衣的焦洞鍍了層銀邊。
“明兒要清點損失。“林英望著新棚區的燈火,“得查查張有財還動了啥手腳。“
陳默合上賬本,笑了:“你啊,連灰燼裡都能扒拉出火種。“
玉墜在林英頸間微熱,恍惚聽見雪層下傳來細響——是凍土裂開的聲音,是新芽頂破積雪的聲音。
而在張有財家的西屋,小石頭趴在炕邊,炭筆在紙上沙沙響,他畫的不再是臨摹的“通風圖“,而是座新棚子:
窗欞開得方方正正,炭爐底座墊著青石,牆角還畫了隻搖著尾巴的小狗……守夜用的。
他寫了行小字在圖邊:“我要自己建一個。“
雪還在下,卻掩不住東邊山梁上露出的魚肚白。
喜歡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請大家收藏:()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