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五,日頭爬上東山尖,藥坊外的大黃狗突然炸著毛狂吠起來。
林英蹲在曬藥席前,挑揀新采的五味子,聽見動靜時指尖微頓——
這狗兒認生得很,除了陳默和老刀,連公社來送鹽巴的老張頭都要追著咬三圈。
“英丫頭!“王嬸從院門口探進半張臉,鬢角的銀簪子晃得人眼暈
“公社的趙乾事帶著倆個穿灰布製服的來了,正往藥坊走呢!“
曬藥場上的動靜霎時靜了。
幾個幫著理藥草的婦人手一抖,曬乾的紫蘇葉撲簌簌落了滿地;
小栓正蹲在牆角給藥鋤磨刃,磨石“哢“地咬進鐵裡,火星子濺在褲腳都沒察覺。
林英慢慢直起腰,拇指輕輕蹭過腰間的玉墜,隔著粗布衫,能摸到墜子上的符紋正微微發燙,像在給她遞底氣。
“讓他們進來。“她聲音平穩得像山澗水,轉身時順手把半筐五味子推給招娣
“把新收的九心蓮分株搬到堂屋,用青麻紙包三層。“
腳步聲由遠及近。
趙乾事今天穿了件洗得發白的藍布中山裝,領口扣得嚴嚴實實。
身後兩個乾部腰板挺得筆直,其中一個肩上還挎著黑皮公文包,油光蹭在門框上,印出個月牙形的痕跡。
李有田縮在他們身後,褲腳沾著新鮮的泥點子,見林英看過來,喉結動了動,慌忙低頭去搓自己的指甲。
“林同誌。“趙乾事摘下草帽,露出額角一道淡白的疤,“我們來查點事。“
他的目光掃過堂屋牆上掛著的《共耕賬冊》,又繞到後院藥田邊蹲下身,指尖按了按新翻的土
“最近有村民反映,這藥田的地溫比往年高了五度,村東頭的老井半夜冒熱氣,你們可曾動過什麼"龍脈"?“
“龍脈?“林英垂眸笑了一聲,鞋尖輕輕碾過腳邊的藥渣。
她能聽見身後孫女紅在堂屋搬木凳的動靜,老刀的煙袋鍋子“吧嗒“磕在門檻上,還有陳默從村西頭跑過來時,粗布褲管帶起的風聲。
“李隊長說的?“林英突然抬眼,目光像淬了霜的獵刀,直紮進李有田發顫的脊梁骨裡。
李有田“撲通“坐在石墩上,褲襠洇出片暗黃的濕痕。
“英丫頭......叔也是怕啊!“他扯著嗓子喊,唾沫星子濺到趙乾事鞋麵上
“上月你帶人進老林,挖出那株金葉子的蓮,回來後地就自己翻,水就自己熱......這不合常理啊,萬一惹怒山神,全屯三百口跟著遭殃...“
“老刀。“林英沒接他的話,轉身朝堂屋揚聲,“把九心蓮分株和血紋參拿過來。“
老刀抱著個紅漆木盒出來,盒蓋一掀,滿室生香。
九心蓮的瓣尖凝著晨露,每一滴都泛著琥珀色的光;
血紋參的須根上還沾著新土,紋路像極了深山裡的紅瑪瑙。
“這蓮是從寒潭底的石壁上采的,參是在鷹嘴崖的石縫裡挖的。“林英指尖劃過參身說道
“要是龍脈有靈,該謝我們把它藏了千年的寶貝請出來見日頭。“
“孫女紅。“她又喊了一聲。
紮著麻花辮的姑娘從藥田後轉出來,懷裡抱著本邊角卷毛的舊書,“背那段《藥奴貢錄》。“
“"藥奴三拜,以血啟門;山魂九醒,以土養人......"“孫女紅的聲音清亮,混著藥香飄得很遠
“我奶說,這是孫家守了三代的本子,上頭記的都是老祖宗給山神當藥奴時的規矩。“
趙乾事的目光亮了亮,伸手要摸那本書,又在半空頓住。
林英看出他的顧慮,把書推過去:“您翻,這是老輩人用草紙抄的,不怕折。“
趁他翻書的當口,林英衝招娣使了個眼色。
小姑娘跑進屋,抱出兩個陶盆——左邊是從村外野地挖的黃土,右邊是空間裡的新土。
林英捏起一截霧養黃精根,“哢“地掰成兩段,分彆埋進兩個盆裡。
“日頭偏西的時候您再來瞧。“她拍了拍手,“要是黃精在普通土裡發芽,算我哄人;要是在新土裡長得快......“
她忽然笑了,“趙乾事,您說這土是山神的怨氣,還是山神的饋贈?“
日頭剛挪到西山頂,趙乾事就帶著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