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往民兵屋走時,皮靴踩碎的雪粒發出細碎的聲響。
她左手揣在鹿皮襖兜裡,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玉墜,剛才貨郎鞋底的黑灰還粘在指腹,混著空間寒潭的涼意,像根細針直紮進骨髓。
“英姐。“守在民兵屋門口的二柱搓著凍紅的手迎上來,“人捆在柴火堆邊了,我拿了塊破棉絮給他蓋腿。“
林英掀開門簾的動作頓了頓。
貨郎蜷縮成蝦米狀的身影在火光裡忽明忽暗,她能聽見他牙齒打戰的聲音,卻故意把軍大衣裹得更緊:“水喂了嗎?“
“喂了,喝了三大碗熱薑湯。“二柱撓頭,“他說他就是個走鄉串戶賣頭繩的,被人騙了才帶那鐵盒子。“
“騙?“林英哼笑一聲,目光掃過貨郎發顫的後頸,“上回震壓樁碎在村東老槐樹下,今天探針就進了東嶺山坳,這騙子倒會挑時候。“
她轉身時皮襖下擺掃過門框,帶起一陣風,吹得貨郎額前的亂發飄起來,那底下有道新結的疤,從眉骨斜到鬢角,分明是最近被人用鈍器砸的。
“二柱,“林英壓低聲音,“今晚你跟栓子輪班,他要是說夢話,一個字都給我記下來。“
二柱重重點頭,手按在腰間的獵刀上:“英姐放心,他要是敢跑,我這刀片子比狼爪子還利。“
林英出了民兵屋,抬頭望了眼西廂房的窗戶,網伢子該蹲在窗台上了。
那孩子白天被她塞進鹿皮鬥篷時,凍得發紫的小拳頭還攥著寒蠶繭,現在應該正扒著孫誌遠借住的知青點後窗,像隻縮成毛球的雪貂。
後半夜的風裹著雪粒子打在臉上,林英摸黑進了灶房。
缸裡的水結了層薄冰,她抄起木瓢砸開,冷水潑在臉上時,鏡中映出的眼睛亮得嚇人。
“英子?“
陳默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剛醒的沙啞。
他披了件她去年縫的灰布襖,衣擺還沾著粉筆灰,白天在曬穀場教識字時蹭的。
“吵醒你了?“林英用粗布擦臉,水珠順著下巴滴在襖襟上,“我去東嶺時,你後頸的汗把衣領都浸透了。“
陳默走到她身邊,借著灶膛裡的餘火,能看見她睫毛上沾的冰碴:“我是怕那探針......“
“怕我暴露空間?“林英轉身,指尖戳了戳他心口,“孫誌遠要是信地脈靈波,早該發現寒潭的異常,要是不信,那探針就是塊廢鐵。“
她從懷裡掏出個小布包,打開來是截泛著銀光的蠶絲,“但他現在在信與不信之間晃悠,這才是破綻。“
陳默湊近看,蠶絲上還凝著細小的水珠:“寒蠶絲?“
“在空間寒潭泡了七日。“林英把蠶絲繞在指尖,“網伢子說他燒了本子,藏了鐵盒子,燒本子是毀證據,藏鐵盒子...“她突然笑了,“是防著上級查他。“
陳默的手指輕輕撫過蠶絲:“你要做什麼?“
“假賬冊。“林英從灶台抽屜裡取出半本舊賬本,封皮上還留著她爹的筆記——“十月初三,獵到麅子兩隻,換鹽五斤“。
她翻到空白頁,蘸了蘸陳默帶來的墨汁,“內容就寫靠山屯地下有鈾礦,我已上報省科委。“
“鈾礦?“陳默瞳孔微縮,“這罪名......“
“罪名是他的。“林英提筆的手穩如石,“他上次彙報震壓樁,上級問靈力源;這次彙報鈾礦,上級該問證據,他拿不出證據,就會自己找……“
林英在“省科委“三個字上重重畫了道線,“而我要讓他找到的"證據",比靈力源更燙手。“
天剛蒙蒙亮時,網伢子像隻小耗子似的從房梁上溜下來。
他的棉鞋尖沾著雪水,在泥地上印出兩串小梅花:“英姐,孫誌遠後半夜去了村西老墳地。“
林英正往布兜裡裝賬冊,聞言動作一頓:“老墳地?“
“他在第五個墳包前蹲了半個時辰,“網伢子吸了吸鼻子,“我聽見擦火石的聲兒,然後有紙灰飄起來,是燒本子。“
孩子從懷裡掏出個小紙團,展開是半片燒剩的紙角,“我撿的,上麵有"靈力源定位"幾個字。“
林英捏著紙角,指節泛白:“藏的鐵盒子呢?“
“他埋在老榆樹下第三塊石頭底下。“網伢子舉起凍紅的手,“我用樹枝量過,三寸深。“
“好樣的。“林英把孩子抱到炕沿,往他手裡塞了塊烤紅薯,“去灶房暖和會兒,彆讓陳同誌看見你偷跑。“
等網伢子蹦蹦跳跳跑走,林英才轉身對陳默道:“他開始防上級了。“她把假賬冊塞進鹿皮袋,又繞了三圈金絲,“走,去北坡獵屋。“