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停後的第三天,織暖坊的棉簾被風卷起一角,露出裡頭暖黃的光暈。
金裁縫佝僂的背在織機前投下長影,他枯瘦的手指捏著那根改過的銀針,針尾的寒絲隨著手腕輕顫,在粗布領口壓邊處走得比春蠶食葉還細。
“金師傅,茶涼了。“林英端著陶盞的手在桌沿頓了頓。
金裁縫的銀針突然一抖,在布麵壓出個極淺的褶子,這是他三十年來頭回出錯。
他抬頭時,眼角的皺紋裡還凝著織機揚起的棉絮,卻見女兒金繡兒正蹲在八仙桌旁,握著王二嬸的手教辨絲溫差:“您看這根發灰的,得往袖口裡襯;泛藍的得縫在脖頸後,寒風吹過來才擋得住。“
金裁縫喉結動了動,他記得二十年前繡兒剛會拿針時,自己用戒尺敲她手背:“金記的針腳要像棋盤格子,歪半分就彆碰織機。“可此刻女兒指尖捏著寒絲的模樣,竟比他當年更穩當。
他低頭抿了口薑茶,辛辣的暖意順著喉嚨滾進心口,將那些壓了半輩子的“規矩“燙出個窟窿。
銀針再次落下時,他在布角繡了朵極小的並蒂蓮,這是他新婚時給妻子繡的花樣,擱在從前,他定要罵自己“丟了金記的魂“,此刻卻覺得針腳輕得像雲。
“英子,火絨草纖維隻剩半筐了!“陳默抱著賬本從裡屋衝出來,藍布衫下擺還沾著草屑。
他翻著《山草誌》手抄本的手停在某一頁,指節因用力泛白:“上次在北坡采的雪苔麻,纖維韌性是火絨草的八成,但保暖度能補兩成,您看?“
林英湊過去,見他用紅筆圈了三行字,墨跡還沒乾透,想來是連夜查的。
她伸手撫過書頁上“雪苔麻·喜寒、耐凍、纖維含微溫“的批注,嘴角勾起半分笑:“現在去采,趕在落夜前能回來麼?“
陳默把賬本往懷裡一揣:“我帶了冰爪,山路上的冰溜子滑不倒人。“他轉身要走,卻被冰蠶童拽住褲腳。
那孩子不知何時蹲在門檻邊,烏溜溜的眼睛盯著石縫裡的冰晶:“寒絲在喊。“他的聲音輕得像雪落,“下麵有根。“
林英的玉墜突然發燙。
她跟著冰蠶童爬到寒潭上遊的冰窟前,岩縫裡滲出的冰晶細若發絲,觸上去竟帶著若有若無的暖。
陳默舉著火折子湊近,藍光在岩縫裡晃出漣漪,那是玉墜的光,正順著冰晶脈絡往岩底鑽。
林英從頸間摘下玉墜,解下一縷空間裡養的寒絲輕輕一拋,寒絲剛觸到岩縫就“咻“地鑽了進去,岩壁頓時泛起藍汪汪的光,像有人在底下點亮了盞燈。
“這是地脈的分支。“林英摸著岩壁低聲說。
陳默的呼吸在她耳側凝成白霧:“難怪冰絲能保暖,原來它在引地脈的暖。“冰蠶童突然把臉貼在岩壁上,睫毛上的霜花簌簌落進領口:“寒絲說,要給根穿衣服。“
當晚,織暖坊的後院挖了八個齊腰深的土坑。
林英讓人把空甕埋進去,甕底鋪了半尺厚的火絨草根,又用寒潭水澆得透濕。
子時三刻,她蹲在坑邊盯著甕口,玉墜在掌心跳得發疼。
忽然,最東邊的甕“咕嘟“冒了個泡,水麵浮起層青霧,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到五更天,晨霧漫進院子時,王大柱舉著油燈湊近甕口,突然扯著嗓子喊:“英姐,甕裡長絲了!“
林英湊過去,見甕壁上凝著半寸長的冰絲絨毛,在燈影裡泛著珍珠白的光。
糧嫂子扒著坑沿直咂嘴:“昨兒還光溜溜的甕,今兒倒像長了層狐狸毛!“她伸手要摸,被林英攔住:“彆碰,還嫩著呢。“
可她心裡早樂開了花,空間裡的火絨草田昨夜沙沙響了半宿,草尖上的露水落下來全成了絲,這說明地脈的暖正順著甕往空間裡鑽,往後冰絲再也不用靠野采了。
變故出現在第七日晌午。
張獵戶家的二小子喘著粗氣衝進織暖坊,手裡攥著張皺巴巴的電報:“縣裡說冰火裘有......有......“
他漲紅了臉,“致幻成分!“話音未落,院外傳來“刺啦“一聲,李奶奶正用剪子鉸自己剛領的裘衣:“我就說這衣裳太暖不正常,昨晚我夢見老頭子了,準是被迷了魂!“
林英的眉峰一挑,她抄起件剛做好的裘衣大步往外走,路過民兵柱子時故意頓了頓,那小子正往懷裡塞半件裘衣,見她看來,脖子瞬間紅到耳根。
縣醫院的檢測室裡,小吳舉著檢測儀的手直抖:“無毒、無菌,遠紅外輻射率比羊毛高三倍!“他轉頭衝林英樂,“地委的推廣令我都擬好了,就等......“
“等你解釋為什麼電報裡夾私貨?“林英突然轉身,盯著柱子。
那小子被她盯得後退半步,後腰抵在檢測台上:“我......我就是幫著念了兩句......“
“幫著念?“林英從懷裡掏出個布包,抖開是件疊得方方正正的裘衣,“昨兒後半夜,有人翻進織暖坊偷了這件,在炕頭捂了一宿。“
她指著柱子發紅的眼尾,“你眼皮腫成這樣,是被裘衣迷了魂,還是被自己尿濕的褥子熏的?“
柱子“撲通“跪下,額頭磕在青磚上:“是鎮上商會的周掌櫃......他給了我五塊錢......“
深夜的共鳴井畔,林英把新收的冰絲纏在玉墜上。
裂紋深處的寒流輕湧,像是在跟她說話。
她閉眼感應,空間裡的火絨草田忽然沙沙作響,草尖上的露水“滴答“落進土裡,轉眼就抽出根細如發絲的冰絲。
更奇的是,原本寸草不生的北坡岩地,竟裂開數道細紋,幽藍的光從縫裡透出來,像地底下藏了把碎星星。
“你不是要衣,你是想活。“林英對著井水輕聲說。
水麵蕩開漣漪,一縷青霧纏上她手腕,跟著她的脈搏輕輕起伏。
遠處織暖坊的燈還亮著,金繡兒的聲音混著織機聲飄過來:“王嬸,針腳再密半分!
等明兒這八甕絲收了,咱能給縣小學的娃織一百件!“
林英摸了摸井邊的銀葉草,葉片正一張一合,這次發出的不是嗚咽,而是像春溪淌過石子的輕響。
她抬頭望了眼織暖坊的方向,見八個土坑上蒙著的草席被風掀起一角,隱約能看見甕口的冰絲絨毛在月光下泛著光……
喜歡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請大家收藏:()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